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战百姓出现在史书上,这是唯一一次
1
大象二年(580年)5月,北周宣帝去世,杨坚在宣帝近臣郑译、刘璆的帮助下,矫诏获得辅政地位。他怕相州总管尉迟迥不服,命韦孝宽代替尉迟迥任相州总管,尉迟迥果然不服,代表北周宗室,在邺城起兵讨伐杨坚。
韦孝宽逃回长安,被杨坚任命为行军元帅,出讨尉迟迥。韦孝宽六月中旬到达武陟县,遇到尉迟迥儿子、魏安公尉迟惇的部队,双方隔着沁水河驻扎对峙。杨坚派司录高颎作为监军,到前线协调部队作战行动,高颎与韦孝宽密商,在沁水较浅处架浮桥,向尉迟惇部队发起进攻。
2
关键时刻,尉迟惇犯了致命错误,他让部队后退数步,等韦孝宽所部半渡时再出击。后退命令一下,再也禁遏不住,好不容易稳住阵角,又遇到韦孝宽部的猛烈进攻。韦孝宽是一员猛将,北齐老祖宗高欢曾多次败在他手下,无名小卒尉迟惇更不是他的对手。渡河后,韦孝宽下令,拆除桥梁,断绝兵士归途,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兵士为了求生,拼死博斗,尉迟惇军大败,一路上丢盔弃甲,逃回邺城,韦孝宽穷追不舍,几乎与尉迟惇一前一后到达邺城。
尉迟迥很生气,决定与韦孝宽在城外进行决战。他将邺城十三精锐全部押上,让儿子尉迟祐带领,在城南布阵,自己亲率一万人特异部队,作为后锋。为什么称特异部队?原来,他带领的这支部队,头扎绿巾,身着锦袍,号称黄龙兵,是精锐中的精锐。
同时,尉迟迥的弟弟尉迟勤也带五万人马从青州杀过来,由于时间紧急,尉迟勤率领三千精骑,作为先头部队星夜来援。这时,出现非常奇特现象,战场上出现第三方人,邺城数万百姓,也出现在战场附近。

他们表情麻木,伸长脖子,等着观看一场你撕我杀血流成河的盛宴。两军交锋,一方失败,百姓发出欢呼,再战,另一方失败,百姓又发出欢呼,双方将士只顾交战,对于百姓欢呼视而不见。
韦孝宽部队急行军一日近百里,到达邺城十分困顿,混战中败多胜少。韦孝宽连斩数十名逃跑兵士,也禁遏不住。行军总管宇文忻急了,听见百姓为尉迟迥部队欢呼,十分生气,立即命令部队,向观战百姓放箭,射倒前排数百名百姓。然后纵铁骑向观战百姓冲去,百姓大恐,转身四散,边跑边喊:“大事不好,要失败了”,尉迟迥部队兵士正杀的起劲,听到呼声,不由得分了神,韦孝宽部队趁机翻身掩杀过来,尉迟部兵士抵挡不住,纷纷后退,又撞上逃命的百姓,大家伙一块向四面八方逃散。尉迟迥一看形势不妙,赶紧带部队往城中撤退,百姓混杂其中,影响回撤速度,尉迟迥部队前脚入城,韦孝宽人马随后进入,经过一场血战,邺城失守,尉迟迥自尽,他的两个儿子尉迟惇、尉迟祐和他弟弟尉迟勤向山东逃跑,被韦孝宽部将追获,斩首送往长安。
3
百姓很少出现在史书上,如果出现只有名词,没有具体。出现的目的,一是颂赞,比如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或遇到英明皇帝、仁慈郡守,导致“民大悦”,或清官离任,百姓十里相送。二是灾难,或禽兽兵进城,尽屠,或遭遇天灾人祸,“民相食”,百姓以具体的、第三方观战者身份,还有数万这个具体数字,出现在战场上,并记载于史书,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据说当年英夷入侵,与清兵在水中交战,岸上数万百姓围观,清兵败,百姓欢呼。另八国联军攻京城,百姓搬梯助战,这都是野史,不能当真。
其实,古代具体的百姓没资格出现在史书上。首先,按照鲁迅先生说法,史书是“帝王将相的家谱”,百姓当然是局外人。其次,他们是鹿,是王侯将相追逐的对象,只能以整体概念出现,个体的百姓从不存在。正史之所将本次观战的吃瓜百姓,录入史书,是因为宇文忻因射杀百姓而获胜,目的是表扬、衬托宇文忻的英明,说白了,这群具体的百姓还是配角,他们出现在史书上,是场意外。别不多谈,还是那句老话,原创不易,如觉渔人写得有点意思,欢迎点赞打赏鼓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曼说隋- 隋文帝杨坚(9)
宏图大业32:平叛定乱,火烧邺城
打仗打不过,居然射击围观群众?!
谁能想到隋朝的建立竟要感谢一群“吃瓜群众”
她爷爷功过杨坚,为国诛杨坚被乱民害死,她因年幼被罚入宫,意外被杨坚临幸,又意外被皇后扑杀,又又意外开...
第92战:南北归一(3)独孤信与杨忠的政治遗产(九千长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