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静经启示录006:有道者为何不与人争
导读
清静经中引用老子的告诫“上士无争”“上德不德”?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上士呢?上士为什么能做到不与别人争,甚至做了善事也不往心里去呢?有道之士为什么就能做到“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呢?上德不德和佛家的“不住相布施”是一回事儿吗?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我们今天来看《清静经》的第六段非常短。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
01
引用老子的话告诉我们,那些真正悟道的、得道的,拥有上等智慧的人,是不会去跟别人争夺任何事情的,不会像普通人那样争名夺利。
喜欢争名夺利的是,那些没有得道、没有悟道,没有得到高等智慧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和别人争名夺利。
而真正的得道高人,不仅仅不去跟别人争,自己做出的那些有德行的事,成就别人、帮助别人、启发别人、教诲别人,他们不会执着于这些自己的德行,不会向别人去夸耀,甚至不在乎别人的评价,连自己都不把这些事往心里去。
而没有上等智慧的这些普通人,稍微做了一点点好事、善事,就恨不得拿大喇叭到全世界去广播,让别人都知道。别人不理解他,不认可他,不赞扬他,他会生气,内心比较执着。
那些真正得道悟道的高人告诫我们: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如果一个人内心执着于自己的德行,尽管他做了一些善事好事,但是他还没有从内心真正的领悟道德的本质。
也就是,还没有做到看破、放下,更谈不上心的自在。
02
那读了这一小段《清静经》之后,我们第一个想问的问题,为什么得道高人不去和别人争呢?难道他们傻吗?
其实老子《道德经》当中第八章,一句话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夫唯不争,故无尤
得道高人为什么不与人争呢?是因为他们觉得跟别人争,就会产生对立,产生麻烦,产生矛盾,产生祸患。
大家想想看,为什么要和别人争呢?因为你认为这个东西属于你,别人认为属于他。
自己认为属于自己的名也好利也罢,乃至权力,可能原本不应该属于咱们。如果咱们非要得到它,就一定会跟别人产生矛盾、冲突,甚至是争斗,这无形当中就等于为自己种下了仇恨和祸患。
03
《清静经》前面讲过了: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本质上是一个太极图,万事万物都是一体两面的,都在不停地循环变化。
得道的人看得透,看得远。他们知道,得一定有失,失必然有得。所以得之不喜,失之不怒、不忧。这个东西得也好,失也好,完全顺其自然。
你不是跟我争吗?我不跟你争,让给你好了。如果它不属于我,本该属于你,那就自然而然属于你。
如果不属于你,本该属于我,也没有问题,你把不该属于你的东西拿走了,同时也把本来你可以躲掉的矛盾、冲突、灾祸、义务一起拿走了。
虽然我现在没有得到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是不害怕,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在循环往复变化的。
反者道之动,这是老子在《道德经》当中讲得非常清楚的。我今天看起来是失去了,但是有一天还会赚回来,而且赚回来之后可能比现在更大更好。
所以得道的人明白,不属于自己的硬要抢,那就等于把本来自己可以躲掉的灾祸,也一起抢回来了。属于自己的被别人抢走了,将来有一天还会再回来,变得更大更好。
那我为什么要去跟人竞争呢?我为什么要给自己种下未来的祸患呢?
所以真正的得道高人,也就是《清净经》当中说的“上士”,知道所得都有代价,所失皆有补偿因为天道求衡,得和失之间是一定要找平衡的。
而下士,智慧不足的人,没有悟道,没有得道,不能与道合一的人,领悟不到这一点,他们看不到得后有失,更看不到失后必得。不理解、不相信、不尊重天道求衡的法则。
04
那么,既然得和失是一体的,得道的人,他都不放在心上了,那有道之士就自然而然去待人接物。
他做事虽然有道德,能够遵循大道,生养万物、帮助万物而不居功自傲,别人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赞美也好,诋毁也罢,自己不往心里去。
不仅自己对别人的看法评价,不往心里去,而且自己做完了这些有道德的事情,很快就会把它忘得一干二净,能够彻底的放下,不会执着于别人认不认同?回不回报我?这就是道法自然。
05
其实《清静经》当中讲的这些上士不争,喜欢付出,而且不执着于道德,和佛家喜欢说的“无住相布施”本质上是一回事。
佛家讲要重福德,要积功德。但是你去帮了别人,你布施了以后,不能马上渴求回报,不能够因为别人不回报你,你生气,你在乎。更不能自己放在心里念念不忘。
要把自己布施这件事儿,自己布施的对象,忘得一干二净,这样的话功德才大。
因为有道的人,知道回报必然会发生,自己没有必要去担心这个事。做事遵道有德是自己的事儿,因为自己尊重有德,上苍给自己的回报,那是上苍的事。
所以得失、荣辱乃至爱恨和生死,都能够看得破,都能够放得下,这个时候心才会自在。
人是通过打扫自己的心地,让自己的心清静下来之后,才有可能领悟上士的智慧。而人一旦获得了上士的智慧,就会让自己的心变得更加清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说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解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道德经》:人生,慢些走,稳着来
《道德经》讲义(第18讲)
《道德经》·第41章
《道德经》第41章:上士闻道,仅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