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刚经启示录048:想要有所得 就别想成佛
导读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得无上正等正觉,他却为什么说无有少法可得?为什么说谈了得,就一定会有失?为什么说得失心是成佛的巨大障碍?为什么贪图成佛,比贪财好色更可怕?为什么说心经反着读,更能找到成佛的秘密?
 绿
我们今天一起来精读《金刚经》无法可得分第22,先读经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01
前文的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佛陀他老人家赖账了,否认自己曾经说过的法。
目的是想告诉大家,他本人和他所说的法,也都是相,不能够去执着。如果执着了,就成为障碍。
可能是须菩提怕大家没有真正明白,甚至接受不了佛陀的说法,他马上又深入地追问了一个问题。可能是自己想搞清楚,或者他自己心里清楚,想通过这个问题,让大家明白。
你老人家说的法,你不认账!那你老人家,在菩提树下坐了七天七夜,悟到的那个法,你总得认帐吧?
02
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啊,您在菩提树下悟得的无上正等正觉,难道就是一无所得吗?
其实须菩提问的,也应该是现场多数人,和今天的我们最想问的问题。
大家心里一定会说,你老人家这是咋回事啊!你不是悟到了无上正等正觉才成佛的吗?才会出来给我们讲法的吗?我们才会追随你的吗?
你现在怎么突然说自己无法可说呢?那你得到的那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难道根本就不存在吗?如果根本没有,那我们还修个什么呢?去悟个什么呢?
佛陀一听须菩提的问题,觉得他问到点子上了,而且问得非常及时。于是就顺势告诉须菩提,也告诉大家,更告诉后世的我们。佛陀说:
对的!对的!须菩提,你理解的没错。我于无上正等正觉,根本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有形的,可以言说的,一丝一毫的法可得。
其实,所谓的法,所谓的无上正等正觉,都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都不是用语言可以说清楚的,都只是为了度化众生临时假借的那么一个名称而已呀!
这个说法跟前文的否定、否定的说法是一样的。
而且恰恰是领悟到了没有一丝一毫的法可得,才是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因为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无得亦无失,无生亦无灭,无来亦无去,所谓的得只是觉悟自性而已。
03
我们读懂了,理解了须菩提和佛陀的这段对话,就应该明白一个事儿:
只要内心有得的想法,那就是有分别,就是有执着。而有了分别,有了执着就别想去开悟成佛,因为那是开悟成佛的最大障碍。
为什么这么说?
谈到这个得字,那就得先要问,到哪里去得?得有个得处,怎么样才能得到?得有个得法。
而且谈到得,一定会有一个对应的字叫失。想得就怕失嘛?有了得失心,那就代表有了好恶心。因为喜欢的才想得到,不喜欢的才想摆脱。
有了好恶,也代表这个人有了分别心,有了分别心就说明心里已经有了相,有了执着。这一切恰恰是觉悟成佛的障碍。
患得患失,就没有办法让我们的心回归那个极致宁静的状态,也就做不到六根清净。
做不到极致宁静,做不到六根清净,我们就见不到那个不生又不灭,不得又不失,不来又不去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我们自己跟佛陀一样的佛性。
04
我们可以想想看,一个人要修行,摆脱世俗的得失心就很难了。你让他不在乎权,不在乎钱,不在乎名,不在乎色,这就非常非常困难了。
要想让一个人摆脱佛法和修行境界的得失心,那就难上加难。
可以不要钱,可以不要名,可以不要权,可以不要色。但心里想要成佛,想要去西天,想要开悟,想要见到如来佛。
如果这样的心太重的话,那本身也是执着,也是贪婪。其实贪佛比贪财好色可能还要可怕。
咱们就算不谈修行,普通人也都知道“有求皆苦,无欲则刚”这八个字,想得就是有求,得不到就会难过,有了境界丢掉以后,找不回来也会难过呀!
05
其实如果我们把这段《金刚经》和《心经》放在一起读,尤其是把《心经》反过来读,就更容易让我们理解和领悟。
佛陀在《心经》上告诉我们,要想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先要远离颠倒梦想。也就是内心不再有任何的妄想。
要想远离颠倒梦想,那就得先要做到心无挂碍,心里没有什么牵挂。要想做到心无挂碍,那就得先要领悟无智亦无得。
要想领悟无智亦无得,就必须得“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皆空,不就是无所得吗?
咱们中国的六祖慧能大师不是告诉我们: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最究竟的存在是无形无相的,是无生无灭的,是无得无失的。
佛陀在《金刚经》当中,自己不也讲“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吗?只要有得失心,那不就是有来去了吗?有来去的就不是如来了吗?不是如来,就等于没见到佛吗?
所以我这里有四句顺口溜:想要有所得,容易修成魔。放下得失心,才能见心佛。
06
咱们把《金刚经》和《心经》放在一起读,目的就是要理解一件事:
最最本质的存在,在我们生命的内在,只能通过我们修行去找到,不能够从别处得到。
其实所谓的成佛,就是放下对外境一切的分别、取舍和执着,从而发现内在最最本质的自我。所谓的成佛,就是唤醒内在沉睡的自我。
所以每天都问自己几遍,得失心还有吗?得失心还重吗?如果对外在人、事、物的得失心淡了,那么对成佛、对佛经、对佛陀还有没有执着?
如果有,最好也早一点把它去掉。否则的话,不仅难以成佛,反而容易成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自私,无以成就无私
禅的特质
牢记《金刚经》中四大名句,功德无量!
在利害得失面前你能不动心吗
走路的秘密(摘录)
“明心见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