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仕强:西方做学问和西医一样,现代人更惨,因为始终整合不起来

'分中有合,合中有分'这句话出自《易经》。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是有差异的,西方文化重在分析,而中国文化更加强调融合。《易经》很早就告诉我们,不是不分,而是应当在分里面有合,在合的前提下才能分

西方的科学实为'分科之学'

曾仕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曾仕强曾经说过:'知识是西方人的,智慧是中国人的。'这个说法,其实很多人误解了,以为这是完全否定了西方文化,其实不然。曾仕强先生的这句话,只是为了言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所在。

我们最初认识的'科学'一词,是从西方的'science'传过来以后翻译得到的。西方人通过科学,一步一步地去接触真理,不过,所谓的真理其实并不能完全被肯定。'科学'即分科之学,翻译'science'的这些学者其实也深深明白,西方的科学实为'分科之学'。

有别于西方文化,我们中国的东方文化更加倾向于融合。基本上,西方有的文化,中国都能将它融合接纳过来。例如美国流行的说唱和街舞,在中国也有,并且有些跳得比美国人还好;法国的芭蕾舞,现在在中国也开创了许多少年班专门辅导孩子学芭蕾......

总之,没有哪一样东西在中国找不到的,中国文化讲究包容,因而无所不包,也无所不容。

西方做学问和西医一样

西方人所做的学问都是分科的学问,而不是整合一体的。就好像西方的医学一样,西医也是分科治疗。到了医院以后,西医讲究先挂科,所挂的科分为好几十种。病人先是确定自己看的到底属于内科还是外科,再搞清楚自己看的是身体上的哪个部位。

但是,奇怪的是,西医往往高估了病人对自己身体的判断,一般来说,我们也很好奇自己到底该看的是内科还是外科。

而中医和西医则完全不同,中医一般看病的话,一个老中医就能帮你看好多种病。中医看病上面都讲究一个合合分分,一般来说发烧的话,去看中医的时候,老中医不会直接像西医一样给你打个吊针或者吃个退烧药,如果你烫得厉害可能会给你做些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弄个鸡蛋敷在额头上。

为何如此?其实发烧在中医眼里根本就算不上是病,发烧只不过是身体出现问题,然后给你的一个警讯,如果直接用西医的方式将烧退下去,我们往往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病了,虽然治好了眼前的发烧,却会忽略真正的病源。

西医讲究一个治标但是其实并不治本,而中医则讲究一个治本,两者的观念不同所以自然会有分歧。

粗暴一点来讲,看西医的时候,当然是哪里痛给你做手术的时候就割哪里,就好比你的哪根神经出错了,导致你身体不舒服,那么人家外科医生根据他执刀多年的经验当然就帮你直接剪掉那根神经,让你早日痊愈。不过,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虽然说有弊也有利,但往往是弊大于利。

就好比近视激光手术而言,西医医生给你做手术的时候,就是通过分子激光或者飞秒激光,直接改变你的眼睛角膜厚度或者角膜的曲率来改变眼睛的屈光状态,最终实现改变视力的目的。

中医治疗视力并没有这么快速的方法,顶多是给你来个长期视力治疗,帮你做做眼睛针灸,也会告诉你这种东西不一定就治得好,你得等这东西它不确定。

文化无法保持一致性

西方人将分科看得太重,西方无法做到像中国人一样,分中有合,合中有分。西方人的分即是分,讲究分便彻彻底底的分、支离破碎的分,无法再融合。西方学问的生物科学,证实了生物世界中的物种多元化,也证明了物种需要互相制约。

一种濒临灭绝另外一种生物也有可能会受到牵连。同样的,文化也应当和西方科学证实的那样,需要多种文化,无法保持一致性

世界上有这么多个国家,有这么多个人,每个人脑子里都可能拥有一种智慧,许许多多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人类当然不可能只有一种文化。生物需要多元化才能生生不息,文化也是一样,人类文化需要多种文化多样融合。中国人几千年前就明白这个道理了,并且还运用在生活中。

不过,现代人却比较崇尚西方这种分出来的文化,认为西方人的科学特别厉害。好比如,西方那边传过来的胎教,教大家如何开发右脑或者说左脑,他们是分开来讲的,左和右都是分出来的。

然而,胎教其实在中国周文王时代就已经有了,只不过说没有这样直接说明'胎教'。周文王时代,中国人便懂得怀孕的母亲在怀孕时期应当'耳不听恶声,目不视恶色'。

中国几千年来儿童的学习方式都是先背诵再由老师解释每一句。那么,如果按照西方的科学来研究,大脑必须也清清楚楚地分割区域的话,输入信息启动的是大脑里面的右脑,而理解文章则是使用了左脑。

曾仕强先生其实曾经十分公开地讲道:'讲英语的人是半脑人,讲汉语的人才是全脑人。'同样的也是根据西方科学所做的分区来讲的。读英语学英语的人只有半个脑子在转动,而读汉字其实开发了左右两边的脑子。

现代人更惨,完全整合不起来

在曾仕强先生看来,比起西方人,现代人更惨,始终整合不起来。现代人太过崇尚西方的科学,往往忘记我们本家文化里面的智慧,融合之道。我们并不反对学习西方文化,但是,不代表我们完全将自己的文化变成西方的。盲目地学习西方文化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很吃亏。

一可以分为二,二可以继续衍生成三,三可以生万物。中国人讲阴阳说的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此处用的是'生',而西方人不会这样讲,他们会说成太极分阴阳两极,他们不会说'生',也无法理解我们用的这个'生'为何能这样用。

同样的,我们也不能用科学来解释为什么说一可以生二,而一又怎么可以分二。就好比说,我们来探究到底是鸡先生蛋还是蛋先生鸡的话也只能束手无策,毕竟,科学能解释的东西其实还是有限的

那么,中国人就可以解释为何一可以分为二了,中国人可以告诉大家,一可以分为二,原因就是一中含有二,所以一会生二,一也可以分为二。这就是中国文化里面,分中有合合中有分,一个东西里面融合了另外一个东西,那么,需要的时候,两个东西分开就变成了两个。

然而,现在的中国人很多其实都忘记最初老祖宗们告诫的真理了。整合不起来,不仅指的是现代人比较死板,爱生搬硬套,还指为人处世方面不够圆滑。

我们中国人其实比较'是非不分',我们对包含了错,错也包含了对。我说我赞同,那么不代表你就对了,我赞同的其实是你对的部分,你不对的部分我当然是不赞同的。中国人没办法讲清楚到底什么是对,也没办法做到完完全全就分个清清楚楚的对和错。

对错的话,就实现不了中国人求的'圆满',西方人很简单,对就是对,孰是孰非一定是分得清楚的,但是中国几千年文化背景摆在这里了。我们如果按照西方那一套来讲,一定要分个谁对谁错的话,最后可能反而会分个离心离德。

中国人就是这样,无论是文化上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是相处当中的圆满中再分对错,都是强调一个'分中有合,合中有分'。

文/映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洋人活得并不健康幸福(生活在病痛和抑郁中的西方人)
从“邯郸学步” 到“削足适履”
中西方对中医的思维方式主要哪些区别?
优死学四探
(2)李建军推荐《现代人看中医》(下)
我的中医观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