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便血不一定是痔疮!这种癌症早筛早治

俗话说「十男九痔」「十女十痔」,这话并不是为了争论谁更容易得痔疮,而是为了告诉大家——痔疮真的很常见。

有多常见呢?一看到大便带血,可能会被默认是「痔疮」,而忽视了其他可能性。

其实,便血也是最常见的结直肠癌症状。其中血量少、肉眼看不到便隐血尤其需要警惕,是重要的早期结直肠癌信号。结直肠癌患者 80% 以上便隐血检测均为阳性。[1]





在我们的观念里,似乎只有听到胃癌、肝癌才会感觉如临大敌。

而结直肠癌,这个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癌症,据世卫癌症研究机构(IARC) 2021 年发布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已成为全球新增病例最多的癌症之一,死亡率排名第二。[2]

除了中老年人

这 4 类人也要注意


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在 40~50 岁以后呈显著上升趋势。因此超过 40 岁的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应该进行肠道检查。

除了中老年人,以下这 4 类人群,也应当格外警惕,做好预防,重视肠道检测。

有肠道息肉;

❷ 有某些炎症性肠病;

族成员中有人患过大肠癌,尤其是直系亲属;

❹ 有吸烟、饮酒、常吃红肉、缺乏膳食纤维等不良生活习惯。

和其他癌症一样,结肠癌发现的越早,治愈率就越高。

在我国,83% 患者首次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而早期原位癌,生存率可达 90% 以上。[3]

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对预防和降低结直肠累积死亡率至关重要,肿瘤防治,早筛先行。

父母年纪大了, 最怕病痛折磨,我们作为子女,记得为父母的健康撑开保护伞。





预防结直肠癌

早筛比生活方式更重要


在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中明确指出:爱吃加工肉、大量饮酒、抽烟以及肥胖,都是结直肠癌的高风险因素。

而像多吃菜、多运动这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除了改变生活方式,预防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是早筛。

美国过去 30 年的经验证实,结直肠癌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其中 35% 靠改变生活方式,53% 归功于结直肠癌早筛。[4]

我国结直肠癌高发,与很多人忽视肠道检查分不开。检查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筛查结直肠癌的金标准——肠镜。但现实并不如人意,肠镜时间和成本较高,且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检查。这些条件的限制,导致了我国肠镜筛查率并不高。

二、常规体检中的肛门指检和便隐血检查。肛门指检可以直观探测出肠道下段是否存在息肉、内痔等肿物。但不足之处是,检测范围相对有限。加上不少人怕尴尬,并不愿意做这项检查,从而选择放弃。

在一项肛门指检的弃检原因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难为情、怕暴露隐私(48.6%),怕痛、不舒服(21.3%),认为检查没必要(17.8%)。[5]

便隐血检测什么痛感,较为便捷,但需要在到院后的指定时间内排便,对于不少人也是个考验。

难道就没有一种人人都能在家操作,无痛、便捷、低门槛、高性价比的方法吗?

当然有!人人都能做的检测方法来了,那就是便隐血自测器——噗噗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核酸检测肛拭子来了,被「爆菊」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便血了,痔疮?肠癌?教你从这两点初步判断
父亲查出肠癌,儿子立即做了这件事,救了自己一命!
经常放屁是肠癌的预警吗?医生说:这6个症状才是肠癌信号
半年内两次肠镜都正常,却确诊肠癌晚期
每年肠癌新发病例40万,45岁后一定要做这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