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经启示录021:用心经粉碎对死亡的恐惧
导读
真的能通过精读和领悟《心经》而让一个人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吗?真正读懂心经的人对死亡的看法和我们普通人有何不同吗?我的一个同学就做到了从得癌症时的不甘、不信、不服、不接受到离世前的不悔、不怕、不恋和不执著,心经帮他做到了“无忧挂碍,无有恐怖”!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心经》上,佛陀告诫我们: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咱们的心不安定,是因为有牵挂。那我们普通人最大的挂碍,最大的恐怖又是什么呢?应该是死亡。
几乎所有的人都贪生怕死,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谈死色变。但是如果真的能够读懂了《心经》,领会了佛陀的教诲,人是可以摆脱对死亡的恐惧的,能够做到心无挂碍,无有恐怖,哪怕死神就站在你面前。
我就见证了一个人,因为《心经》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
01
2018年我出差,住在山东日照海边,合作单位内部的接待中心,一个三四千平方米的楼里除了我之外,只有一楼门口看门的老大爷。
半夜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到去世不久的一个同学,从躺着的床上坐起身来,我们之间没有语言交流。
在海边,在那个空空荡荡的大房子里,很多人会害怕的,我不仅没有害怕,而且还特别开心。
因为我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日历,这一天正好是这位同学离开我们第三周,我把那天晚上的梦境解读为,他心灵苏醒。
这位同学,生前是国企的老总,我们是在复旦大学读总裁班的同学,大家生活在一个城市里面,几乎每个月都要见面。
他是一位运动健将,身体特别的好,很多运动项目,小伙子都没有办法跟他比。但是刚刚退休不久就患了癌症,没有人相信那是真的,但就是发生在他的身上。
这位同学在他确诊和到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几个月的时间,我们两个人应该有四次的深度交流。几乎每次的交流,除了对病情的关切之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探讨《心经》。
02
他退休之后,在老年大学学书法,每天练习书法,最主要的功课就是抄写《心经》。而且我们还一起去读了国学班,一起去学儒、释、道三家的经典。
记得第一次去医院看他,那个时候他刚确诊不久,刚住到肿瘤医院,和普通患癌症的病人没有什么区别,满眼的不甘、不信、不服、不接受
我记得那个时候问他:“是不是觉得凭你这个身体,这个世界上谁得这个病也不应该轮到你呀?”他说对。
我说:“你是不是感觉到,以前都是你到医院去看望别人,没有想到自己也会一夜之间躺在病床上,被别人来看望,对不对?”他说对。
我们还继续聊,是不是所有躺在病床上的人,也都曾经到病床上去看望过别人?
是不是所有到医院去看望过别人,安慰过别人,同情过别人,最后自己也会到病床上,被别人同情,被别人安慰,被别人关心呢?他说是。
我们又继续聊,咱们学这么多的佛经,佛家最讲究就是无常。咱们去学《易经》,《易经》讲究的就是个变,天底下只有变永远不变。
咱们也一开始学习了《道德经》,《道德经》老子告诉我们: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什么事情都是向相反的发展,一个健康的人,他发展的方向就是不健康,就是生病,这不就是规律吗?这不就是咱们学习的道理吗?
我继续问他,今天你坐在病床上,我们来看你,那将来我们会不会也坐在病床上,被别人来看望呢?
继续聊《心经》上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跟他分享台湾圣严法师的教诲:把命交给菩萨,把病交给医生
这个时候自己想那么多,已经没有用了,还是接受它,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
表面上看,这是疾病对自己的一次折磨,但是如果深度地看,佛家不是讲烦恼即菩提嘛,这个时候恰恰是智慧升华灵性苏醒的机会。
03
等我第二次再见到他的时候,已经出院住在家里,我们是在他家楼下附近的咖啡厅见面。
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人的精、气、神已经大不如从前。看着他从远处慢慢地走过来,原先的旺盛精力已经见不到踪影,身体变得非常消瘦,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
我们坐下来仍然聊这个话题,因为疾病,自己不能掌控,但是还有一个东西可以掌控,那就是自己面对疾病和死亡的态度。
那次我们谈到了死亡,还不像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有所忌讳,仍然是围着《心经》在交流。
而且这个时候他自己对《心经》的领悟,跟他生病之前已经完全不同。已经能够全然地接受自己的疾病,甚至自己不久于人世的结果,能够平静地去面对了。
记得那个时候,我们还探讨了怎么想办法,通过内观,能够让自己的心平静,通过调整呼吸,能够让自己的内在安宁。
04
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他家附近的另外一所医院,我都已经进到他的病房了,居然没有认出他来。
因为他的头发已经没有了,脸色已经没有原来的一点样子,容貌都发生了改变,整个脸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已经变成了黑色。
要不是他喊我,我根本就没有认出他来。他把病号服打开给我看,胸前全是泡。
那个时候我有点难过,但是他却异常地坦然、开朗,仿佛那个病已经不是在他身上,对躲在床后的死神,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
那一次,我们还是在聊《心经》。
这位同学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没有能够到床前去看望他一眼,我正在外地出差,去到医院去看望他的同学电话告诉我,他非常的豁达,非常的坦然,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甚至提出来要捐献遗体。
我们普通人很在乎的,很放不下的事情,他全部能想得开开的,放得下下的。
他的太太在电话里告诉我,看到这么多同学来看望他,他又把自己后来的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
最后的时候,他只跟大家说要躺一会,脸上带着满足的神情,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没有能在他病床前看到他最后一眼,但是我相信他那个时候,他就做到了佛陀讲的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他应该是比普通人更加看破了生死、得失、爱恨、荣辱,他放下了,所以那一刻,他的心灵应该是自在的。
05
我有一个大的遗憾,我在出差的时候,接到他病情不好的电话,特别希望早点赶回来跟他做一次交流,能把整个交流录制下来,就像美国的那本书《相约星期二》一样。
他从生病到离开这个世界前,这几个月的心路历程,对很多人一定非常有帮助。
据他本人和他太太讲,我们每次的交流,对他都有触动,都有帮助。我想这最最本质的作用就在于,不和已经发生的既成事实做心理对抗。
我记得第一次跟他聊,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不应该得这种病,食道癌。
我不是特别客气,我说你老兄当了这么多年老总,吃了这么多山珍海味,你能觉得你完全冤枉吗?我们学了这么多的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我们不都相信天道求衡吗!
好!第二,我们不是知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吗?
我们这个身体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吗?这个身体的疾病、衰坏甚至最后的死亡,真的意味着我们生命的彻底消失吗?
我们生命的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呢?是不是我们那个最灵动的心念呢?这个身体是不是就是我们的一个工具呢?就是我们临时居住的一个居所呢?
我们可不可以把死亡理解成一段旅程的结束,从一个交通工具换另外一个交通工具。住完了一座房子,再去换下一座房子。
如果我把身体看成是生命的工具,那么生命那个主人,也就是我们的那颗灵动的心,看不见的心,它是不是与天地同在呢?如果它与天地同在,我们又何必害怕死亡呢?
即便是有因果,即便是有业力,但是,好的和坏的发生了,它也都是暂时的,也都是要过去的。
06
其实,我们普通人不真正理解,死亡不是最可怕的,对死亡的误会,对死亡的无知,对死亡的心理抗拒才更可怕。
我的同学,他就是一个看破了死亡的人,而他之所以能够看破,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他读写《心经》。
在他生病治疗期间,他比普通人更深刻地理解了、领会了什么叫无常。普通人面对无常的时候,非常地恐惧,非常地害怕,非常地牵挂。
可是因为他读过《心经》,他知道庄子曾经说过:方死方生,方生方死。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开端。
所以南怀瑾老先生说:人和人相见都是重逢,那都是往生往事结下的缘。
最近两三年,已经接到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和MBA同学中几个人离世的消息,所以我每天晚上诵完《大悲咒》,一定要念一遍《心经》,一定要把诵经的功德回向给他们。
《心经》虽然只有260个字,确实能够打开我们生命枷锁,能够让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的心灵获得一种自由。
这个世界上所有有形的东西,人都是带不走。而且所有奢侈品加起来,价值也抵不过心灵的苏醒和平静。
所以我特别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读一读《心经》,去抄一抄《心经》,说不定有一天,自己也会获得心灵的苏醒,也能够像我那位同学一样摆脱对死亡的恐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面对内心的恐惧?
静心佛语:心无挂碍
人为什么害怕“鬼”?怎么能消除恐惧?
往往越在意的东西越得不到,心挂碍什么,就会被什么所束缚
如何根本消除恐惧
心无挂碍 无有恐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