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文获大奖| 在忧国与达己之间:张元干隐逸词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程涵悦论文《在忧国与达己之间:张元干隐逸词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获福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纪念张元幹诞辰930周年”主题征文三等奖

张元干相书籍:

从张元幹的家世、时代背景及当世词人的交往方面详尽地分析了张元幹词的成就和特色以及在宋代词史上的地位。有一些材料是作者首次发现的,对研究张元幹和宋词都有的参考价值。《张元幹词研究(增订本)》是一本校全面也较有价值的专著。
第一章 张元斡的籍贯与家世
第一节 籍贯问题
第二节 家世考略
第二章 张元斡的生平事迹
节 生卒年的分歧
第二节 早年仕宦(1091—1125)
第三节 中年致仕(1126—1131)
第四节 归隐后的忧国意绪(1131—1156)
第五节 “下廷尉”的人生厄运
第六节 晚年漫游,客死异乡(1156一1161)
第三章 张元斡早期词作的审美追求
节 北宋后期词作的走向
第二节 “宣和之音”的审美情趣
第四章 张元斡南渡后的词风嬗
节 时代环境的强烈感应
第二节 “时移俗易”的创作观念
第五章 张元斡与“四名臣词”
节 张元斡与李纲
第二节 张元斡与胡铨
第三节 张元斡与李光、赵鼎
第六章 张元斡的爱国词
节 反映和与战的政治斗争
第二节 表达抗敌报国的宏愿
第三节 梦绕中原意蕴浑厚
第四节 伤时感事寄托遥深
第七章 张元斡隐逸词的意趣
节 北宋隐逸词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南宋初期归隐山林的社会风尚
第三节 张元斡的隐逸词
第八章 张元斡的节序词和寿词
节 节 序词
第二节 寿词
第九章 张元斡的咏物词和艳情词
节 咏物词
第二节 艳情词
第十章 张元斡漫游吴越的词作
节 从西湖到垂虹
第二节 漫游的复杂心态
第十一章 张元斡词的艺术特色
节 “长于悲愤”的阳刚美
第二节 清丽深婉的蓄美
第三节 炼字琢句的语言技巧
第四节 善于融化唐人诗句
第十二章 张元斡著述考略
节 《芦川归来集》的版本
第二节 《芦川词》的版本
结束语
附录
一、历代序跋、提要
二、张元斡年表
三、主要参考书目
增订后记
张元幹生活于两宋之间,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词张元幹生活于两宋之间,他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派的词风,又经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使词能反映时代、反映社会的重大主题,成为对国事发表见解和感触的艺术手段。本书对张元幹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穷尽式整理,本次整理要求较高,不是简单的汇辑,而是严谨的学术考辨,尽量考辨作品的写作时间、背景,诸本流传过程中的异文,散佚残篇残句的辑佚,误署误舛作品的辨析。一本之内包括编年、校勘、辑佚、 辨伪、 汇评、简注等。
宋代南渡相关书籍:
《通往中兴之路:思想文化视域中的宋南渡诗坛》用了三章的篇幅阐发理学与文学的关系,在行文中,有些话题、材料看似陈旧,但角度是新的,因此见解也是新的。此外,本书还从思想学术的角度探讨了南渡诗坛和北宋文化传统的关系,作者认为,在诗坛走向中兴的道路上,南渡诗人上承元祐、下启中兴,他们远绍元祐之学,继承中原文化传统,重视理学修养,践履君子人格,拓展诗歌写作空间等等,都为诗坛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论述,不仅新颖,而且深刻,较好地揭示了从南渡初走向中兴的诗歌发展的历程,并为乾、淳诗坛繁盛局面形成的原因,作了深刻的阐释。而这一切,都得力于视角的调整。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基本内容
第一章 南渡初“最爱元祜”语境下的学术文化重建
第一节 “最爱元祐”:南宋初年的政治文化导向
一、宋高宗君臣对“元祐”政治资源的认同
二、推崇元祐学术的文化政策
第二节 文化统绪的承续
一、统绪的提出
二、理学统绪的承续
三、文学统绪的承续
第三节 对元祐典范人物的褒扬
第二章 南渡士人的“君子”理想与人格追求
第一节 南渡初年士人的“行义以达道
第二节 绍兴和议后朝堂与山林之士的思想分歧
第三节 “山林之士”的人格践履
一、读书治学
二、砥砺品节
三、涵养心性
第三章 理学的发展及其对诗人的影响
第一节 南渡初理学的新态势
第二节 诗人对理学的接受与发扬:以吕本中、朱松为例
第三节 理学思想影响下的诗学理论
一、“活法”
二、“悟人”
第四章 理学观念渗透下的诗歌写作
第一节 理学观念或立场的明确表达
第二节 “孔颜乐处”的追寻
第三节 咏物诗写作中格物理论的渗入
一、静观的体物方法
二、“意与物遇”
三、咏物诗中寄托的人格精神
第五章 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的共同指向
第一节 “不俗”之人与“不俗”之诗
一、“不俗”之人
二、“不俗”之诗
第二节 中正平和的诗学宗尚
第三节 师法自然
一、向自然界寻诗
二、从寻诗到献诗
三、理学家的自然观
第六章 南渡文人的中兴情结及其抒写
结语 开启中兴诗坛的大门
附录一:《龟山墓志铭》考辨
附录二:《与高抑崇书》作者考辨
参考文献
后记
近年来,由于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南宋史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兴趣。而建炎、绍兴之际南渡君臣的所作所为,不仅左右着南宋初期的政局走向,而且影响着整个南宋的政权格局与历史命运,很值得深入研究。本书为著名宋史研究专家虞云国先生有关宋高宗时代的专著,内容涉及靖康之变北宋王朝刹那覆灭到建炎南渡高宗政权初步立足的历史过程、宋高宗于岳飞在宋金和战上特殊的君臣关系等,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不仅代表了作者对于南宋初四十年历史的认识,更有助于一般读者深入认识“中国转向内在”这一主题。

自序 / 1

绍兴体制与南宋史诸问题 / 1

从靖康之变到建炎南渡 / 37

苗刘之变的再评价 / 55

莫道西线无战事 / 72

刘豫与杨么 / 79

秦桧、张浚、赵鼎与李光的四重奏 / 90

宋高宗手敕岳飞《起复诏》的始末与真伪 / 109

绍兴和议与岳飞之死 / 118

宋代第二次削兵权 / 135

大宋的军队必须姓赵

——读寺地遵《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 / 155

张俊供奉的御筵菜单 / 179

秦桧专政形象的自型塑与被型塑

——读蔡涵墨《历史的严妆》 / 195

从绍兴更化到绍兴内禅 / 228

南宋高宗朝中兴语境的蜕变

——重读《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 241

两代君主同堂时 / 279

“中兴圣主”与《中兴瑞应图赞》 / 288

中国为何转向内在

——读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 / 322

附录:纪事年表 / 336

《宋代南渡诗歌研究》在史料梳理、文本分析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南渡诗歌的主题内涵和风格特征做了更为细化的分析和讨论,透过学理化的眼光对南渡诗歌的风格特征与理学发展两条脉络加以综合审视,进而较为客观地总结南渡诗歌在诗歌史上具有转关意义的历史地位。该书稿的论述与已有成果形成有效的学术对话并致力纵深挖掘,实属难能可贵,是一部颇具学术参考价值的专著。
绪 论
第一章 南渡士风与诗歌创作
第一节 北宋末期黑暗政治影响下的士风及其在南宋的延续
第二节 靖康之难刺激下的新士风
第三节 秦桧专权时期高压政治下的孱弱浇薄士风
第四节 不同士风下的诗歌创作
第二章 南渡诗歌的主题取向
第一节 时事诗:“乱后篇章感慨多”
第二节 流亡诗:“试问中原何处是”
第三节 英雄诗:“南渡诸君且书剑”
第四节 反思诗:“谁使中原干戈起”
第五节 中兴诗:“直把杭州当汴州”
第六节 隐逸诗:“要将闲适换深忧”
第三章 南渡诗歌的艺术取向
第一节 南渡诗歌的多重艺术渊源
第二节 南渡热点诗学命题
第三节 南渡诗歌的时代风格
第四章 南渡四大诗人群
第一节 贬谪诗人群
第二节 使金诗人群
第三节 武将诗人群
第四节 布衣与下层官员诗人群
第五章 理学与南渡诗歌创作
第一节 理学诗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南渡理学家诗论
第三节 南渡理学家之诗
第六章 南渡诗歌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宋代诗歌史上两个高峰间的低谷
第二节 宋诗发展到极致后向唐诗的复归
第三节 上承元祐下启“四大家”
结论
附录:南宋文人事迹考辨二则
主要参考书目

张孝祥相关书籍(张元干与张孝祥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张孝祥历官至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并先后六守外郡,显示其从事政治活动的能力。同时,他对文学创作及书法等多方面也具有卓越才华和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南宋初年词风转变中的作家之一。《张孝祥词笺校》全括三个主要部分:《前言》、《张孝祥词笺校》、《张孝祥年谱》。这本书是宛敏灏先生研究《于湖词》的有关论述的结晶。
张孝祥为人英特睿智,议论风采,卓然绝人,而善识是非大义,廉洁刚正。善书法,工诗、文、词。张孝祥能够多方面地向前代诗人学习,并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个性、审美趣味,有选择地学习他们诗歌中与自己接近的某一特定部分,吸取其精髓,化为我用,铸成自家面目,形成自己的特色。其文章,以记叙文、议论文成就。本书为其诗文总集。

张元干追随的抗金名相李纲相关书籍

本书是两宋名臣李纲的传记。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赠少师,谥忠定。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等。本书利用正史中的传记结合地方志史料简要叙述了李纲的一生,包括其家世、参加科举与出仕后的政绩等,重点叙述了其在“靖康之变”时保卫东京,忠心为国的事迹,并对李纲一生的业绩及其文学成就做出了评述。作者叙事详赅,文笔简洁。运用《宋史》以及地方志、时人文集等大量资料对李纲的功绩进行了评述,作者语言平和,娓娓道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会对李纲等人的忠义之举深表赞同,而对对立的“求和派”深表愤恨,阅读性较强。同时,作者又力争做到用大量史料说话,“无一字不有来历”,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相关书籍

宋徽宗在位期间,中国几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在位二十多年间,这位极富艺术天赋的皇帝带领宋朝达到了文化上的鼎盛。不过,因为被女真人俘虏,最终死于异国他乡,宋徽宗更多的被后世认为是一个失败的皇帝,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

伊沛霞教授积数十年之力撰成《宋徽宗》,成为英文世界为这位皇帝撰写的首部完整传记,力图矫正大众对徽宗“腐化、昏庸”的偏见。伊沛霞重塑了宋徽宗的形象,将其放回历史语境中,还原一个繁荣国度的君主不断追求卓越荣耀的雄心——尽管这份雄心以悲剧收场。

徽宗在即位早期竭力超脱朝廷党争,随后将精力转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他大大拓展了朝廷的慈善事业,建立官学、医院、孤儿院、乞丐墓地。作为艺术家,他身边围绕着杰出的诗人、画家、音乐家,他还修筑了壮丽的宫殿、寺观和庭园,后世几乎难以媲美。他对道士青眼有加,为道经作注,还让臣民也接受并践行这种信仰,不过他对道教的虔诚最终偏离了儒学主流,削弱了他的治国能力。

 古语称以史为鉴,今人说不要忘记历史。任何民族都需要从历史巾提取民族进步的营养素,更何况是中华民族。但是,历代统治者为着一己一群的私利,可以强调和宣传某些历史教训,又隐讳和抹煞某些历史教训,这是不足取的。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当绝对正视本民族的一切缺陷和错误。只有有勇气正视所有重要的历史教训,克服和改正所有重要的缺陷和错误,才是一个真正伟大的、不可侮的现代民族。
  批判我们民族的坏传统,以反省过去;反省过去,可能对开创未来起一点作用。这是笔者撰写宋高宗传记的宗旨。什么是我们民族的坏传统呢?依个人之见,可否概括为专制、愚昧和腐败六字,而其对立面则是民主、科学和清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先枢专栏 | 朱熹两到长沙
2010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指导
论王阳明诗歌的心学意蕴
古诗词分类鉴赏
明晚期名士,陈继儒十首诗词,流露出大才华,充满浓烈的隐逸情怀
唐宋诗词趣话(12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