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两次行贿失败,改变了历史走向
孝文窦皇后(?—前135年),名猗房,清河观津县(今河北武安)人。父母早亡,窦猗房与长兄窦长君与弟窦安国挣扎度日,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窦猗房就应召进宫侍侯成为宫女,史称窦姬。

宫女太多,吕后决定分流,将多余的宫女送到诸王那里工作。窦姬家是赵国人,她向主事太监行贿,希望回到赵国,顺便照顾家人,主事太监笑纳黄白之物后,拍着胸膛说:“放心,我一定将你安排到赵王府,你回去静候佳音吧”
可能是送的钱不够,也可能是行贿人太多,主事太监记不住,分流结果一出,窦姬傻眼了,自己被分配到代国王宫从事服务工作。再找主事太监,主事太监双手一摊:“呀,木已成舟,我也没什么办法,还好,代国与赵国相邻,就委屈你了”
窦姬无奈,与其他几个宫女前往代国王宫。因她长得美丽动人,性格也温顺,很快受到代王刘恒的欣赏,成为代王的妃子,先后生下翁主刘嫖、王子刘启、刘武。
吕后死,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发动兵变,诛灭诸吕,经过商议,代王刘恒是皇位最合适的继承人。刘恒到京继位,史称汉文帝,窦妃被立为皇后。
刘恒前面有个王后,接连为刘恒生了四个儿子,可惜四个儿子先后夭折,连王后也寿命不长,很快去世。窦皇后不费吹灰之力,就当了皇后,真是有福自已来,无福跑破鞋。
西汉还有一位行贿不成的人,成了一大祸害,这人就是中行说。

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匈奴冒顿单于去世,他的儿子稽粥继位,史称老上单于。按照大汉既定国策,还要派人和亲。文帝在宗室女翁主(王女称翁主)中挑选一人充当公主,嫁给老上单于,需要选派一位得力太监前往送亲。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具备条件的太监纷纷向主事太监行贿请托,千万别让自己北行。中行说是燕人,感觉不保险,也加入行贿行列。不知怎么搞的,中行说又出现在送嫁太监名单,报给了汉文帝。
汉文帝沉吟片刻,提笔在上面圈了一下,让人公布出去,被圈的人就是中行说。中行说找主事太监,主事太监说报了四个人,将他名字列在最后,按常理,皇帝应勾排在第一位的,谁知这次皇上不按常理出牌,选中了你,我也没办法。
中行说找到汉文帝,说我已经老了,很不济事,塞北苦寒,我这身子骨受不了。
文帝有点生气:“你是燕人,在苦寒之地长大,有什么受不了?虽然年龄大,但老成持重,朕很信任你。你到塞外转一圈,将翁主送到地方,成亲之后如果没事儿,你就回来了,去吧,去吧,别挑三捡四,多没敬业精神”
“皇上,匈奴离京有数千里之遥,奴还有基础病,恐怕有去无回呀”,中行说跪倒泣请。
“那就当你为国捐躯,朕当重重有赏”,汉文帝不耐烦地说。
“奴是个残人,无儿无女,要赏何用?就算赚得金山银山,失去了生命,又有什么意义?望皇上开恩”
“去你的,啰嗦啥,叫你去你就去,再婆婆妈妈,我让你出不了这个门”,汉文帝大手的一挥,示意其退下。
中行说无奈,只好整装启行,临行前对送行的大臣们说:“都是你们逼的,我此去,一定要与大汉为敌,方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
众人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你一介阉竖,又老又丑,也想与大汉为敌,啊呸,你也配?”
中行说到了匈奴,不走了,他一门心思与大汉为敌,做了几件足以改变历史的大事。
当时,匈奴与汉长期通婚,匈奴人已习惯穿汉服、吃汉食、讲汉语,不喜欢逐草而居,生活习惯与汉人差别越来越小,如果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匈奴汉化,成为大汉子民一分子,就彻底解除来自北方的威胁。
中行说对老上单于说:“单于,再这样下去,匈奴将会亡国灭种。你想,匈奴雄居塞外数千年,一直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谁知最近几十年,匈汉人穿汉服、食汉食、讲汉语,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再不改变的话,数十年后,匈奴将完全汉化,归于大汉,不是亡国灭种是什么?”
老上单于深吸一口气:“你说得很有道理”
中行说起身钻进荆棘丛中,等他回来,身上的丝绸衣服被挂得稀烂。他换上匈奴毡裘,再次拱进荆棘丛中,回来后毡裘毫发无损。
“单于请看,两下对比,匈奴毡裘完胜大汉绸帛”,老上单于下令,自现在开始,匈奴人不许穿汉服。
中行说主动改变饮食,只食牛羊肉喝奶酪。有人送来汉人谷粟,中行说立刻将之扔出去,再送大汉的米酒,中行说马上倒到地上。在他的带领下,匈奴人慢慢恢复了本来的衣食习惯。
汉朝派出使者来到匈奴,持一尺一寸诏书,上面写着“大汉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后面列出赏赐清单。匈奴回大汉书信没有一定样式,随便在羊皮上写几句就交还来使。中行说改变匈奴这一做法,他制作的国书一尺二寸,上面盖着又大又红的印章,起首语写着“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之后例出回礼清单,从气势上压倒汉朝。
汉使出使匈奴,与中行说辩论,说匈奴处化外之地,野蛮粗俗行同禽兽,比如不孝敬老人,就令人痛恨。匈奴人老了,或粗给饮食或置诸帐外,任其自生自灭,十分不人道。
中行说反驳说,汉人长期征戍,年轻人到了边塞,不也为家中老人增加了负担?匈奴人逐草为生、狩猎谋食,所获有限,不让年轻人吃好喝好,怎么活下去?
汉使说,你们匈奴最令人不齿的是,父死儿子娶后娘,兄死弟弟娶嫂子,真是乱伦乱性禽兽不如。
中行说反驳说,娶的是后娘,不是亲娘,嫂子嫁谁不是嫁?嫁给自己的弟兄,还是一家人,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既照顾了遗属,又保全了血脉,这叫两全其美一举多得。你们汉人口称孝悌,实属假仁假义,父子相争兄弟相残的事,发生的还少吗?
还有,你们汉人最爱化简为繁瞎折腾,哪像我们匈奴,化繁为简,简单易行,因此才能长居北方,成为天之娇子。
汉使还想再说,中行说变脸了:“你给我闭嘴,且等到秋高马肥,看我百万雄师,蹋破你等关隘,不要说我匈奴背约不遵”
中行说还在匈奴创设文字,推行算法,完善制度,随使匈奴雄居北方。他还挑动老上单于,经常率军寇边,大肆掳掠,成为大汉的心腹之患。
窦姬与中行说这两人两次行贿不成,改变了大汉、匈奴的历史进程。窦姬生太子启,就是汉景帝,景帝生子彻,就是汉武帝,开创了大汉两个盛世。
中行说出使匈汉,做了汉人的奸贼,挽救了匈奴,避免了匈奴汉化。自此,匈奴长时期盘居中国北方,给华夏大地带来巨大危害。
汉武帝拿出几代百姓辛勤积攒的国力,与匈奴展开数十年的博杀,将匈奴赶到西边,暂时解除了北方的威胁。百年后,匈奴转换名字,携带诸胡,再次卷土重来,冲进华夏,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之后,大元灭宋,后金灭明,都于北方的匈奴(当然,他们后来不叫匈奴)脱不了干系。
窦姬行贿失败,造就强汉,中行说行贿失败,成就了匈奴。假若窦后行贿成功,进入赵国,也就没有景帝、武帝,大汉将是另一种情形。假若中行说行贿成功,不去北地,匈奴日异汉化,融入华夏,历史又要改写。有人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许他们都是天选之人,一切都已注定,行再多贿也是没用,这叫气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汉奸始祖 曾用反间计害死大汉将臣 临死还用毒计害死霍去病
读《史记》之中行悦
“汉奸”的始祖
【瓶中史话】大汉双星与汉匈战争(7)·几度胡骑入汉边
第一个被异族用反间计害死的是他 匈奴恨他入骨 但被窦漪房冤杀
霍去病是怎么死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