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启示录403:性相近与习相远
导读
你知道《三字经》中的“性相近,习相远”出自论语吗?孔子说的性和佛道两家讲的明心见性的性相同吗?老子和佛陀对“性相近”又有怎样的表述?是什么力量让我们从先天的性相近发展成后天的习相远?为什么家风,校风,时代风气极为重要?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只要是读过《三字经》的人,一定知道“性相近,习相远”这六个字,但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六个字是孔子说的,记载在《论语》的阳货篇里。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人和人之间天性本性是非常接近的,只不过是受后天的习俗习惯影响感染以后才变得差距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不同。
01
这六个字为什么放到《三字经》的开头?为什么这么重要?我们今天先来聊一聊“性相近”这三个字。
“性相近”三个字当中的“性”,咱们今天的人千万千万别把它理解为性别的性,更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性教育、性描写等少儿不宜的男女之性。
要知道,儒释道三家的智者都非常强调四个字:明心见性。那我们要问明的是哪个心?见的又是什么性
其实咱们可以简单地把儒释道三家讲的性,近似地理解为我们人的天性本性。再展开引申一下,也就是我们生命的本来面目。
那个没有受后天人群中各种影响的最原始最本真的样子,也就是我们尚未出生或者刚刚出生时候的天性和本性。
佛家常说要追问,没出生之前自己在哪里?那个就是自己的本性。也就是我们生命最最本质的东西,最最本质的存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和最后的归属。
02
其实这个字说的很简单,但真想把它说明白,实在是太难了。要不然孔子门下的学霸子贡,也不会说孔老师“罕言性与天道”。
孔子那么大的圣人,那么高的智慧,都很少跟自己的弟子讲性与天道。一是不容易说明白,第二更难理解和相信.
因为那是形而上的存在没有大智慧的人是难以认知和理解的。
为了更好理解“性相近”这三个字,更透彻的理解“性”这个字的本质含义,我们再请出两位大圣人。
我们翻开《道德经》,就会发现老子有一连串的说法。
第10章中老子说:能如婴儿乎?第20章中老子说:如婴儿之未孩。第28章中老子说:复归于婴儿。第49章中老子说:圣人皆孩。第55章中老子说:比于赤子
老子反反复复地在告诉我们,一个真正悟道,得道的人,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一样,能够从后天回归先天自然的本性。
因为刚刚出生的小孩儿,没有受到任何的后天习俗的影响和社会的污染,要不然道家修行最高的人也不会称为“真人”了。
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近似的理解为,咱们的天性都是纯真的,没有杂色的,一片洁白的,无好无坏,无爱无恨的。
03
我们放下老子的说法,再去了解一下伟大的佛陀,他老人家在菩提树下坐了七天七夜,开悟以后说的第一句话:
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
佛陀大彻大悟之后,连喊了三句:实在是太奇妙了!为什么?原来这个世上所有的一切众生,跟如来佛一样,都有一模一样的如来本性。
大家外表的形象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内在生命最最本质的东西是完全一样的。众生都是被表面现象给迷惑了,所以看不到自己内在的本真。
也就是说,本来纯真无染的心被后天给感染了。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佛陀讲的如来德性,也就是佛家讲的佛性,和老子告诉我们的如孩子一样的纯真,还有孔子讲的性相近的性字,看成是一个东西。就是我们生命最最本质,最最本真的存在。
04
这样的话,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修行这两个字。
其实所谓的修行,所谓的智慧,都是帮我们洗掉后天的熏染,能够找回我们原始的纯洁和天真。
我们自己的生命,也就是那颗无形无相的又非常灵动的心,可不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那个肉团子的心。
打个比喻,就像一块洁白无瑕的布,但是被后天各种干扰、各种习气给染上了乱七八糟的颜色。
如果能够把这些所有的后天熏染上的颜色全部去掉,再回到本来纯洁朴素的状态,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那就是我们的心性。
其实,孔子讲的“性相近”的性,就是和西方智者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是一回事儿.
要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究竟从哪儿来?究竟要到哪儿去?
05
我们聊完了“性相近”,再来聊一聊“习相远”。如果咱们能够真正理解了自己本来的纯洁天真的本性,再去理解“习相远”就容易多了。
不很简单吗?同样是一张白纸,你画上一棵树,它就变成了一棵树的画。你画上了一头牛,它就变成了一头牛的画。
如果我们有本事把纸上画的牛也好,树也罢,所有的统统去掉,再回到白纸原来的样子,那不就是性相近了吗?
因为画的不同,所以这张纸显现出来的形象不同,那不就是习相远吗?
06
我们人出生在人世间以后,最大的好处和最大的坏处都是有了这个身体。
有了这个身体之后,具有各种感知能力,用佛道两家的话讲,有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外在的人事物,便无时无刻不通过咱们的六根来影响咱们的内心。就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拿着一个无形的调色盘,不停地在我们自己纯洁白净朴素的心上,不停涂画。
这种涂画可能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可能是社会的习俗,还可能是学校的教育和媒体舆论的影响。
六尘透过我们身上的六根,不停地熏染我们的内心,于是内心便会有种种的分别。认为这个是好的,那个是坏的,这就产生了好恶。
产生了好恶之后还不算,马上会由好恶产生贪嗔痴三毒。
好的,想要想贪。不好的,想摆脱。想要的得不到,想摆脱的摆脱不掉,就会生气,就是嗔恨。看不透这个本质,人就会变得愚痴,就会自欺和欺人。
于是自己内在这颗心,就一刻都不会再得到安宁。
读到这里,我们就非常好理解,为什么家风很重要?为什么校风很重要?为什么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风气很重要?因为它会对所有人本来纯洁天真的心进行熏染。
好的教育,好的社会风俗就可以引导人向善,让人的心田上开出善良的花,结出善报的果。
而不好的外部影响,就相当于在人的内心种下虚荣、贪婪、邪恶的种子,最后是开出恶花,结恶果。
07
我们了解到这里,就应该明白了道家的真人,就是从后天的复杂重新返璞归真。把后天世俗所有的影响全部修掉,回归天然的纯洁和天真。
而佛家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布施啊、忍辱啊、持戒啊、精进啊、禅定啊,都是要把后天那些坏的影响全部去掉,也让自己的内心的回归原来清静的本真。这不就是佛家常讲的本来面目吗?
不管是我们有志向修行明心见性的境界也好,还是我们想在这个社会上做一个好人,都要对“洗心”这两个字引起重视。
其实我们人每天要洗脸,要刷牙,要洗澡,要洗脚,但最最需要的是洗心。
我在书上写过几行字:不洗心就不平静,不平静就不见性,不见性就不消停。
不把心上那些外来的,透过六根钻进来的六尘、六贼干掉,那么自己的内心就不可能平静。
内心不可能平静,我们就看不到这个世界,看不到自己生命最最本质的源头和归宿。
如果看不懂这一条,不能够悟道,不能够见性,那咱们的心就永远别想安宁。
所以我们现在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佛家讲“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可千万不要简单相信顿悟,因为那是结果,要有这个结果发生,必须要有前提和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洗心、洗心、再洗心。
就算咱们有那个本事能够顿悟,能够明心见性,但是自身的习气要想把它彻底去掉,那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我们读的是孔子的教诲,但只要是深度地去了解一下,我们就会发现:
儒释道三家也好,乃至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这样的圣人,他们最想追求的本质都是一个,就是找到生命的本来面目,找到这个世界的终极智慧。
现在我们就应该理解了,六根清净该是多么重要!因为那可以减少外在不良的熏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释道的思想与智慧
论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2)
儒释道三者的关联与区别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区别
写给女儿:关于儒释道
精髓到骨子里的智慧,健全的国学知识大集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