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09-27手机报_中国国家地理

手机报_中国国家地理9.27
素有“中国第一地级市”之称的苏州,在近日正式跻身特大城市行列,我国超大特大城市也由此扩容至22座城。
2023年上半年,苏州市的GDP摘得全国第六的高位成绩,作为前十名中非直辖市非省会的普通地级市,牢牢坐实“最强地级市”的傲人称号。
△苏州工业园区,来源@Veer图库
自古以来,苏州就是全国富庶城市的代表,从明清时期的“中国财富集散地”到今天的最强地级市,苏州的富庶想必已经人尽皆知。
而在经济之外,苏州独特的诗意栖居方式塑造的中式美学,使这座城市更充满了别样的魅力。
可以说,苏州就是中国人理想都市的范本。
◎苏州,中国人的理想都市
在中国,恐怕很难再找到一座苏州这样的城市,在完整的古城格局中,触摸到如此多古典时代的印记。它如此端正地立于东方世界瞩目的焦点上,勾勒出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向往。
苏州古城是古代江南最大的城市之一。自2500多年前春秋时代吴人选定城址,苏州城的位置至今未变。古城沿用至今的意义,不仅在于其保留了唐宋时期形成的格局,更重要的在于,它留存了一座承载中国式诗意栖居的理想都市范本。

△苏州,中式审美范本。来源@Veer图库
“苏州是一颇名贵之大城。”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这样描述苏州。无论他是否真的到过中国,苏州大城早已在欧洲到中国的慢慢旅途上成为一个关于“名贵”的传说。
之所以“名贵”,是因为苏州太过于富庶了。
唐代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心自北方逐渐迁移至江南地区,大运河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长江与太湖流域的水系交通使众多江南城市组合为相互影响的城市群落,一座座名城在此崛起,而苏州,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苏州的丝织业繁盛,财富长期积累,市民社会高度发达。

△水,是造就苏州名城的关键因素。图为虎丘湿地,摄影/宗刚
在财富之外,苏州为中国开辟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使“江南”成为一个文化意象,成为中式“天堂”的典范。这个文化空间,包含了园林、昆曲、书画、饮食、家具、刺绣.....这些最初源于文人阶层的趣味,逐渐扩展至市民生活,成为一种中国式审美的典范。
现代的苏州,是在“天堂与发达”之间。2022年,苏州的GDP总量超过了香港,成为中国唯一一个GDP超过香港的地级市,极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得苏州得以给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注入全新的活力,再次矗立在世界的巅峰之处。
可以说读懂苏州,才有可能读懂江南,甚至中国。
◎园林甲天下,何以是苏州?
园林是古代文人诗意栖居的实体空间,包容了建筑、绘画、书法、戏曲的中国园林,堪称“艺术中的艺术”。
今天的苏州,宛然成为中国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的代名词,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大名鼎鼎的拙政园和留园两座私家园林已经成为令无数中国人神往的文化艺术巅峰之园。
园林是古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至帝王将相,中至士宦商绅,下及耕樵贩夫,莫不有园亭草木的营筑或培育。在全中国,园林的分布北达边塞,中遍九州,南及闽粤。

△拙政园,被认为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和中国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摄影/张朝阳
苏州的园林何以能从众多园林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园林的代表?当人们观赏着一座座苏州园林,为它们的精雅倾倒之时,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
富庶的经济基础与优越的地理条件成就了江南园林之盛况:苏州周围俊秀的山川与吴地多水的环境是天然的沃土。
虎丘、灵岩、天池、穹隆等连绵诸山,太湖、吴淞江、娄江等河湖水系,构成典型的水乡风貌,为园林的“山水美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州园林,在变迁中走向精致。摄影/殷启民
同时苏州的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适宜植物生长,为园林兴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此外,苏州人自古心灵手巧,工艺卓越,寄情于书法绘画、雅玩清供和戏曲茶艺,并有代表江南最高木工技艺的香山帮,最终成就了苏州“甲天下”的园林。
2018年,第四批《苏州园林名录》公布,苏州园林总数达到108座。排除周边市镇以及属于企业或私人的园林,市内可供参观的有近20座,其中有8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苏州园林,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丝绸,何以塑造苏州?
如果说园林是苏州的文化底色,那么丝绸就是托起苏州经济的城市命脉。
苏州是一座古城,漫长的岁月里,人的印记不断在同一处限定空间内折叠,便形成了一种记忆的“场域”。苏州的场域是多面的,山水园林、文人雅趣造就了它的超凡脱俗,而缎庄林立则代表了它的市井繁华。
作为一种商品,丝绸代表了苏州工商业成就的最高峰,将苏州嵌入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中心位置。丝绸的符号早已渗入了城市的血脉,也见证了这座古老城市的沉浮起落。

△苏州丝绸博物馆宋锦织机。图源/苏州丝绸博物馆
南唐、吴越时期,太湖周边的沼泽完成了排干,苏湖一跃成为“天下粮仓”。农业的发达带动了城市的扩张,来自北方和西蜀的工匠开始聚集于江南。北宋时,江南置有湖、常、润(镇江)、杭四所织局。南宋时更是在苏州设立了仿造蜀锦的“宋锦织造署”,天下名锦——宋锦由此诞生,拉开了苏州“丝绸之府”的序幕。
明清时期,“退丧植棉”潮流盛起,全国桑蚕产区仅剩下了太湖沿岸和山西潞州两个区域,原本盛产丝绸的齐鲁、巴蜀等地只剩寥寥数个织局。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一座座气势恢宏的丝织工场在江南拔地而起,太湖地区在其中一枝独秀。这和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太湖流域土壤黏重不适合种棉花,却很适合种植品种上好的桑树。

△太湖大桥晚霞。图源@Veer图库
乾隆时期,苏州的丝绸工商业达到了全盛,作为“江南三织造”之一,苏州坐拥两大织局,汇集天下锦绣。仅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一镇就拥有织机八千台。
经过百余年的变迁,技术的迭代使得今天的苏州丝绸业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但仍留下了当地独特的丝绸文化。
今天苏州周边的市镇中,遍布了数十家规模不大却专务于织造精品丝绸和“特种”丝绸的工坊,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吴江的宋锦和镇湖的苏绣。

苏州丝绸博物馆藏手工旗袍在吴文化博物馆展出。图源/苏州丝绸博物馆
这些精品丝绸不仅使海内外消费者趋之若鹜,更时常出现在国家外事活动的礼单之中。2014年北京APEC会议闭幕式上,与会领导人集体穿着吴江生产的宋锦亮相,将华美的苏州元素搬上了国际舞台。
丝绸文化和丝绸科研已经成为了苏州的名片,宋锦和缂丝技艺更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在苏州设有专门的文教机构传承记忆。
匠人和他们的杰作带给了苏州无尽的繁华,也将苏州文化上升到中国文化的层面。古老的辉煌还在延续,今天的苏州依然在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浏览117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遍中国》之江苏省苏州
中国唯一敢挑战直辖市的地级市,人口超千万,GDP超1.5万亿
这座全国第一地级市,凭什么成为“天选之子”?
苏州,凭什么能富甲天下?
苏州园林__中国网
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级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