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老师说诗词:大林寺桃花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我曾上庐山,只看见余留的花径,附会栽种的矮小桃树,和一座白居易草堂。走进草堂,却是商家在卖纪念品。白居易笔下的大林寺安在?据说1961年为兴修水利开挖如琴湖,大林寺也因此被淹没在湖中。真可谓:大林寺成水晶宫,烟波浩渺空悠悠。

  白居易因直谏冒犯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当时白居易等十七人同游庐山,就借宿在大林寺。正值初夏,诗人看见这里桃花方开,涧草尤短,感叹这里是“匡庐间第一境”,于是口占这首绝句。这首诗看似浅近,却饱含智慧和雅趣,深得绝句三味。

  首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写普遍现象。诗人笔下的四月,是阴历四月,阳历已是五月。芳菲如果指桃花,或许可以说“尽”,如果是指所有植物,说“尽”就有点不尽不实了。因为笔者所处的城市正值“人间四月”,到处可见英树繁花。诗人明显在先抑后扬,因为他用了“人间”这个词语,与人间相对的当是仙境。为了凸显大林寺桃花之奇之美,先把读者的期望值调到最低。

  次句“山寺桃花始盛开”,写特殊景象。山中无长物,惟有风与林。山林之中桃花开得正艳,本来山中气温低,花开得晚是正常现象,于诗人而言有一份独特的欣喜,而且桃花有吉祥美好的寓意,更多了一层文化的慰藉。《山海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手杖化为桃林;《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明艳;陶渊明《桃花源记》则有世外桃源般的美好;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桃花被寄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所以,诗人面对桃花,从身体到心灵都感觉舒泰。

  三四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写拟人化的春景。在诗人笔下,春成了可以隐匿、追寻的孩子,当诗人在满世界寻找她的时候,她没有一走了之,而是藏在了这里。这让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诗人的春是活的,是调皮的,是年轻的,而那个我们忽视了的寻春的诗人,他们有孩子的眼光和心态,他们更是活的,调皮的,年轻的。

  在江州的白居易,曾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但此时的他,能与十多个朋友同游匡庐盛景,能畅游仙境,能感受桃花的美丽与热烈,能把春写得如此活泼,他的内心一定是丰富、柔软、热情、开阔的。

庆幸有诗,让诗人能够调解心境;庆幸有诗,让我们能够穿越时空,同游看似消逝湖底实则永恒的古寺,同看那永远明艳,开在心底的桃花。

小贴士:

白居易集《游大林寺序》:“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恩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即《大林寺桃花》)。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宏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大林寺为四世纪僧昙诜所创建,位于大林峰上,寺周围种植许多花木果树,蔚然成林。大林寺西侧,有两株由西域僧人带来的树种、昙诜手植的娑罗木宝树,高干巨枝,亭亭如盖,“不庇凡草,不止恶禽,耸干无惭于松柏,成荫不愧于桃李。”至明清时,宝树仍在,明代袁宏道有《宝树诗》云:“铁千铜肤四十围,隔峰犹自望孙枝。涂云抹日空山里,曾见东林行道时。”从尚存的花径推测,大林寺当年规模还是较大的。十二世纪下叶南宋诗人周必大的《吊大林寺》诗:“上尽诸峰地转平,低去近时多阴。古来南北通双径,此去东西启二林。虞世南碑从泥没,白居易序合推寻。匡庐第一金仙境,忍使如今遂陆沉。”可知道大林寺在那时已只有残迹了。大林寺对近代佛教的兴起也有一些历史影响,一九二二年捐修募建,恢复了大林寺一些旧观。一九二三年太虚法师在大林寺主持召开有中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芬兰等国佛教代表参加的世界佛教徒首次会议,揭开了中国近代佛教史的重要一页。次年,日本及各国的信佛士女又云集大林寺讲学,气氛热烈,盛况一时。大林寺成为庐山佛教的讲学之地,接待四方来者,对中国佛教的复兴起了推动作用。一九四九年后,大林寺保存尚好。到一九六一年,因兴修水利动工开挖如琴湖,大林寺终淹没湖中,成空叹迹。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绝句·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赏析
白居易著名的一首诗,立意新颖,趣味横生,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现山地的垂直分异
春归何处,读白居易的诗,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富于情趣的诗作,意境深邃的四句话,千年来一直被人盛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