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CANON T80

同样是第一代自动聚焦单镜头反光相机,CANON T80MINOLTA  A7000比起来,差距就实在是太大了。

颜值时代,我们首先说外观。T80具备CANON T系列的家族脸谱,用一个字形容就是“丑”(T90除外)。T50T70虽然也丑,但看上去还算苗条,T80因其AF功能的原因,底部增加了可容纳四枚7号电池的电池仓,但整个机身并没有全面重新设计,看上去就非常不协调。从这个角度看,T80仅仅只能算是一台验证机,一台T50 的AF加强版。

功能方面,似乎更没有任何可比性。MINOLTAA7000基本具备一台准专业相机的所有指标,而T80,竟只有一个程序档(虽然号称五种程序模式)。AF功能也是差距巨大,T80EV4~EV18的工作范围,与MINOLTA A7000EV3~EV18相比,仅从数据上看差得不是很远,但实际使用却是大相径庭。T80有明显的犹豫和顿挫感,毕竟,早期的镜头马达不但体积巨大,而且功能也逊于机身马达。

至于其它,T80也没有任何一方面能超过先于它两个月诞生的A7000。那时的CANON,远非今日的“感动”这样“常在”;那时的MINOLTA,也不是后来那个消失得无影无踪的KONICA MINOLTA

T80,确实没有多少值得介绍的。如果一定要说说它的特色,我想,取景器聚焦屏的十字裂像算一个吧,至少我觉得用起来还不错。AF功能基本聊胜于无,受早期镜头马达的制约,该机自动聚焦经常会出现“过”或“欠”的现象,估计是马达掉步或者惯性吧。聚焦过程的试探也很明显,似乎机身电脑不能很快处理传感器的数据,然后发出指令给马达,不停地“判断”一样。全傻瓜模式的曝光,就只能呵呵了,毕竟,这只是一台初涉AF的试验品。

配套的AC35-70镜头长得倒是比较“科技感”,那个时代的AF镜头,大多都这样驼着背,带着一个驱动马达。镜头前面铭牌的红圈,不知道是不是后来EF卡口头红圈的意思,但从我拆洗这枚镜头时看到的内部结构,感觉该镜头和“高档”有些差距。


一卷胶卷拍了两个月都没拍完,想看看AC35-70的表现,大约得秋后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支中焦微距AF镜头比较
常见135镜头卡口的技术参数 - 方正酷拍技术支持站
那些年,我们用过的老相机(美能达篇)
镜头选择:Minolta AF篇
Pentax Z-1/Z-1p/PZ-1/PZ-1p
美能达35mm单反照相机发展年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