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Q正传》教学札记

今天上完《阿Q正传》。让学生梳理的情节,讨论了“精神胜利法”,还进行了表演,归根结底就是想让学生对“阿Q”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理解。

阿Q不仅仅是一个人。鲁迅把阿Q的人设定为一个没有家,没有姓名,一名不文,处在社会底层,甚至面目都模糊的形象,却指向每一个人。而这样的每一个人,共同形成了一个集体无意识,甚至代表了当时政府的意见,社会的主流意见。

打不过帝国主义列强,却喜欢讲自己光辉传统,地大物博,这不就是阿Q说“我们家原先阔得多”吗?

打不过日本,输了甲午战争,却说日本文化是从中国文化传过去的,这不就是阿Q的“儿子打老子”吗?

打不过帝国主义,欺负起老百姓来却孔武有力,这不是阿Q欺负小尼姑,“和尚摸得我摸不得”吗?

所以鲁迅是有所影射的,靶子,是实实在在的,不是空洞的。只不过小说隐去了背景,当时的人一看就懂,我们现在看而不懂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Q正传》的名言名句摘抄(1条)
《阿Q正传》序
《阿Q正传》要读14遍
阿Q正传
感谢
读《阿Q正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