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启示录375:过而不改成大过
导读
孔子为什么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为什么说对别人越是挑剔越证明自己愚蠢?为什么说社会的进步往往都是一些有毛病的人推动的?在面对过错时,怎样快速区别君子和小人?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中国人都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那么圣贤真的就不会犯错误吗?或者说君子如果也犯错误的话,他和小人的区别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论语》的卫灵公篇里,有一则只有八个字,孔子告诉我们君子和小人在面对错误时候的不同。
01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的话不需要翻译,有错误你不改,那才是真正的错误,那才是大的错误。
虽然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这个世界上活了将近50年,可能是我们福报不够,没有见到过圣贤。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恐怕就是圣贤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也未必能保证一个错误都不犯吧!
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告诉自己,我们对别人求全责备,恰恰是证明自己的愚蠢。
我们老是把别人看成圣贤,要求别人完美,但从来不去挑自己的毛病,去改自己的毛病。所以,越读《论语》,年龄越大,人就会越惭愧,越脸红。
我们总是忽视自己的一身毛病,反而去要求别人没毛病,最后发现自己才是最有毛病的那个人。
02
我们再去观察观察生活,再去仔细的去看一看这个时代,还会发现另外一件事:
一个人越是有成就,他越是有本事,往往在某些方面越有毛病,甚至那个毛病超出普通人。
如果我们拍着良心去问问自己的话,应该有这样一个答案,社会的很多进步都是那些很有本事,但同时也是有毛病的人推动的。
如果一个人一点毛病没有,很有可能证明他没本事,太平庸了。
所以读了这句话,我们应该明白一件事,圣贤也好,君子也罢,都不是完人,都不是不犯错误的人。他们也会犯错误,也会做错事,但是他们能改。
既然这样的话,以后咱们尽可能多花点功夫挑自己的毛病,多花点精力修理自己,这样才是最聪明的。
03
钱穆先生在他的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觉得说的特别好:
人道日新,过而能改,即是无过。惟有过不改,其过遂成。若又加之以文饰,则过上添过矣。
我们要像《大学》当中讲的“苟日新,日日新”。每天进步一点点,错了没问题,改过来了就相当于没有过错。
但是如果有错不改,就是还要去掩饰,还要去推诿,这样的话就是过上添过,小过变大过了。
而且在《论语》的子张篇里,孔子也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不是不犯错误,就像太阳和月亮有日食和月食一样,他有错的时候,别人能看到,但是他改的时候,别人会对他仰视和尊重。
而且《韩诗外传》当中还引用孔子的一句话:过而改之,是不过也。可以反过来证明《论语》当中的这句话。
04
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问一问自己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同时也可以用它来衡量和判断咱们遇到的人,是君子还是小人。
犯错误了之后,先检讨自己,先深刻地挑自己毛病,然后再指出别人缺点的人是君子。而那些“开口先谈人过短,自短不肯说与人”的人,基本上就可以断定是小人。
君子争过,小人争功,这八个字非常有价值。
如果有了问题,自己能够正视,能够改过,不藏不推的人是君子。而有了错误之后,想方设法去掩饰,甚至要推给别人的就是小人。
话虽然简单,但真的做到并不容易。有的时候自己还是非常的惭愧和脸红,但能够觉悟了,能够有这个意识了,就算暂时做不那么完美,总是会一天比一天好,就怕执迷不悟。
这样的话就会把小过错发展成大过错,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一错再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家责己与责人的道德要求(
君子的学习之道:要谦逊、谨慎,要关注自身的成长,放下好胜心。
精读《论语》(一)学而时习之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没有那么难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真实含义指能自省改过者为圣贤
摩罗 || 修身是儒士人生使命之起点 ——《论语重编精解·修身篇第二》(16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