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详情

【点睛】
最近,一向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出现大面积亏损,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跑赢通胀的难度越来越大。详情请见今日[市场分析]。
--------------
三联生活周刊手机报
2022年6月25日
星期六
农历五月廿七
==============
【本期导读】
市场分析:
[银行理财也赔钱,该怎么跑赢通胀?]
声音与数字
生活圆桌:
[当消费是为了“浪费”]
[柜门漫谈]
==============
【市场分析】
[银行理财也赔钱,该怎么跑赢通胀?]
文◎谢九
6月份以来,大量银行理财产品都出现了连续亏损,虽然亏损的幅度并不大,但是对投资者而言,银行理财一直被视为稳赚不赔的理财工具,现在很多PR2级别的低风险理财都出现了亏损,让很多投资者觉得难以理解。
按照风险等级来划分,银行理财产品通常分为PR1到PR5,一共5个级别,大致对应为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和进取型。对大部分普通投资者而言,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主要集中在PR1和PR2这两大类。
其中PR1的主要投资方向是存款、国债、货币基金、央票等等,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无风险产品,所以投资收益也相对较低,年化收益率在2%左右。PR2产品主要是在PR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企业债券,所以相对PR1而言收益率略高,目前市场上主要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在3%~4%,但与此同时,这也给PR2产品增加了相应的风险。
在投资市场上,收益和风险永远成正比,部分投资者因为觉得PR1产品2%的收益太低,认为PR2也是极低风险的产品,所以希望购买PR2产品获得更高的回报,结果,最近很多PR2级别的理财产品纷纷亏损,尤其是很多新投资者,刚刚买进就出现了本金亏损。
为什么PR2级别的低风险产品也会出现亏损呢?主要原因就在于该类产品配置了企业债券,而企业债券面临的风险远远大于存款和国债这些无风险产品。在当前背景下,企业债券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部分企业面临债券违约的压力,尤其是很多地产公司的债券更是成为高风险产品。二是由于债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债券市场的涨跌很大程度上和资金面的松紧程度相关,当市场上资金利率发生变化时,债券市场也会随之出现波动,那么,对于配置了企业债的理财产品而言,就会有亏损的可能性。
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过去都是将银行理财当作存款来买,尤其是银行理财的预期收益,也基本上可以到期兑现。为什么现在银行理财不仅难以兑现预期收益,甚至还出现了本金亏损呢?除了银行理财配置的底层资产价格出现波动以外,另一大原因就在于,从今年以来,我国的银行理财已经正式进入了不保本的时代。
2018年4月份,央行等监管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业界称之为“资管新规”。这份指导意见的核心内容是:“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资管新规发布之后,设置了一个过渡期,就是到2020年底。过渡期结束后,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必须按照新规进行全面规范,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或存续违反规定的资产管理产品。由于2020年疫情暴发,最终过渡期延长了一年,也就是从今年开始,银行理财正式进入不保本时代。
在资管新规发布之前,银行理财之所以被视为稳赚不赔的理财工具,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是过去的银行理财估值大多采用摊余成本法,将产品的整体到期收益平摊到期限内的每一天,这种办法抹平了产品的短期波动,所以即使银行理财在某一天或者某几天出现了亏损,但是在这种估值办法下,账面浮亏不会体现出来,投资者也无法感知实时的真实盈亏;第二就是银行理财的资金池运作,通过滚动发行等方式,使得理财产品的本金、收益、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即使某一只产品出现了亏损,在银行理财的整个大资金池里,也可以掩盖真实的盈亏状态,并且最终实现产品保本保收益。所以,估值办法加上资金池运作,最终使得银行理财被包装成一个稳赚不赔的理财工具。
银行理财稳赚不赔,对民众而言的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财工具,所以,过去十几年,国内的银行理财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不过,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一是相当于银行变相揽储,银行将投资风险转移到自己身上,二是扭曲了资金的市场化配置。所以,过去几年监管部门一直在要求打破刚性兑付,直到今年才正式实施,银行理财全面进入了不保本时代。

当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之后,普通民众想要跑赢通胀就变得更加困难了。当前市场上的无风险理财收益都很低,超过4%的产品已经消失,大部分是略超3%的水平。定期存款要到3年期以上才能勉强达到3%的利率,大额存单一般有20万元以上的资金门槛,3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收益比定期存款略高一点点,在3.2%左右;储蓄式国债3年期的利率为3.35%,5年期的利率为3.52%,是目前市场上收益率和安全性都相对较高的产品。但是由于额度有限,很多人抢购不到,而且因为疫情,今年5月份和6月份的国债发行已经连续两个月暂停,这也让市场上原本就有限的优质理财产品更加稀缺。
很多投资者原本想通过银行理财获得4%以上的投资收益,但是,随着最近银行理财大量亏损,不仅实现不了4%的收益,甚至连本金都出现了亏损。在这样的背景下,估计会有大量投资者放弃银行理财,转而购买风险更低,但是收益率也更低的货币基金、存款和国债等产品。
当前全球处于几十年以来的通胀高峰时期,欧美等很多国家的通胀率都创下了40年来新高,我国的通胀率虽然还处于相对低位,但是上升风险也不容小觑。今年1月份,我国的CPI还只有0.9%,但是到了4月和5月份已经连续两个月反弹到2.1%。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通胀还可能继续攀升,主要压力在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带来人民币贬值的风险,在当前全球能源价格大涨的背景下,人民币贬值会带来较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随着将来通胀压力上升,民众跑赢通胀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但是随着今年理财市场正式进入不保本时代,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而言,和通胀赛跑的难度只会越来越大。■(三联生活周刊)
==============
【声音】
避免地,现实满足不了他们的理想,他们将所有的不如意都看作对个人的挑衅,而传递坏消息的人威胁到了他们脆弱的名誉,被他们视为十恶不赦的诽谤者。
——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安娜·卡列尼娜》给出的最终答案是什么?可以寻找答案,但人生本质上是不可知的。我们需要不遗余力地寻找意义。有时,我们接近它,但更多时刻,我们失望不已,然后死去。
——英国作家维芙·格罗斯柯普,《俄罗斯文学人生课》
艺术家和企业家有着相同的信念。他们都是创新者。在别人看到限制的地方,他们看到的是可能性,把以前被认为无法想象的事物变成现实。他们都要冒险,在危险的公共舞台表演。被上司、薪水或保险费约束时他们会感到窒息。他们必须相信未来,用意志的乐观主义去克服理智的悲观主义。
——爱尔兰经济学家戴维·麦克威廉姆斯
在阅读时,首先要有一种基本态度,即出于对作者的信任、出于对作者所叙述的事情的热忱。只有当我沉浸于其中,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才能做出有意义的批评。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哲学入门》
==============
【数字】
[1.18亿]
谷歌同意支付1.18亿美元,以了结关于约1.55万名女性员工的性别歧视集体诉讼,该诉讼案是由3名女性在2017年提起的。
[400万]
加拿大政府计划在每一支香烟上都印上警示标语,提醒人们吸烟有害健康。加拿大统计局称,2020年有超过400万加拿大人每天或偶尔吸烟。据加拿大肺脏协会估计,每年有4.8万名加拿大人死于吸烟。
[30%]
《内科学纪事》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说,每天喝1.5至3.5杯咖啡的人——即使加了一勺糖——比不喝咖啡的人的死亡风险低30%。咖啡豆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质,可以帮助分解导致细胞损伤的自由基。■(三联生活周刊)
==============
【生活圆桌】
[当消费是为了“浪费”]
文◎焦橙
当我们极不情愿地进入夏天时,永远在“超季”路上的时装产业链早已切档到秋冬模式,而路边的风景却还停留在春夏的时装秀上。焦虑的当然还有消费者,心急的早已在衣橱挂满当季新款,只待时机成熟,隆重登场。暗暗酝酿的人正努力说服自己,无奈身上的脂肪似乎也有季节变换。讨厌过季的服装就抛弃它,讨厌过季的身材就用另一个恶魔战胜它——消费。
雷蒙·威廉斯对“消费”(consume)这个“关键词”进行了考证:14世纪起出现在英文中并带有一定的消极含义,“摧毁、耗尽、浪费、用尽”。看看吧,它面具下的真实嘴脸,多么强有力的手段:摧毁、耗尽、用尽!唯有“浪费”隐身在黑袍子的衬里。
春夏之交,一场清仓不甩卖活动在家中进行,主题不是换季,不是衣橱永远少几件衣服,而是“柜子太小”!少数精明的消费者已经发现,如今的市场上,同体积的冰箱甚至比不装食物的其他柜子还便宜。但是,要不要买几个冰箱装衣服?清理完柜子,罪恶感强烈的是我这个非消费主体的大男人,至少要负责处理这些尚未“耗尽、用尽”的物品。

人人都扮演着消费主体的角色。当我清理茶柜的时候,各种茶饼茶砖有三十来个,查看生产日期,最长的竟达11年之久,“小伙子,越陈越香”。好吧,让它继续陈下去。奇怪的是,罪恶感轻如鸿毛、微风拂面,只有一把茶壶、一壶开水发出鄙视的声音:你们只能算一堆保存完好的树叶或垃圾。
当人们还在使尽浑身解数搭乘各类交通工具奔赴作为“生产者”的路上,神奇地发现每一个站点都是“消费者”站,更令人惊奇的是,已经有人搭乘飞船从太空消费回来。好吧,经济学家告诉你,欢迎来到“消费社会”,因为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业发展、技术进步,生产已经相对过剩。听起来像“为什么没有牛奶喝,因为牛奶生产得太多了”似的荒唐,“消费社会”就是这样的矛盾体存在。假设我拎着彩色条纹编织袋,你挎着老花条纹LV帆布包,同穿“白领”走出同一个办公楼隔间,我们绝不是同一类人。包袋的物性特征已经幻化为符号价值,符号与意义,成为“消费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
在《消费社会》中,鲍德里亚把“浪费”拎了出来。浪费“只是所提供的财产总量丰盛的多余符号而已”。基于“人类在一般经济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中”的表现,“所有的道德家才与资源的浪费与侵吞展开了积极的斗争”,于是,“浪费始终被视为一种疯狂、精神错乱、本能的官能障碍”。不过,通过社会学分析来重新论述浪费这个道德观,有了不同,“个人与社会一样,在浪费出现盈余或多余的情况时,才会感到不仅是生存而且是生活”。
但还是要留一份清醒,丰盛可能只是一个神话,“库存是缺乏的多余,也是焦虑的标志”,稀少之幽灵将随时到来。至少,你应该保证“开销在价值上先于积累和占有”。■(三联生活周刊)

图1
--------------
[柜门漫谈]
文◎铁密室
家里的柜门有两种:一种是抓着把手向外使力,非常传统;另一种则在边框镶上机关,须向柜内使力,且要对准机关才可省却重复试验,但较为美观。此二者,一个将门把裸露于外,虽然有可能会钩到衣物,不小心摔倒时会增加触碰的痛苦,但是可以非常方便地开启柜门索取各色的衣物;另一种虽有视觉上统一的美感,但若不正确地在机关位置推按,就会无法打开柜子,日久天长,免不了修理更换,生命周期较前者明显缩短。
社会问题的处理也有向外与向内两种方式。史书上说,夏桀是被施国的妺喜影响而愈加昏了头,商纣是为宠幸妲己而施暴,周幽同为博褒姒一笑而失了德。到了唐朝,将士们认为是杨妃乱了玄宗,杀之方可罢休。在此之后,才有了程朱二人“存天理,灭人欲”,将这机关装在了伦常的框框上。
《如何抑止女性写作》的序言中说,我们都背负着别人对我们的某种期望,如果背离这种期望就会受到惩罚,有些人受到的惩罚会比其他人更多。
当我们因背离了他人规划的嚆矢受到了所谓“惩罚”,虽然不能证明受害的人永远正确,但如果我们永远转移话题,发生了甲事,就说乙事还没有解决,或者“有了丙事,你怎么只关心甲事呢”,怀着这样的普度天下的心肠,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就好比为了柜门的美观,把碍手的门把拆掉,装上了安在门框的机关结构,然终究抵不住长期的施力,反而会缩短使用寿命。何况,有了把手,其主导力终究是人手活动的关节,若安上了机关,首先要习得以手按压摸索的窍门,我们便会为那可伸可缩的小棍所动,丧失掉自主的动力。换言之,如果我们面对任何一件事,都拿着另一件看似相悖的事情来堵口,或将其怪罪于某些似有若无的“客观事物”,两件事都不会有完美的结果;再进一层反而是用A将B掩盖住了,这比不得发现事物本质,以向外的拉力奋力解决问题,从而打开柜门来得持久。掩盖住了,便只能向内找准位点推动,打开柜门的效力落在了作为机关的另一件事上,维持时间稍纵即逝。更坏的结果,甚至会遭到反噬。
其实柜子也伴随华夏共生了千年,夏商时期称为“椟”,明清定型,成为必备家具。其开门方式,除却开放柜,就是把手式、横拉式。如此看来,还是完全依靠人力的自主开门方式合理,否则怎会沿用至今;况且,古人创造过不少奇巧的机械结构,用于娱乐或生产活动等,为什么不为日常的衣柜发明更加便捷美观的开门方式呢?看来祖先知道,衣柜需要更加长久地使用,而结构越单纯,越偏向自然,减去人工的刻意雕琢、遮掩,才越能延长它的寿命。■(三联生活周刊)
===============
【温馨提示】
订阅方法:移动用户编辑短信SLZK发送到10658000即可订购《三联生活周刊手机报》,包月8元,周一至周六每天一期。编辑短信QXSLZK发送到10658000取消订购。
《三联生活周刊手机报》联系方式:qinzheng@lifeweek.com.cn
《三联生活周刊》----以独立观点见证时代变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行里的非保本理财,收益在4%-5%之间的风险大吗?
买银行理财产品靠普吗?
银行理财产品这么多,如何辨别出安全性更高的产品?
银行理财PR3级产品增多,收益高于PR3级产品,投资者该怎么选?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理财者应如何选择
目前有一个6.5%的理财产品,推荐人说是低风险理财,亏损概率很低,你怎么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