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子启示录032:大领导怎样辨别四种会误导自己的话
导读
人特别容易被哪四种话所误导和欺骗?对此,老子、孔子、孟子各有什么告诫?为什么人地位越高,听到真话的难度就越大?奸臣是怎样利用四种说辞来欺君谋私,伤害忠良的?为什么说昏君昏在不能识别身边人话中隐藏的信息?怎样才能成为别人不能骗也不敢骗的人?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我们继续精读《孟子·公孙丑上》篇第二章,今天只读一小段,但是这小段非常重要。
01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公孙丑又问:“怎么样才算是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呢?”
孟子说:
别人的话很偏颇,我能知道他的片面体现在哪里。别人的话很夸张、很过分,我能知道他的失实之处在哪里。
别人的话很邪辟、很怪异,我能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偏离了正道。如果别人的话很搪塞,躲躲闪闪,我能知道他理屈词穷的地方在哪里。
我刚才讲的这四种言辞,一旦从思想中产生出来了,就会对政治产生危害。
如果在执政的时候说出这四种话,那就一定会危害到国家的治理和各项具体的工作。
未来就是有圣人出现,他一定会认同我的观点的。
02
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老师关于“知言”的秘诀在哪里?也就是说,怎么去听别人的话,才能够不被别人的话所误导,才能够听到话里面没说出来的那些话。
我们在向孟子学习“知言”的关键所在之前,还是先重温一下另外两位圣人的告诫。
伟大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告诫我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真话不会太好听,特别好听的话往往不真实不可信。善良的人,绝对不会花言巧语,而那些花言巧语、善于辩论的人往往都不够善良。
《论语》的学而篇中也记载了孔子的话: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会是仁德的。
如果我们把这两位大圣人关于“知言”的告诫,和孟子的话放在一起就会发现,他们的表述虽然不同,但都是在告诫我们
人是最善于伪装的,是常常言不由衷的,人的话往往是带有欺骗性的。
一个人的地位越高,他听到真话的难度就越大,就越容易被周围的人所欺骗,被手下人所利用,被他们卖掉还要帮他们数钱。
所以,中国历史上对高级领导者的告诫往往是兼听则明,不能够偏听偏信
03
孟子明确告诉弟子公孙丑,别人说出的话一定要能够辨别出哪些是诐辞,也就是片面的偏激的话。能够辨别出哪些是淫辞,也就是过度夸张,已经失实的话。
能够知道哪些是邪辞,也就是脱离了正道,已经不上路子的话。还要知道哪些是遁辞,就是躲躲闪闪,搪塞的话。
孔子曾经说过“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曾经讲过“万物负阴而抱阳”
话是用来说事情讲道理的任何人任何事儿都必然有其表亦有其里有其长也有其短有其外亦有其内。
也就是有外在的现象,也必然有内在的原因。
同时,也必然是有其利,必有其弊;有其近,必有其远;有其因,必有其果。反过来,有其果,也必有其因。
如果说话的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隐藏了一面,夸大或者贬低了一面,那就是不全面、不客观的,是要误导听话之人的。
04
读读历史书就会发现,那些奸臣都是用孟子讲的诐辞、淫辞、邪辞和遁辞来欺君,来谋私,来残害忠良的。
而这些坏蛋之所以能够得逞,是因为有一个不明之君,也就是这些最高执政者不知言、不识人,本质上是智慧不足造成的。
如果我们能够置身事外去观察一些企业中的人,就会发现,每天听那些诐辞、淫辞、邪辞和遁辞,几乎是每个老板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影响老板决策最重要的因素。
老板的心是明的,就不会轻易被误导。如果老板的心不明,智慧不足,那就会被身边的人带偏,善于伪装投机钻营的小人就会有机可乘。
就会用诐辞、淫辞、邪辞和遁辞蒙住老板的眼睛,堵住老板的耳朵,开始兴风作浪,坏事做绝。
看懂了人性,人会吓出一身冷汗,同时也只能对那些被手下人耍得团团转的老板们,发出一声叹息。
05
能够听人言,而知人心;能够听人之所言,而知其所不言;能够识言中之真,亦能够识言中之伪,才不至于被别人带到沟里去。
小到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大到一国之君,能做到孟子讲的知言,才能为知明,否则就是昏庸无道。
历史上很多昏君,都是被身边人这四种表里不一的话给蒙蔽和误导的。
今天暴雷的老板们也基本上吃了孟子讲的四种话的亏。
06
我这里想由衷地劝那些权大钱多的朋友们,多多读圣人的书,增加自己的智慧。
能够充分认识到老子讲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能够理解并且做到孔子讲的“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这样就能听人言利,必知必问其弊;听人言近,必知必问其远;听人言事,必知必问其;听人言表,必知必问其里。
让自己成为一个别人不能骗,也不敢骗的人,这样才能走得正,才能走得更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6外人皆称夫子好辩章。
批判歪理邪说是文化人的天职
《孟子》第27讲【公孙丑章句上】(2.3)
《孟子》卷3公孙丑章句上诗解3集义生气圣不自居
孟子强调文学功用及文学创作欣赏与道德的联系
到底要不要诚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