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莫徭射雁鸣桑弓 ┃ 瑶语柔软,美澈心扉。


本音频选自喜马拉雅FM的“逸庐夜画”个人主播台。作者/诵读:逸庐

 瑶寨诵书:听兮清佩琼瑶些

很多年以前,我曾四时优游。在一个初秋时分,我穿过大瑶山,顺着驮娘江、西洋江西行。

那天黄昏,夕阳西下,落叶漫径。我沿着谜一样的古代石墙,缓缓拾阶走进一家瑶寨。寨墙颓废,淹没在金黄色的光幕里。墙边一棵老树,树下一个干干净净的小姑娘,正在光线里捧了本书,轻轻朗读。她的声音有点沙沙的,柔柔糯糯,我一句都听不懂。

一瞬间,我便迷醉在这声音里。

那个傍晚的阳光、阳光下的石墙、石墙尽头的老树、老树下用瑶语读书的小姑娘,一切令我终身难忘。我在那个黄昏里,和一个有着沙沙的声音的15岁的瑶族小姑娘,在一棵忘了年的老树下,聊了又聊。

她用汉语夹杂着瑶语说话、她低头看自己的花布鞋、她用指甲把老树皮划出一道道痕、她把玩着草叶哼唱古老的瑶语歌。我后来听她的声音走了神,忘却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也忘掉了我们到底聊过了些什么话。只想着一件事:我必须马上开始学瑶语。

就是从那时候起,我知道了世上竟真有那么美澈心扉的一种语言。

就是从那时开始,我不由自主地迷了半辈子瑶语。

 瑶语声声:这是世界上最好听的语言之一

瑶语是瑶族民族语言。在语言谱系划分上,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在苗瑶语族中,瑶语支的几种语言,通称勉语。另外瑶族所用的语言亦包括属于苗瑶语族苗语支的布努语和巴哼语,和属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拉珈语。也有相当的古汉语的成分在里面。

瑶族有四支不同自称的部族。语言因之而大致分为四种。其中,自称为“勉”的瑶族,其语言称为“勉语”;自称为“布努”的瑶族,其语言称为“布努语”;自称为“拉珈”的瑶族,其语言称为“拉珈语”;自称为“炳多优”的瑶族其语言为“炳多优语”……

瑶族语言的使用呢,又有核心语和边缘语两种。核心语:包括瑶语的日常口语、口头文学和宗教语。边缘语:是指除瑶族语言以外,在当地还分别会使用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进行交际的语言。

瑶语各地方言之间差异较大,彼此沟通有点困难。瑶语一般分为三种方言,勉金方言、标交方言和藻敏方言。标交方言:又分为标敏和交公勉两种土语。藻敏方言。又称八排瑶语、藻敏语……

勉金方言是勉语最重要的一种方言,说的人也最多。勉金方言实际上还可以分为勉方言和金方言。说勉方言的人自称“勉”或“优勉”等。勉金方言又分为几种土语:优勉土语:又称高地瑶话、盘瑶。标曼土语。金门土语:又称平地瑶话、蓝靛瑶。

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瑶族的方言不是按地域差别的。不同的瑶语之间根本就无法互相听懂,优勉说话对盘瑶来说像是在说外国话。所以有时候同为瑶族人,相距也不远,彼此之间却听不懂对方的瑶语,反而都要说汉语才能沟通。

更为奇异的现象是:如果是说同一支瑶族方言的,哪怕相隔千山万水,语言依旧基本相同。甚至有些已经划分为苗族的部族,也坚持说着一样的勉语——海南岛的苗族自称“金门”,他们说的话,和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的瑶族使用的勉语,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凭着口音,美国西雅图的瑶族人和西双版纳世代没出过寨门的瑶族人,也可以毫无障碍地直接对话。

隔一件挺有趣的事情: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个文山广播电视台,就在文山路46号那儿,这个台一直有用靛瑶支系的瑶语进行广播,已经坚持播送了30多年了。在云南壮族苗族的自治州播放隔壁贵州省的方言瑶语,初听挺有意思,细思非常感动:虽然划分到了不同的民族、虽然散落到了跨省越州、虽然相距了十万大山,祖脉念念不忘,语言依旧相通,那才是生生世世割不断的血脉相连!

瑶族,是凭声音维系和传承自己的祖脉的。瑶族可以说几乎是世界上最为“散落”的民族,洒遍了大半个地球。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隔离,无法淡化瑶族人根深蒂固的族群坚守。瑶族人基本都会说汉语,但瑶族人都坚持一口纯正的瑶语方言,代代相传不走样。这似乎是语言学上的一种奇迹。

金门方言的勉语,声母要比韵母少。塞音和塞擦音声母清浊对立。浊音声母可出现于各个声调。送气音声母一般只出现在单数调。所以听起来总是那么沙沙的、柔软的。

总的来说,金门勉语的声调,比汉语的平、上、去、入要平一些。而且韵母的主要元音多数分长短。特别是有鼻音和塞音韵尾,说的时候,好像总是在和人在款款地软语相商。

本文开头,逸庐在喜马拉雅FM《逸庐夜画》主播台里所录的一段瑶语,就是金门方言勉语。这是世界上最好听的语言之一。

更加遥远的那年,逸庐走过万水千山,穿越穿越黄昏的夕阳,在西洋江畔邂逅的那座石墙村寨,那是在广西百色田林那比乡的一座村寨。那位小姑娘说的瑶语,正是金门勉语。

后来知道了,她读的就是高中课本上的散文《荷塘月色》,挺平常的文字,因为是想背下来,就用瑶语在念了。姑娘年纪15岁,但她只念书到初二就退学了。而且过俩月她就要招郎啦……

一次突如其来的遇见。

一席溶化在秋意里的金色片段。

一个在青葱时光中淡若无闻的悠悠往事。

就是从那时候起,我知道了世上竟真有那么美澈心扉的一种语言。

就是从那时开始,我不由自主地迷了半辈子瑶语。

 瑶文今昔:时间竟有古瑶文!

现在的瑶族文字,实际上是优勉土语的拼音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的瑶语发音。

1951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设立了瑶语文专业;1958年有关部门曾对全国瑶语进行调查;1982年,中央民族大学从事瑶族语言研究的专家,以26个拉丁字母形式,设计了《瑶文方案(草案)》,并先后在广西、广东、云南等地的一些中小学校中试行。

也许是巧合,就在1983年,美国等他国的瑶族,也以拉丁字母形式创造了一套瑶文,但与我国的瑶文略有些不同。

1984年4月底5月初,美国、泰国瑶族与中国瑶语文工作者进行商讨,经协商统一了瑶文字母的两种拼写方案。于是,世界上最为年轻的文字瑶文,就这样诞生了。

现代瑶文创建后,就逐步推广投入了使用。

创建瑶文的文字专家们,曾经以为历史上瑶族没有民族文字。

可是,拥有六七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瑶族,比汉语还要早得多的瑶语,怎么会在文字上一片空白?

瑶族在古代曾使用过“刻木记事”,叫做“木契”,或 “打木格”,广西南丹县大瑶寨和大瑶山的瑶族至今还在使用“打木格”。瑶族的“刻木记事”后来演化为原始文字符号。这种疑似“瑶族文字”的神秘符号,越来越多地被发现了。瑶族神秘文字符号主要见于瑶家的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饰中,如“八宝被”、围裙带、腰带、背带、床幔等。经统计,从这些瑶族织锦上已发现的书写符号有120个左右。瑶族原始文字符号起源于先秦,在唐宋之后逐步图案花纹化。

瑶族师公、道公、民间歌手在学习并熟练地使用汉文后,在抄录民族典籍时,仿造一些字与汉字并用或者以汉字为基础仿造一些文字,或借用汉字读音而表瑶字字义;或借用两个汉字或者汉字偏旁部首重新组合成新字。通过对汉字进行增减或者重新组合的办法,创造了瑶族文字,并用以记录自己的语言。这种文字也被称为古瑶文。现已发现,在明代,古瑶文已经较为成熟地应用在各种瑶族宗教文化典籍中了。但这种汉字中派生的古瑶文,有别于先秦的瑶族原始文字符号。

原来世间竟有古瑶文!

 瑶族溯源:6700年历史的长寿民族

瑶族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九黎指中国上古传说族群,在远古时代生活在东夷的一个部落联盟,九黎共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9个氏族,蚩尤是他们的大酋长。

公元前千年,蚩尤部落被炎帝和黄帝联手打败,栖栖遑遑地一路南迁、西迁。沿途族人个分支散落四方,各有际遇变化,由此派生出了今天的多个少数民族。

炎黄二帝联手战蚩尤的这场战役,史称“涿鹿之战”。这场战争,自然是发生在“阪泉之战”后,《黄帝历》起始年之前。黄帝在公元前2727年左右的阪泉之战击败炎帝部落之后,又与蚩尤的九黎诸部发生了涿鹿之战,进而取得中原地区的控制权,成为公认的天下共主。

之后,在公元前2697年,黄帝颁布了统一的历法《黄帝历》,即中国最为古老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俗称“八字”。公元前2697年,就是《黄帝历》的元年。

九黎战败南迁。应该是距今4720~4750之间的事了。由此可见,瑶族源自6700多年前。无可置疑,瑶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

瑶族历经数千年迁徙,如今已是一个世界性民族。分布于美国、泰国、越南、老挝等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时移势迁,散落在世界各处的瑶族,习俗和语言都已经大相庭径,但无论在何处的瑶族人,对先祖的虔诚祭拜、对自身民族的深切认同,千秋一念,丝毫未变。

全世界自然还是中国境内瑶族最多。湖南永州下辖的江华瑶族自治县,自古至今,人杰地灵,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第一瑶城”。

无论从传说对比、从语言比较、从风俗习惯、从礼仪文化各个方面看,瑶族和苗族都像是同源同祖的一支氏族,分分合合,相守相望,直到1953年划分民族成分时,很多地方的人,其实自己也不太分得清苗族、瑶族这两个民族的区别,最后是由村寨族人自选决定归属哪个民族。

    逸庐一直有个观点:华夏民族是多元的。我们现在称炎黄子孙,可是在华夏大家庭里,论民族种类、论人口构成、论地域,蚩尤的子孙都要比炎黄的子孙多了不知多少倍。

    如果说夏朝是炎黄后裔繁衍的王朝,商朝就是典型的东夷族人,是蚩尤族的王朝。周朝源自古羌人的西戎部落,西周初期只是在旧国基础上进行大封建,先秦诸国的人民,四分之三以上血统都可追溯到九黎族人。

    炎黄蚩尤,都是华夏始祖。

     民族划分:建国初曾有四百多个民族

    在这里,逸庐插说一些关于中国民族划分的情况:

    中华大地生民繁衍融合,是真正的民族大家庭。中国曾进行过全国各民族的自报普查,中国境内的民族一度曾达500多个!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汇总登记的各少数民族还达400多个,仅云南省就有 260多个。

    这400多个族中,有些拥有共同的起源传说,有些风俗相近结亲通婚,有的地缘交错语言近似……

    这400多个族中,有的民族希望并入汉族或者其他民族,有的民族又有强烈的独立意愿;有的民族之间矛盾重重,势如水火;有的民族之间交融累世,难分彼此……

    到底哪些是汉族的一部分,哪些是少数民族?哪些是单一民族,哪些是某一少数民族中的一部分?民族划分,这是一个五千来首创的千秋先河,这更是一个巨大的甄别调整系统工程。

    毛泽东制定了民族划分的基本原则:“在政治上不要去区别哪个是民族,哪个是部族或部落。”对于生活在中国境内的人群,不论其大小、强弱,只要具备构成一个民族的基本特征,就承认其是一个民族。 

    中国大规模的民族认定和划分工作从1953年开始,到1979年底停顿,根据黄光学、施联朱等人所编《中国的民族识别》一书总结,可以分为四个循序渐进的阶段:

    1949年新中国建立至1954年,是发端阶段:对畲族、达斡尔族进行了调查和确认,将新疆的“归化族”直接正名为俄罗斯族,将“塔兰其族”归并,成为维吾尔族的一部分。经过识别和归并,从1953年第一次普查自报的400多种民族名称中,确认了39个民族成分。其中有朝鲜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维吾尔族、瑶族、彝族、藏族九族,民族特征非常鲜明,系属公认不待查验,自然成立。

    1954年至1964年,是高潮阶段:对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等地自报不同称谓的民族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新确认了15个少数民族。并将74种不同称谓的少数民族归并到53个少数民族当中。

    1965年至1978年拨乱反正,是停滞阶段:这十年里,除确认西藏的珞巴为单一的少数民族,以及在贵州进行了一些民族识别的调研工作外,因受文革形势所干扰,民族识别工作基本陷于停顿。

    1978年至1990年,是恢复阶段:1979年确认基诺族为单一的少数民族成分。自1982年以来,提出要求恢复和更改民族成分的有500万人,这段时期已恢复和更改的有260万人。 截至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为止,我国已正式确认了56个民族,其中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至此,全国的民族构成基本弄清,民族识别的基本任务业已完成。

    民族划分工作阶段性完成后,中国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1256个民族乡。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44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总和,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0%以上。

    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至此,官方的统计资料,中国的国民由 56 个民族组成。

     56 个民族按照人口数量的降序排列,依次为: 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僳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兹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

    以上56 个民族中,毛南族原称毛难族;德昂族在1985 年前称为崩龙族;基诺族最晚成族,是在 1979 年 6 月才获正式确认。

    1979年国家宣布停止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和划分。不过此时中国还遗留了近75万人的少数族体的民族识别问题。

     民族融合:有些民族归并入了别的民族中

    有些民族归并入了别的民族中:

    格鲁人,说嘉绒语,分布在四川阿坝州的马尔康、黑水、理县、汶川、金、川、小金等县,雅安地区的宝兴县,甘孜州的丹巴县。人口约11.69万人。归为藏族 。

    顾羌人,说贵琼语,分布在四川甘孜州康定县的舍联、时济、前溪、麦笨、三合等乡,泸定县的长征、烹坝、泸桥乡以及雅安地区宝兴县硗碛乡的部分村寨,人口约6千人。归为藏族。

    穿青人,有60多万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族群,归为汉族。艾努人归为维吾尔族;澜沧县等地毕苏人归入拉祜族;革家人归为苗族;苦聪人归为拉祜族;

    摩梭人曾是中国唯一一个母系社会为主的人群,人口约数万人,民族识别问题未明。部分摩梭人实行走婚制度,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摩梭人曾经被强迫一夫一妻。现在,云南摩梭人归为纳西族,四川摩梭人归为蒙古族。

    茂族人,说扎坝语,分布在四川甘孜州道孚县的亚卓乡、红顶乡、仲尼乡、扎拖乡、下拖乡和雅江县的瓦多乡、木绒乡,人口约8千人。归为藏族。

    掸族,部分人被归入布依族或壮族,也有部分被归为未识别民族。 与壮族及布依族同源,语言可互相沟通。人群分布在中缅边境附近,通用缅甸语。缅甸的掸族为独立民族。

    图瓦人, 图瓦人现主要居住在中国新疆阿勒泰喀纳斯湖附近。作为蒙古族的分支。归为蒙古族 。

    在华犹太人, 有部份被划为回族,有部份被划为未识别民族 传统上被称为“蓝帽回回”,所以被划为回族的一部份;但实际上,其民族组成与回族无关,尽管犹太人跟回族的组成部份阿拉伯人是兄弟民族。中国的犹太人散居于中国大陆各处,尤其是在黑龙江省和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连接的中俄边境附近。

    者来寨人,居住在甘肃永昌县境内的者来寨,有人口200-400余人,归为汉族。 

    阿尔巴津人,归为满族。

     孤单背影:有些族群被列为未识别民族

    有些族群被列为“未识别民族”:

    有一个未定民族的族群叫“克木人”。 他们自古居住在西双版纳至老挝北部边境地区。克木人属古高棉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勐腊县南腊河、南亮河、南满河、南俄河两岸, 以及景洪市嘎洒乡曼迈村公所的老、中、新寨,克木人历史上也曾建立过王国,后来被傣族征服了。

     "克木"意为"人民"。克木人有克木、克比之分。克木内部又分为三个群体:西双版纳土著叫克木泐、老挝迁入的叫克木老、越南迁入的叫克木交。克木人总人口现仅 2000 余人!现列为未识别民族。

    土生葡人,依据《澳门基本法》第42条归为葡萄牙后裔居民,是一个由多种族群混合而成的群体,难以分类。土生葡人,通常为葡萄牙人或其人于东南亚各地的后裔与澳门当地的汉人结婚后生下来的人群。

    现时大多数土生葡人只在澳门及东南亚生活。中国澳门特区政府把土生葡人法律确定为澳门少数族群,享有法律认证的政治权利;中国大陆把土生葡人定为未识别民族。

    僜人,多住在西藏自治区南部近麦克马洪线边界附近,人口大约2000人。僜人积极向政府申请重新识别,要求成为独立民族,但因该种群人数过少,终究列为了未识别民族。 

    莽人,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金平县,1985年统计有82户,568人。未确定族系。

    夏尔巴人,主要居住在尼泊尔境内,部分散居在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山上,民族问题未明。人口大约二千人,通常以喜马拉雅山登山向导为生。

    羿人。羿人的人口只有约300余人。也属于未识别民族。

    未识别民族的种族还有八甲人和勐海的毕苏人。

    未识别民族中,人数最少的是一个自称“菜族”的族群,只有32户共170人。

    7000年前古羌人的直系后裔党项族,据说一直坚持到上世纪初。随着最后一个部落的最后一个家族的最后一位老者谢世,一个曾经很辉煌过的民族悄然陨落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这些被标注为“未识别民族”的族群,他们自己一直是坚定地认为就是一个独立的民族。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化体系、血脉谱系和起源传说,有自己的语言甚至初级的文字,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物竞天择的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部不停的诞生、繁衍、湮灭、重生或者消亡的从不落幕的大剧。有时候,进化使民族消散、保护使民族脆弱、融合使民族枯萎……苍天之下,万物并生,万象并存,最好一切任凭自在。

    民族有启承盛衰,族群的式微,当然各有原因。但是每个坚持守护先灵、维系祖辈文化的族群,都有无以言表的艰辛和沉重,都应该得到敬重。

     瑶乡珍闻:瑶族异常坚守自己的文化

    瑶族异常坚守自己的文化。

    瑶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信奉多神,认为“万物有灵”。崇拜人类始祖盘古圣皇、盘护瓠王、伏羲兄妹、玉皇、三清、三元、五雷、五龙、社王、神农、各户的前五代祖先等原始宗教和道教各神灵及各不相同的地方神。瑶族敬神祭拜活动如“度诫”和“还愿”,瑶族盘王愿、盘王节活动,都热烈、庄严、虔诚。

    瑶族婚俗别具一格。以“招郎”婚姻最具特色。家中有儿有女的人家,儿子可以“出嫁”,女子可以“招郎”,女儿同样可以“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在瑶族地区还流行“两边走”,就是男女双方约定共同负担双方家庭的生产生活,共同赡养双方老人,生育儿女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婚恋过程有“拿篮子”选对象的,有“爷粑”“娘粑”求亲的,有“对歌”做媒的,有“送伞”订婚的等。瑶族男女相恋到结婚前要会日子做酒,有过年过节送各种约定俗成的礼物、礼品,有耍嫁、哭嫁等等礼数。体验一次瑶族婚嫁程式,将让人终生难忘。

    《搜神记》载,瑶人“绩织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裁制皆有尾形”。瑶族服饰在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中享有成名,其服饰种类、剪裁、色彩、图案、样式各不相同,各有涵义。衣上的图案,用绒线挑绣,精美别致,五彩斑斓。

    不同族群的瑶族,有着绝然不同的着装讲究。现今旅游风盛。很多人都只因猎奇记住个白裤瑶。以为这就是瑶族的打扮了。其实不然。

    瑶族妇女特别爱佩银,视银饰为吉祥、富贵、幸福的向征,配戴龙、凤、飞禽、走兽、鱼、虾、蜂、蝶、花、果等图案的圆顶盘、银耳环、银项圈、银手镯、银腰带、银衣扣、银链、银铃、银戒指等饰品,妇女其头、胫、手、胸、耳配以这些饰物,显得万种风情,楚楚动人。

    总的来说,过山瑶的服饰较之平地瑶更艳丽,而平地瑶的服饰则更显朴实一些。但平地瑶新娘装非常鲜艳,盛装的瑶族新娘,嫁衣添彩,明眸善睐、妖娆不可方物。

    瑶族的历史与文化主要通过唱的形式去传播:如一直是师公传唱的《盘王大歌》,其交流就通过唱的形式去沟通。瑶语歌曲,名称繁多,歌的种类主要有历史歌、风情歌、盘歌等。

    “瑶医”是中医的重要一脉。瑶族医药久享盛名。历史上瑶族以草为药,发明了不少医治疑难杂病的秘方,瑶族还有针灸、火罐、药烧、放血的医疗技术。有属于“玄学”类的巫术,对于卡骨化水、收惊解犯、止血排毒等都有神奇的效果。

    “瑶浴”也是盛名久著的养生文化。瑶族祖先独创的“瑶族药浴”这种神奇的养生文化。“瑶族药浴”以多种植物药配方,经过烧煮成药水,入杉木桶,人坐桶内熏浴浸泡,让药液渗透五脏六腑、贯通全身经络,达到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排汗排毒的功效。是瑶族民间用以抵御风寒、消除疲劳、防治疾病的传统文化。

     瑶族名称:莫瑶历政不宾服

    “瑶族”之名称,不是瑶族人自己叫出来的。

    瑶族最初叫“傜人”。这是一种令人伤痛的称呼。周去非《岭外代答》曰:”徭人者,言其持徭役与中国也。“蚩尤率领三苗和与炎黄大战失败后,一部分族人被当成劳役奴隶,称之为"傜役”,即“傜人”。中国古代称为公家无偿出工干活为“徭役”。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瑶族中的一支过山瑶,在《评王劵牒》即《过山榜》中称盘瓠护国有功,子孙不赋徭役。很多瑶族古画也显示瑶族先民为瑶军瑶兵,已为国家所用,故不赋徭役。也许某个已无可考的历史时期确有其事,也许这只是代表先民的一种美好愿望。至少逸庐分析,如果不用服徭役的民族,不太可能偏要自称“徭族”。这不招事吗?

    瑶族古称莫瑶。这是真实历史。“莫瑶”之说见于《隋书》29卷《志》,其第24卷记载:“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唐贞观十年姚恩廉所撰《梁书张缵传》也有“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的记载。

    盘瓠护国有功,子孙不赋徭役的说法没有根据。大唐帝国自身就是多民族国家,大唐天子有四分之三的少数民族血统,所以治国宽松,善待边民。瑶族又”依山险为居“,所以一方自生自灭不愿服徭役,一方天高皇帝远管不着。这样想来,莫瑶一族”历政不宾服“也正常。

    大唐贞观年间,刘禹锡被贬连州任刺史,写有《莫徭歌》、《连州腊月观莫徭猎西山》等数首反映瑶民生产生活场景的诗篇。唐朝诗人杜甫也有“莫徭射雁鸣桑弓”的诗句。逸庐本文的题目,即选用杜甫这句诗。

    元代对瑶族的称呼是”猺民“。这个称呼有点侮辱人格。元代统治者认为这种不赋徭役、刀耕火种的人群是野人,故将徭人的徭字改为具有侮辱性的犬旁的猺字,谓之“猺民”。《元史·世祖纪》上就曾记载:“至元十六年(1279)冬十一月已巳,晋康及泷水猺乱。”、“梧州妖民吴法受煽惑,藤州、德庆府泷水猺为乱,获其父,诛之。”

    新中国成立之后,尊重少数民族,把猺字的犬字旁换成了美玉旁的“瑶“字,作为该民族统一名称:瑶族。

    在逸庐的字典里,瑶族的瑶,就是琼瑶的瑶。我自小手笨,电脑打字一向用全拼。瑶族的“瑶”字难找,每次我都打出“琼瑶家族”四个字,删去琼家两字,即是瑶族。“听兮清佩琼瑶些”,就是以玉佩声形容泉水的优美声响……

     勉人的坚守:我是蚩尤族人!

    瑶族人,并不叫自己是瑶族!

    瑶族通常自称为“勉”。或称优勉、标敏、标曼、澡勉、交公勉……或叫“门”,如金门、甘迪门,等等。也有苗瑶语族苗语支的瑶族人,自称“布努”、“努努”、“布诺”、“东诺”、“瑙格劳”、“努茂”、“炯奈”、“优诺”……。而自称“拉珈”的少数瑶族,他们说的话又是属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然而,不管是什么发音,布努、努努、布诺、东诺、瑙格劳、努茂、炯奈、优诺……这些读音都是与“蚩尤”字相近,是“蚩尤”的变音,而凡是发音“勉”、”门”的自称,其实都是“人”的意思。所以,天下瑶族人的自称,优勉、标敏、标曼、澡勉、交公勉……都是一个意思——

    我是蚩尤族人!

    6700年来,瑶族人何曾须臾忘却来历!

    6700多年的坚持!他们可真的是倔强……

    当然,沉默年代,无声黑白。还有一些瑶族人,从大山中走了出来,走向江海、融入城市,慢慢的,只能讲汉语,再慢慢的,就听不懂瑶语了。

    那一次,我走进瑶寨,一叠声地听到“门沙”、“门包”的称呼,如此亲切温柔,令人满心欢喜。

    就是从那时候起,我知道了世上竟真有那么美澈心扉的一种语言。

    就是从那时开始,我不由自主地迷了半辈子瑶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方“九黎”之瑶族:瑶族历经三次迁徙,留下了哪些古韵习俗?
    长衫瑶——地球绿腰带上几百余人的少数民族
    瑶族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为什么说瑶族是最能迁徙的民族?
    畲族起源于何处?详解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的“畲族”
    大山里的白裤瑶
    广西龙胜梯田,集壮美与秀美于一体,堪称“天下一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