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用几步学透一篇说明文?

本文精选自程涵悦知乎账号:教语文班主任(每天更新家长、班主任教育策略及语文教学策略)

作者:程涵悦

学习说明文首先要辨析其说明对象,有些说明对象极为显明,而有些则需要在把握整篇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提炼。说明对象的确定使得我们得以把握认识整篇说明文的原点。

比如,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材中《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说明对象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事理,而非说明“恐龙”或“板块运动”等事物,而文章其实是围绕“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这一例子去谈,这个例子也同样注重两个科学领域的关联性。

另外,还可以采用一个识别说明对象的窍门,即从标题入手分析,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之后还要通过阅读全文概括得出的结果相验证。比如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材中《时间的脚印》一文,可以扩展出说明对象为“岩石是展现地球时间变化的标志。”

其次是对于文章进行分段,如此可以大致梳理文章思路,也可以把握段落与段落之间在结构上的相对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取关键词并连缀的方式对于每节、每段的大意进行概括,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关注关联词和过渡句等。最重要的是,找出每一部分内容与说明对象的关联。如此,则可以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有大致的把握。

如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材中《时间的脚步》一文,说明对象为岩石是展现地球时间变化的标志,作者先后引出时间流逝、引出岩石是记录时间方式之一、引出岩石记录时间的原理即岩石本身随时间变化,进而说明岩石是展现地球时间变化的标志,最后说明岩石作为地球时间变化标志的意义。

第三,在每一段的内部,要梳理其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及结构排布(如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承接关系、对比关系、层进关系等),以及以何种说明方法(见文末)说明“事物”何种特质。如此即可对于作者写作思路、表达方式及重点内容有深入认识。

其中,特别可以引发学生探讨的是段与段内容的差别与关联,差别重在内容分析的准确性,关联重在彼此关系的精确性。

还可训练学生对于说明方法的分析。要领在于,对于运用说明方法部分的内容提炼关键词,再将这些关键词与所在段落内容的概括结果的部分关键词进行对应,即可得出运用说明方法是为了强化对于概括结果的部分关键词的强化阐释。

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说明文行文逻辑中所透露的作者或者科学探索者的思考方式(如从现象、质疑、分析、实验、结论等)与科学精神,这也是说明文的人文价值所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教师示范或者给定表格的帮助下,探寻某一段落的说明对象、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再进行全班交流、相互学习。

在阶段性的说明文学习后,学习者需要自行总结分析说明文的方法。基础方式是从每一篇课文中总结出方式,而更高阶、有效的方式是总结出若干共性的方法,再以文章解读实践作为个案辅助论证某一方法的有效性。后一方法有难度,但是引导学生通盘梳理学习经验、构建知识网络,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具体说明

作比较:强调

列数字:准确说明

列图表:直观清晰说明

摹状貌:形象生动说明(类似于记叙文中的描写)

打比方:形象生动说明(类似于记叙文中的描写)

作诠释、下定义:准确说明(个人认为,后者更注重概念阐释也更演进,而前者仅注重解释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型思路及方法
学习方法——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有关知识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全攻略
语文写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