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老师讲国学——嵇康:两封绝交书写就的人生

今天来聊聊嵇康。提到魏晋名士,就会想到竹林七贤,就会想到嵇康。嵇康这个人,人长得帅,能诗善画,善写诗文,甚至他的养生理念都是超前的,批判了当时服用药物的不正确的养生理念,推崇自然简朴的养生观。身处乱世之中却怀抱超脱的志向,这样的人是当时读书人的理想和精神偶像。

向秀主动给打铁的嵇康当助理;阮籍对不喜欢的人白眼相待,唯独对嵇康青眼有加。钟会写了一本书《四本论》,想给嵇康看,又怕嵇康当面批评,于是踌躇良久,把书丢到嵇康的院子里就赶紧跑了。这就和学生想得到老师的评价,感觉是一样的。山涛和嵇康成为朋友之后,就高调地宣称,“举世能够做我的朋友的,只有嵇康和阮籍了。”可以想象孤傲的山涛遇到知己的那份狂喜,他忍不住想告诉全世界每一个人:“嵇康和我是朋友。”山涛的妻子韩氏想要去见传说中的嵇康与阮籍,于是请他们两位到家里来,好酒款待一番。之后山涛问韩氏,这两个人怎么样?韩氏说这两个人的才华,远远在你之上,你只能靠见识气度与他们交往。山涛半是自嘲地说,他们也认为我的见识气度强过他们。这两句评价,几乎就印证了他们两人的一生。

山涛见识高,气度不凡,他看到了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于是他脱下了隐士的衣服,穿上了官服。他要用他的温度和能力,给更多人带来希望。山涛在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想推荐嵇康代其原职。嵇康崇尚自由,不愿意做官,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给山涛,这就是赫赫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这篇文章太长,我就不附录了。大概意思就是指责山涛,不了解他的志向,没有遵循他的人生道路与价值观,强行山涛自己的价值观加载在他身上。嵇康表达了自己不能为官的几个理由和不愿为官的心态。文章传世之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山涛默默的接受了一切,用他的气度化解了嵇康对他的绝交举动,嵇康的风神以及影响在读书人心目中越来越大,而钟会和司马昭等人,对嵇康采取不合作态度的意见却越来越大。

前面说过钟会本是嵇康的粉丝,起初钟会不敢进嵇康的家门,后来做了高官的钟会终于再次造访嵇康,借以观察嵇康的志向。嵇康对他理都不理,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打铁。两个人默默无言,只听见铁锤敲打铁器的声音,这实质上是嵇康向钟会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钟会看了大半天锻造铁器的直播,终究觉得无趣,于是悻悻地离开。嵇康在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了,他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一次见面,让钟会从嵇康的铁粉彻底变成了黑粉。

与山涛绝交,嵇康还是有很多朋友的,比如吕安。吕安有个哥哥叫吕巽,吕巽是嫡出,吕安是庶出。吕安的妻子徐氏美艳动人,吕巽垂涎于徐氏的美貌,趁吕安不在家的时候,借酒迷奸了徐氏。吕安知道后非常愤怒,本能地想告发吕巽并把妻子遣送回娘家,但顾及兄弟情面和家族的整体利益,还是向嵇康进行咨询。嵇康因为和吕巽、吕安都是朋友,就不得已而介入了这件不光彩的家事,并居中调停。吕巽又私下向嵇康以父子六人的名义起誓,不会再加害吕安。嵇康出于友道,向吕安晓喻了其中的利害,吕安最终放弃了告发行动。

但是,嵇康和吕安谁也没有料到,吕巽恶人先告状。 吕巽检举吕安不孝——“挝母”,这里的“母亲”应该是指吕巽之母。在司马昭提倡“以孝治天下”的大背景下,不孝是大罪,加上吕巽深得司马昭的信任(《三国志·魏书·杜恕传》注引《世语》云:“昭字子展,东平人。长子巽,字长悌,为相国掾,有宠于司马文王。”)吕安在劫难逃,被发配边疆。

嵇康得知此事之后,气愤难平。觉得自己被友所卖,于是给吕巽写了一封《与吕长悌绝交书》,表达自己的心境。

吕安在流放途中给嵇康写了一封信,发泄内心的不满。他在信中抱怨世道不公、民怨沸腾,似乎整个社会都处在一团乌云笼罩之下,所以他要“披艰扫秽,荡海夷岳,蹴昆仑使西倒,蹋太山令东覆,平涤九区,恢维宇宙”,让整个社会恢复应有的秩序。没想到这封信却落到司马昭手中,这无疑是对司马氏集团高压统治的一种影射与强烈反弹,尤其他还试图踏倒昆仑、登翻泰山,更是一种胆大妄为的公开挑衅。司马昭大怒,把他从流放途中缉拿回京,关押入狱。

这封信的出现,也就把嵇康放在了和吕安同谋的位置上。不管是为了道义担当还是为了辩明是非,嵇康都不得不站出来,为吕安一案出庭作证。然而,吕安一案的性质已经由家庭纠纷转变为政治刑事案件——藐视朝廷、诽谤当政、试图扰乱社会秩序。如此一来,吕安和嵇康都已置于绝境。

嵇康在吕安一案中的出现,让这个本来比较简单的案件变得复杂,因为钟会和司马昭显然对嵇康更感兴趣。钟会对司马昭说:“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于公于私,嵇康都是钟会和司马昭共同的敌人,于是,嵇康和吕安都被判处死刑。

嵇康后来又被加了两项罪名:意图帮助毋丘俭和非侮名教。深层次的原因是嵇康的行为“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当时的文人都以嵇康为榜样,司马昭要夺取天下,如果名士们都不合作的话,这样的剧本是不够看的,要借重主导舆论的名士,就只能杀了身为精神领袖的嵇康。

当时很多人为嵇康抱不平,京师的三千太学生联名上书为他请愿,争相入狱陪伴嵇康,甚至扬言嵇康不出去他们就不出去。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更激起了司马昭的杀心。一个远离朝堂的嵇康竟然还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嵇康是必死无疑了。

临刑那天,三千太学生聚集法场。刑场上的嵇康依旧的从容淡定,他抬头看看日影,知道时间尚早,于是索琴一张,潇洒抚之,如痴如醉,正是一曲《广陵散》。曲终声止,嵇康慨然叹息:“《广陵散》于今绝矣!”这一年,嵇康四十岁。

嵇康死后,阮籍给司马昭写了劝进表,向秀入朝做了官。竹林七贤隐退的道路就此终结,士人只能向屠刀屈服。司马昭和钟会终于胜利了。  

孔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嵇康追求自由的生活,死在屠刀之下,终究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从这个角度来说,司马昭和钟会永远摧毁不了嵇康的精神,他们在嵇康这里输了,而且永远没有翻盘的机会。

嵇康在临死之前,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托付给了山涛,他对十岁的儿子嵇绍说:“山公尚在,汝不孤矣。”少年失父叫做“孤”,“不孤”的意思就是父亲尚在,这是给了山涛很高的评价。嵇康死后,山涛果然对待嵇绍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一直把嵇绍养大成才。后来,嵇绍也在山涛的大力举荐下,被晋武帝“发诏征之”,官做到侍中,后来成为晋室的忠臣,为保卫晋惠帝而牺牲。

回过头来看,嵇康写了两封绝交书。两封绝交书,写就了嵇康的人生,表现了嵇康的态度。对待友谊,他从来都是认真的,正是因为把友谊看得很重,他才不允许被玷污。在他的世界里,黑白分明,没有中间地带。他自己知道这种性格是做不了官的,但他偏偏以这样的方式来做人。这何尝又不是一种骄傲!

他写《与山巨源绝交书》,和山涛绝交,但是嵇康最后却把自己的儿女托付给已经绝交的山涛。可见他在内心深处是知道山涛是个温暖敦厚的人,是能够值得托付的人,那么当初写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就很值得推敲了,与其说主要目的是与山涛绝交,还不如说是和好朋友山涛划清界限,保护身在朝廷为官的山涛。

嵇康还写了《与吕长悌绝交书》,和吕巽绝交。吕巽也是导致嵇康最终遭遇杀身之祸的起因。

从两封绝交书的长度也能看出嵇康的用心。《与山巨源绝交书》一共1785字,洋洋洒洒,层次分明,嵇康用自己的才华与智慧,给山涛的仕途上了一道保险。《与吕长悌绝交书》一共330字。还写出了“古之君子,绝交不出丑言。从此别矣!临书恨恨”这样的狠话,可见在嵇康内心,已经把吕巽当成是从此陌路的仇人。

两封绝交书,写尽了嵇康的人生。《与山巨源绝交书》,寄托了嵇康的深情与希望,他把自己内心温暖的那一面托付给了山涛,把希望留给了山涛。《与吕长悌绝交书》,寄托了嵇康的仇恨与愤怒,他把自己冰冷的那一面留给了吕巽,把嫉恶如仇,与黑暗与不公作斗争的决心留在了世间。黑与白,冷与热,嵇康从来都只做二选一。

嵇康死,《广陵散》绝,曲终人散,但那两封绝交书尚在,那一缕温暖的炉火尚在,那追求精神自由和思想独立的精神尚在。听,琴声绕梁;看,死灰待燃。千年以下,有些东西永远留在了读书人的心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马氏为何要杀死嵇康?
一曲广陵绝天下,“竹林七贤”之嵇康因何而死?
痴迷打铁的艺术家,一言不合就绝交,他是世间活得最真的人
竹林七贤-弃经典尚老庄(12)
白眼的阮籍,打铁的嵇康:魏晋风度下的“世俗之人”
嵇康生平及相关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