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黄州】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在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位人,虽屡次遭到贬谪,却没有一丝的难过之意,而且所到之处皆是把一方的经济政治弄得很美,而且在中国的美食界也是负有盛名的。我们应该懂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之气,我们应该学习“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开朗,人生如梦,转眼间便一切都成为往昔。我们应该懂的爱情是最美的。就像他一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我不知道世间有多少的痴情郎,但我知道,你永远是我忘不到的那个,即使沧海变桑田,即使青春不再少,白发鬓角生时,脑海里永远都忘不掉你。

咱们今天来说说苏轼到底在自己的贬谪生涯中经历了什么。

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这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岁。三年前,他经历了人生最大的劫难——乌台诗案。深陷牢狱,一度被皇帝等人置于死地,最终终于死里逃生,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几乎是人生的谷底。

但你知道吗?就在这一年里,他却为中国的文化留下了很重的一笔。写下了无数的佳作皆是经典,《定风波》,《念奴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许多名扬千古的诗文。这对很多人来说普通的1082年却是苏轼一生璀璨夺目的元丰五年,也是自己在几次贬谪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

这一年三月七日,苏轼邀请自己的好友前往黄州东南三十公里外的沙湖看田,置办自己在黄州的容身之所,可是天意难料,走到一半的时候啊,突然下起了大雨,大家手里都没有带伞,于是好友皆奔跑寻找避雨之所。而苏轼却不以为然,他自顾自的淋着大雨,走在泥泞的道路上,直到雨停。作出那首豁达开朗的词《定风波》。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自己的仕途不再风光依旧,从此迎来的便是无尽的流浪于贬谪。尽管自己早已不是当年那样风光,但一首《定风波》不减当年的潇洒。谁怕,不就是一蓑烟雨任世间漂浮吗。这也恰恰是苏轼乐观豁达最好的写照。

一切可能都是有因果的。雨也淋了,词也写了,第二天便卧病在床了。过了几天,病好了,可依旧不长记性,又踏遍青山去寻找古寺,循着钟声来到了清泉寺,眼前的一景一物恰似风华。于是作了一首《浣溪沙》。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流,人生怎能无再少呢,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切还来得及。

待到山花烂漫的五月里,天气渐暖,水流潺潺,青苔石上,云游四方的道士杨世昌,来到了黄州拜访苏轼两个人一起寻山玩水,寻仙问道,甚是快活。

七月十六日,太阳西斜,碧霞满天铺,苏轼一时兴起,便邀请杨世昌一同泛舟夜游赤壁。杯酒交错话离愁,对月当歌抒悲欢。或许是那一夜的琼浆香醇,或许是江上清风袭人。苏轼洋洋洒洒挥笔写下了那首《赤壁赋》。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不久,再游玩赤壁,又作一篇佳作《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或许真的,一梦浮生,入梦梦醒便一生而过了。落花永远也挡不住这江水滚滚,也只能与君同销万古愁了。

直到十月十五日,苏轼从雪堂出发返回家中,与好友再一次的途径赤壁,作《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谗①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三个月的时间,苏轼三游赤壁,三作佳篇皆是名扬千古。滋味却各不相同,或是沧海浩瀚,浮光变幻,或是江山如梦,浪涛风流,又或是飘然洒脱,怡然自乐。这两赋一词如同熊熊烈火,再一次的点燃了赤壁。

转眼,元丰五年很快就过去了,那些诗词如星斗错落,装饰了苏轼在黄州的夜空。很快迎接他的将是另一段故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静待花开 花开莫谢

花败飘零,枯枝执守

文字:网络整理

排版:洛枳

老朋友,洛枳一直在这里等你。

扫描二维码

关注紫陌君的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赤壁赋》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苏轼在黄州(神宗时期44岁-48岁)
由《前赤壁赋》看苏轼的精神自救 | 共享那无尽的清风、明月
[转载]高中语文第四册《赤壁赋》教案
南雅课堂之《苏轼诗词选修课》(五)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