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近、现代古琴家、古琴流派及海内外的古琴琴社之一

中国古琴艺术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各大流派源远流长

海内外古琴流派、古琴家以及古琴学社概况如下

 

一、中国古琴的琴派分别如下:

                              虞山派代表人物:常熟严天池;

                              浙派代表人物:徐元白、徐匡华、徐晓英

                              广陵派代表人物:刘少椿、张子谦、梅曰强等;

                              吴门琴派代表人物:吴兰荪、吴兆基

                              泛川派代表人物:张孔山、叶介福、廖文甫、喻绍泽蔡德允;

                              彭城派:徐州陈鼐公;

                              金陵派代表人物:王生香、刘正春;

                              诸城派代表人物:王燕卿、张育瑾、詹澂秋;

                              山林派代表人物:华山道人闵智亭(原任中国道教领袖、白云观道长);

                              闽派代表人物:祝桐君、李禹贤;

                              岭南派:陈新伦、谢导秀、区君虹 ;

                              吴派:吴景略;

                              川派代表人物:裴铁侠、顾梅羹、李璠;

                              九嶷派代表人物:九嶷派创始人杨时百、管平湖、关仲航及其子关崇煌;

                                            九嶷派创始人杨时百、高寿田(山西省博物馆馆长)、李庆中

                              松山派代表人物:李子昭、

                              梅庵派代表人物:徐立荪、刘赤城、王永昌;

 

中国近代古琴名家

      查阜西、   张子谦、   彭祉卿、   庄剑丞、   刘景韶、   裴铁侠、   李子昭、   招雪庵、  

      祝世匡、   胡莹堂、   溥雪斋、   汪孟舒、   沈草农、   吴振平、   姚炳炎、   沈仲章、 

      乐  瑛、   杨葆元、   程午加、   甘  涛、   夏一峰、   张正吟、   赵云青、   大休法师、

      徐元白、   吴宗汉、   孙绍陶、   胡滋甫、   王方谷、   夏友柏、   胡斗东、   孙毓芹、 

      吴景略、   管平湖、   顾梅羹、   周吉荪、   陈维宾、   侯作吾、   郑健侯、   杨新伦、 

      吴兰荪、   吴兆基、   凌其阵、   张友鹤、   杨荫浏、   詹澂秋、   詹静秋、   刘少椿、 

      许光毅、   关仲航、   龙琴舫、   喻绍泽、   喻绍唐、   徐立荪、   邵大苏、   卓希钟、 

      何朝现、   王世襄、   袁荃猷、   王  迪、   谢孝苹、   翁瘦苍、   蔡德允、   毕  铿、   

      徐匡华、   陈鼐公、   李  璠、   陈阅聪、   梅曰强、   王华德、   李庆中、   李  瑞、     

      金治中等。

 

中国新一代古琴家

许健、郑珉中、吴钊、陈长林、龚一、吴文光、李祥霆、成功亮、刘赤城、丁承运、张铜霞等。

 

至二零零一年中国古琴琴社及海外的古琴琴社如下:

         上海“今虞琴社”(戴树红社长)、        常熟“虞山琴社”(翁瘦苍社长)、 

         北京“北京古琴研究会”(吴钊会长)、   

         山西“唐风琴社”(创始人高寿田、会员李庆中,现任彭建军社长、李庆中任顾问)

         苏州“吴门琴社”(裴金宝社长)、        杭州“西湖琴社”(原徐匡华社长、现任徐君长)、

         南京“南京国乐社”(闵秀骞社长、刘正春、黄光明任副社长)

         香港“愔愔琴社”(苏思棣社长)、        香港“天听琴社”(罗浩林社长)、

         浙江杭州“霞影琴馆”(徐晓英馆长)、    美国纽约琴社(袁中平社长)              

         徐州“古琴研究会”(陈鼐公会长)、      成都“东坡诗琴社”(俞伯孙社长)、      

         南京“金陵琴社”(刘正春社长、桂世民副社长)、

         广州“广东古琴研究会”(谢导秀会长)、  贵州“播州琴社”(卫家理社长、关崇煌)、

         北京“北京大学古琴社”(李虎群社长)、  河北省唐山市古琴会(李天桓会长)、

         镇江“梦溪琴社”(刘善教社长)、        扬州市“广陵古琴社”(张杰社长)、

         成都“锦江琴社”(曾成伟社长)、        天津“春阳琴社”(李凤云社长)、       

         大连“松风琴社”(邹德全社长)          昆明“滇晖琴社”(周金国、李瑞、金治中、杨声)、

         沈阳“沈阳古琴研究会”(顾泽长社长)、  徐州“铜山古琴学会”(刘永社长)、     

         扬州“刘少椿古琴馆”(刘容珍社长)、    甘肃“金陇琴社”(党世才社长)、       

         河南“中州琴会”(丁纪园会长)、        广州“岭南天虹琴馆”(区君虹馆长)、    

         合肥“逍遥琴社”(刘承华社长)、        山东“德音琴社”(王笑天社长)、       

         成都“成都艺校缶琴堂”                  无锡“梁溪琴社”(创始人祝世匡、

        (王华德、代茹任社长)                                      吴郡社长)

          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古琴研究会”、福州“劲草琴堂”(李禹贤堂主)等

         河北“唐山古琴研究会”(李天桓社长、唐山市文联主席袁宁、河北省音协顾问韩溪任名誉会长)

 

                                   

  彭城古琴派发源地——徐州古琴学社

给《七弦琴音乐艺术》总编张铜霞的一封信



 

琴坛古琴大师陈鼐公先生在北京留影

 



陈鼐公  别号十琴堂主人,1916年生于徐州,早年毕业于师范学校,

酷爱文学艺术,修身育人,终身不辍。


 

 
 

     

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音乐泰斗创导的,张铜霞主编的

《七弦琴音乐艺术》一至十三辑




 

山西省古琴艺术大师李庆中先生

91年,李庆中先生在马东村舍操琴留影,时年67岁有余,所用琴为仿唐断纹琴

金声玉振,背后谱架上的是自己抄写并使用了几十年的的《长吟轩琴谱》

94年春,赵讽老人来访留影,旁立者为杏花酒厂文景明副厂长(书法家),

所用琴为仿唐断纹琴金声玉振

2007年11月唐风琴社赴榆次市晋中学院古琴音乐会留影,

后立者为琴社社长彭建军及学院党委书记

近代山西古琴传承简述

李庆中

     清末,未闻山西有知名琴人。

    自民国十年(1921年)前后,山西始有琴事。当时,山西当政,在育才馆及国民师范设雅乐科,邀九嶷派宗师杨时百弟子彭祉卿及川派顾梅羹来山西传琴,同来者有顾卓卿、沈伯重、杨友三等人,后杨时百亦来并半年有余。彭、顾等人在晋讲学两年,并由彭祉卿辑编曲谱讲义,曲谱现藏山西省图书馆,曲目有《渔樵问答》(琴歌)、《平沙落雁》、《阳关三叠》(琴歌)、《归去来辞》(琴歌)、《普庵咒》、《流水》、《梅花三弄》,当时传曲还有《胡笳十八拍》、《离骚》等。时有琴人孙静尘(名森、号江东布衣)、招鉴芬(邮管局职员)、朱子钦(厅长)、荣鸿胪(警备司令)、李冠亭、傅侠仙等人,于是成立元音琴社,提倡三晋琴学。后两年,时局动荡,诸琴人风流云散。当年江东布衣孙净尘与五台琴工方进升造琴二百余床,均署名江东布衣孙净尘、琴工方进升,今已无存。(当时人事,可参看《今虞琴刊》有关记述。)

    1924年后,国师雅乐专修科毕业生王聚魁(字梅岩),在国师音乐研究会教琴,编有琴学常识讲义及琴谱,因之,历年国师学生多有学琴者。

    1934年,国师学生程继元(35年入杭州艺专,后又留日)教家兄弹琴。当时我十多岁,《普庵咒》耳熟能详。1946年,国师学生高寿田(画家,解放后任博物馆副馆长)在太原成立唐风琴社,我与邮局同事张亮垣(后调桂林)入社一同学琴。当年曾在太原电台演播数次。邮局同人因之常提起招鉴芬前辈。当时我的琴技也不过只识按弹而已。

    解放后,我调晋南工作,1959年才调回太原。回太原后,有幸购得古琴名家唱片十余张,反复聆听,始悟琴乐韵味。随后又向北京琴家査阜西请教,书信联系十余封(文革中多数焚毁,仅余《醉渔唱晚》曲谱一封),颇得教益。61年,我的工作又调至文水,直至84年退休。退休后,回到老伴家中(文水马东村)忙于修房嫁娶等家务事。过后,思欲重新复习琴艺,但旧丝弦已不堪用,买不到琴弦,无法弹奏。后又各方联系友人,辗转托付,直到88年6月,才由一位当商业部副部长的盟兄(也是国师学生)托人从上海买来上音琴弦。由于当时我患有白内障、视力差,故勉强坚持习熟十余首琴曲。这期间张颔(考古所长金文专家)、林鹏(书协会长)曾来家听琴。93年,赵讽老人亦来听琴,为奏忘记一曲,并摄影留念。

    60年代,我在省文管会见过一张唐琴,十三徽为手工打造金巴丁,玉轸足,断纹及磨损自然美观,声音温润,确是一张难得的古琴。后听张颔称:吕骥和程宽(管平湖弟子、曾藏唐琴飞泉)都看过,定位雷琴,今亦不知藏何处。大跃进时,育才馆毕业生高福生受聘山西音乐学院教琴,不久学院下马回乡,后未闻有传人。程宽回乡时,我亦未见到,最近打听也没有传人,不知在京有否传人。

    94年,我做了白内障手术,摘掉眼镜,轻松愉快,可身体日渐衰老,心有余而力不足。忽忽到了世纪末,可能山西琴人就剩我一人了,自感无传人,将成终身遗憾。遂不揣鄙陋,在太原各琴行散发传单,介绍古琴性质,免费教琴。以后陆续有十余人来村中学琴(大都为大学以上学历),至今已十余年,但效果欠佳,能坚持者少,学有所成者只三四人。

    2003年,经琴行介绍,认识山西晚辈琴人彭建军、孟小申等同志,经过多方努力,恢复了唐风琴社。在建军社长的主持下,各位同志努力行动,挂靠山西省民俗博物馆(文庙),每年在山西省图书馆、民俗博物馆、各学院演出几次,爱好听众数百,教出学生上百。目前山西省内除太原唐风琴社外,各地区也有教琴者。山西古琴事业,逐渐发展壮大,前景可喜。

                                                          2010-9-13  10:4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耄耋琴人,一己之力推动古琴传承!
怎样打井
2018年8月8日晚八点山西省运会在红灯笼体育馆隆重开幕
太原古琴培训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介绍之——山西篇
老照片:1983年的山西太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