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倚流苏夜苍茫 ┃ 最近我开启了每夜看一部苏联片的猫冬方式


寒冬渐近,最近开启每夜看一部看苏联片的猫冬方式。
那些年里,我专心看闲书看展览看电影从不四顾张望。

现在想来,喜欢看苏联电影听俄罗斯民歌的人都不坏。

可曾有人,为我彻夜难眠因我暗自嗟呀而我犹然不知。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代表了苏德战争时期,一个时代的牺牲悲情。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根据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一篇小说改编的。讲述的是1942年夏,苏联瓦斯柯夫准尉带领一支由他和五名女兵组成的小分队,在一个靠近小车站的村子里,与几倍于己的德军展开殊死搏斗,最后全部牺牲。

小说的原型其实是—个卫国战争发生的真实事件:5个苏联士兵为抗击德军进入沃比湖区,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瓦西里耶夫有意把男兵改成了女兵,目的是为了加强悲剧性和感染力。

二战期间苏联失去了2700万人的生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向我们展示了这2700万人中的5个人的命运,通过五个年轻貌美善良的女战士的遭遇来衬托战争的无情和残酷,刻意从全新的角度来演绎战争。

苏联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和热爱,对美丽女性的崇敬和珍惜。所以苏联电影往往尽量把英雄人物平民化,表达的是普通士兵的战争生活,塑造的是大时代下的平民形象。

也因为如此,苏联战争题材的电影中,但凡安排女性角色出演,往往会用大段大段甚至不惜拖沓的场景,展现俄罗斯大地风景的壮美和姑娘的美丽和善良单纯。这点可和同时代的中国战争电影风格完全不一样。

苏联战争电影为了体现生命美好和战争残酷的反差,有点滥用女性裸体桥段,女主角必是金发碧眼、圆脸爱笑,而且一言不合就找机会脱衣服:《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一段女战士下河洗澡的镜头,想必就让当时保守的中国审片者好生为难:既不能批判,也不可放任……

那个年代,中国也拍了很多经典战争大片:《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每部片子里都会有一个飒爽英姿、短发齐耳的女游击队长,或者浓眉大眼、一条大辫的倔强小妹子。中国战争片中的女性一般不谈恋爱,分管后勤动员,必要时代表进步群众,对我军作热情崇拜状,对敌人义愤填膺状。



《幸福的生活》代表了战后苏联时期,一个时代的无限美好。

苏联在1949年拍了一部非常乌托邦的电影《幸福的生活》,这部电影几乎就是苏联的集体农庄、苏联的社会生活、乃至整个苏联时代的美颜写照。第一代新中国人,都那么虔诚地憧憬着“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而那“明天”应该就像《幸福的生活》所展示的那样幸福。

《幸福的生活》是由伊凡·培利耶夫执导,玛丽娜·拉代尼娜、斯·甫·卢克亚诺夫、甫·斯·沃洛金、阿·勒·何维列、柯·斯·布里尼柯夫、柯·斯·鲁茨果等参演的喜剧片。该片讲述了以吴雅和毕百灵为代表的库班新苏维埃集体农庄的农民们热爱劳动,热爱祖国,歌唱爱情与幸福的故事。

培利耶夫执导的几部音乐喜剧片,女一号都由苏联著名人民演员玛丽娜·拉代尼娜扮演,不知这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十多年间,电影里的女主角由拖拉机手、养猪女等稚气少女变成了《幸福的生活》里集体农庄主席这样的成熟女性,拉代尼娜在电影中好像都不施脂粉,那种素净健康的美丽,特别能让人很正派地尚美好色。

《幸福的生活》中有许多电影插曲,《丰收之歌》、《从前你这样》、《红莓花儿开》和《歌唱幸福》等。这些歌都是由苏联著名作曲家伊·奥·杜纳耶夫斯基作曲的。《红莓花儿开》歌词作者是苏联著名诗人穆·甫·伊沙阔夫斯基,他作词的另一首歌《 卡秋莎》获得了1943年的斯大林奖金。



《两个人的车站》代表了苏联解体前夕,一个时代的黯然失落。

这部电影,于1983年早春在苏联上映。
八年之后,在1991年年末苏联解体了。

·《两个人的车站》是由埃利达尔·梁赞诺夫执导,柳德米拉·古尔琴柯、奥列加·巴希拉什维利、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埃利达尔·梁赞诺夫等主演的一部爱情喜剧片。

《两个人的车站》讲述了打算替妻子顶罪入狱的普拉东,在开庭审判前请假回家看望父亲时被困于某车站,与车站餐厅服务员薇拉相识相爱的故事。

薇拉因为误认为普拉东吃白食没付钱而不让他离开,普拉东因此错过了一班列车。而薇拉又因为和列车员之间的私情破裂,导致列车员拿走了普拉东的身份证,使得普拉东困在车站错过了探父机会。

薇拉因为心有愧疚,便一直留在车站,陪在普拉东身边。两位各有心酸的中年人一夜共处,互诉衷肠,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对方。天明之后,普拉东投案赴刑,薇拉为爱守候。

在难得的家属探视日,薇拉千里迢迢来探望普拉东。普拉东获准自行到监狱附近的村里相会薇拉,但必须在第二天早上监狱点名之前回到监狱,否则将因为迟到而被冠以“逃跑”的罪名。两人在监狱外的木屋内度过了难忘的一晚。


一夜时间飞驰,转瞬天色微明,两人却睡过了头,只有向监狱飞奔,跑到监狱大墙之外,监狱已经开始点名。看到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薇拉鼓动普拉东拉响手风琴,让监狱里面的人听到。

故事的最后一幕极度感人:在雪地里,可怜的身影背靠背坐着。普拉东拉着琴,薇拉在旁边目不转睛看着他,镜头缓缓拉长,在他们的头顶上,冬日的太阳闪耀着冷冷的光,反射在留下车辙的雪地上。普拉东一直拉啊,拉啊。两个人都不知道,墙内是否听见了这琴声......

这个故事的结局,可算是世界电影史册中最令人回味的场景之一。


《两个人的车站》电影置身在一个灰色的世界。两个天涯沦落人之间的情感很普通很坦诚很真挚很厚重足。这是轻喜剧却不是纯喜剧,艰难地得到了不是最完美的爱情,也不得不去背负莫须有的罪名。

《两个人的车站》电影呈现出一种悲情的特质。剧中人浓烈的成年人所向往的情感的力量,不是虚浮的外表,而是普普通通的一饭一蔬,是颠沛流离中安定的生活,是相互支撑着度过灰暗与坎坷,是一同共度苦难,是一起分享欢乐。两位主角满心都是含蓄写真的情绪,话不说透,心有太息。

《两个人的车站》电影投射出一袭厚重的沉默。影片星星点点流露出的社会主义气息,令人有点陌生也有点熟悉,倍感无奈也倍感亲切。苏联电影是世界电影艺术中一个高峰,也是世界电影艺术中一声绝唱。

《两个人的车站》和《办公室的故事》、《命运的捉弄》三部电影被称为是梁赞诺夫的“悲喜三部曲”。三部电影都在八十年代被引进中国,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八十年代,梁赞诺夫在中国家喻户晓,他被誉为“俄罗斯喜剧教父”,也被戏称为“每只狗都认识的人”。

埃利达尔·梁赞诺夫身兼导演、编剧、演员,他出生于俄罗斯萨马拉,毕业于苏联国家电影学院导演系。1953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你的那些书》。1957年,执导爱情喜剧电影《没有地址的女孩》。1974年,冒险喜剧电影《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上映。1975年,执导由安德烈·米亚赫科夫、芭芭拉·布雷尔斯等联袂主演的爱情喜剧电影《命运的捉弄》。1977年,执导爱情喜剧电影《办公室的故事》。1983年,执导爱情喜剧电影《两个人的车站》,该片入围第3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1984年,执导爱情电影《残酷的罗曼史》获得第18届全苏电影节大奖。

艾利达尔·梁赞诺夫的影片,一类是纯喜剧,如开山之作《狂欢之夜》(1956年)、《没有地址的姑娘》(1958年)、《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1973年)等。他用喜剧去解构生活的不如意,用幽默的姿态穿透黯淡的生活。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尤其是小人物的窘迫境遇,是梁赞诺夫喜剧的主要特色之一。

艾利达尔·梁赞诺夫的影片,另一类是悲喜剧。像《被遗忘的长笛曲》(1987年)、《你好,小傻瓜!》(1996年)、《老马》(2000年)等。此类影片通过滑稽的场景和节外生枝的情节变化让人们瞥见喜剧背后生活忧郁的本质,让人笑中带泪,在松弛调侃的表层叙述下隐藏着生存境况的荒谬与可笑,是一种令人尴尬的真实。

苏联解体那年,也许是最后的回光返照,一年之内苏联居然发行了350部电影!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电影业一蹶不振,影片产量从每年上百部骤减至每年二三十部而已。而多半的俄罗斯国产影片很少能在影院放映。一方面欧美国商业片大行其市,另一方面由于资金匮乏,大部分俄罗斯国产片质量不佳,观众寥寥。

就这样在俄罗斯电影的崩盘式低迷之中,艾利达尔·梁赞诺夫还是以基本上每年一部的节奏,创作了10多部电影。其中2000年一年拍了两部故事片:《静潭》和《老马》,据说且均公开发行。但也几乎没什么影响力。


艾利达尔·梁赞诺夫还是一位作家和诗人,发表了很多散文和政论文章,出版了多部剧作、诗集,还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和回忆录。2015年11月30日,埃利达尔·梁赞诺夫因心肺衰竭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8岁。当是时,谷歌上可以搜出一条简讯,没有什么特别的报道。一代大师,谢世无声。

如今,苏联电影早已远离我们而去了。

如今,回看苏联电影悲欣交集,五味杂陈。

我们的父母辈,曾经深深地在苏联电影和苏联艺术、苏联音乐、苏联小说的笼罩下生活。然而自我初谙人事,世界已然以邻为壑。那时候,苏联便是一个巨大的谜题,从来不知正反全貌,也从来没人教过我答案。

据说网络小说中,但凡姓苏的都是逆袭大神或者绝世女神。也奇怪,连苏联这个专有名词,仿佛有点魔力加持,如今读来自有一种悲风轻酥的意象。

我曾偷偷翻找家中的樟木箱,找到过俄文版的《毛泽东选集》、看到过母亲身穿列宁装的照片,翻到过父亲手绘的苏联电影海报。我也曾戴着军帽穿着军大衣爬上老城墙,吹着口琴轻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那时有个邻街返城待业的老兄,一头乱发,会弹吉他,我听他的哼唱学会了《》和《小路》,这位老兄痴爱对门小姐姐,1983年他在小姐姐楼下堵门表白,轰动一时,其后被请去青海,一去无踪。

我们这代人,尚能念出几句所谓苏联电影经典对白。

再下一代人,估计就看不明白也不要看苏联电影了。

世界在变化,我们也无法领略石器时代和王者荣耀。

眼见当下不容,也须得感谢万能的网络有容,在那些寂静辽阔的角落,还找得到那些依然心仪的影像存在,使我避世有港,带我林下生风,那也很不错了。

即便不容当下,也可以看熟悉的苏联老片,看一部不够释怀,就再多看几部就是了。人烟客路千嶂,世界与我无关,退一万步讲,重洗人生这副牌又如何?

滚滚红尘和大千世界,都有各自的基点与感受。人生各有不同,时光永不回流。我自然从来不去解读意识形态和社体政体,说不定再过两年,没准还会凭吊俄罗斯、追忆乌克兰、咏叹不列颠……无论发生什么,一切老去之后都会安然,一切美好的永恒在记忆的深渊里。

不过我如今在深夜独自观影,其实也不全是偏爱苏联风。更多是犹然记得那些附身在当时观影之时,曾经的景,发生的事,身边的人,遥远的心……

风起青萍间,他曾毫无保留地凝视一个人,她曾柔肠百转地眺望一个人。

月落乌啼夜,她只是他的生命中的一个梦,他不是她的生命中的那个人。

人潮人海里,他曾遇见她在深秋的一段路,她曾送别他在南方的一座城。

草长莺飞时,她乘着孤独的瀚海舟,吹着沙漠的风,等着没有归期的人。

风花雪月外,他在没有她的余生里,踏着星空的影,走着只有自己的路。 

我亦只是人之将老,爱上那些久远尘封的记忆罢了。

【我喜爱的苏联电影】

《战舰波将金号》1925年

《夏伯阳》1934年

《列宁在1918》1939年

《乡村女教师》1947年

《坚守要塞》1956

《第四十一》1956年

《十二个月》( 动画片 )  1956年

《雁南飞》1957年

《静静的顿河》1957年

《一个人的遭遇》1959年

《士兵之歌》1959年

《复活》1960年

《运虎记》1961年

《伊万的童年》1962年

《Y行动和舒立克的其它冒险》(1965)

《高加索女俘虏》(1966)

《战争与和平》1968年

《沙漠白日》1970

《白俄罗斯车站》1971年

《解放》(五部曲)  1972年

《热雪》1972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年

《伊凡“雷”帝:回到未来》(1973)

《德尔苏·乌扎拉》(苏日合拍)1975年

《命运的捉弄》1975年

《十二把椅子》(1976)

《办公室的故事》1977年

《白比姆黑耳朵》1977年

《秋天的马拉松》1979年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年

《德黑兰43年》( 俄法瑞士合拍 )1981年 

《两个人的车站》1983年

《丑八怪》1983年

《战地浪漫曲》1984年

《岸》1984年

《残酷的浪漫史》1984年

《莫斯科保卫战》( 2部4集 )  1985年

《合法婚姻》1986年

《狗心》(1988)

《青春禁忌游戏》1988年

Я не пытаюсь исправить проблему. 
Я исправляю свои мысли. 
И затем проблема исправляет сама себя.

我看苏联片,只是人之将老爱上那些久远的记忆罢了
喜欢看苏联电影听俄罗斯民歌的人都不坏。
现在想来,那些年可曾有人为我彻夜难眠,因我暗自嗟呀,
而我犹然不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部全世界最知名的苏联电影
苏联译制片《两个人的车站》1982【超清版】
喜剧教父梁赞诺夫4部高分经典喜剧,笑中有泪,百看不厌!
探索俄罗斯电影中的浪漫爱情,6部必看片推荐
苏联老电影《车库》梁赞诺夫喜剧·高分电影95‘35’‘
苏联老电影《车库》梁赞诺夫喜剧·高分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