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钻石”是怎样炼成的(20)


09

萧伯纳那句名言的下半部分是这样的:“促成贫穷和疾病的人就是帮凶”。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只要你曾经为这样的后果出过力,用过心,就是帮凶。无论得到的是追究,还是宽恕,都应该深刻地反省自己,告诫将来,除非你就是个恶人。

在本来就饥饿加疾病横行的时期,社队干部还可以随意在要道处拦截行人,收缴别人的东西。不管你是去卖的也好,自己买的也好,替人家送的也好,一概没收没商量;也不管你是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家里有没有急事?都可以强行扣留下就地参加劳动。胆大的,干几下背眼就跑,胆小的只好多吃亏。

饥饿,疾病,秩序,都在难为着人。

外公的病,症状是全身浮肿,自然与饥饿脱不了干系。后来越来越重了,便自己去医疗站住院。有人说我国早就实现了医疗免费,那是真的。外公住院的时候不要钱,也根本没有钱。医生也没有什么药可用,看着那些住满了医疗站的病人,一个接一个死去,毫无办法。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外公的病也没有起色,医疗站又天天死人;住了约一个多月院的外公,身体越来越差,自己能够走去住院,却不能走着回家了;心情当然也越来越糟,要求回家,说死也要回去死在自己家里。母亲用木轱辘的独轮推车,往返二三十里,把外公接回家。用这种车和挑高粪筐一样,一般都是男人才能干的活,推病人,那是更需要技巧和力量稳住车才行的,否则,以那时的路况,翻车是常见的事情。

但当女儿的也只能出力至此,没有时间多照顾外公,家里还有高于一切的集体工任务要赶回去完成;那时每天的劳动,都有起码要完成的硬性指标,和吃粮一样,按计划行事。因为接外公,已经误了许多时间,母亲记得,那天就是在自家门前的山上砍杂草,大家都已经砍了不少,回家后,母亲连忙上山,挥刀如犁,拼命赶工。几个小时下来,人家玩不成任务,母亲已经足足有余了,让她的同伴们啧啧称羡。

大姑妈回家和爷爷说起母亲:“她是

怪哦,那么晚才去,竟然比我们都砍得多,只见她在磨刀”。爷爷说:“就是要刀快才砍得多呀”。我们知道有这样一句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那不是乱说的,有的人把道理听进去,用上了;有的人只当是一句随便说的话。母亲解释说,刀快就可以轻松地将那些矮杂树蔸上最粗的部分贴地砍起,过秤时显重,同时也砍得快。母亲正好用事实诠释了俗语最本真的道理。

在劳动中,母亲一直都除了肯卖力,还肯用心,挑东西可以拼男劳力,也是有窍门的。从前,在水利工地上的口号是:“男人赤膊化,妇女衬衫化”;就是男人都要打赤膊,妇女都只穿衬衫。大冬天的。你不使出浑身的力气,这两化还不把人冻死?母亲把棉背心贴身穿着,外面罩上衬衫,一可以保暖,二可以垫肩,三别人看不到你多穿了衣服。人家妇女皮薄衣单,有的肩膀都磨破了,更加影响劳动进度,母亲自然是又占优势。这现代女性的爱美招数,母亲年轻时就已经用得烂熟了。

而外公,留给亲人的最后记忆,却是深深的痛惜和悲恸。前些日更从表弟处得知,小舅舅那年清明节为外公立碑时回忆起,外公去世前的最后一个愿望,是再吃一碗饭。多么简单的一个愿望,都没有得到满足,而是被外婆吼回去了。外婆一个下不了田的裹脚女人,带着三个未成年的男孩,最小的还未满十岁,哪一个不是需要一碗饭的人?若不是千难万难,那么善良的外婆,何至于如此薄情?如果外婆知道那是外公夫妻一场,临走永别的时候,对妻子的最后一个请求,不知道有没有办法给外公再来一碗米饭吃?而一个可以再吃一碗饭的人,又怎么会那么容易阴阳两隔?

我大伯一次从石膏矿跑回家,大妈带着几个孩子,也给不了大伯一碗饭,母亲用自己的饭票给大伯端了一钵饭吃,大妈后来喂了鸡,拿一只鸡来谢母亲。可见那时一碗饭,有多难,有多重。

母亲娘家有位同族前辈,先天残疾,能说会道,遇上什么事,张口就是一套一套的。他也仗着自己情况特殊,别人不敢拿他怎样,曾为那时编了一套谣歌,说出了别人轻易不敢说出的话:

男的翻身爬堤坡,

女的翻身打赤脚(音jio)

婆婆噶翻身心里不快活,

伢子噶翻身吃菜坨。

磨子推成槽,

擂子(用于脱谷壳的比磨盘还大的碾压工具)长黑毛。

“过马行”连连卖余粮,

“细蔸密植”年年缺饭吃(音qi,后同),

放他妈的屁,连连拉的吃。

丙好吃,丁难过,戊戌己亥受折磨。

就是那年后不久,大舅舅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参军,考上了兵。外婆拿着扁担去打人,说:“我打断了你的腿,你也只是养不了我,反正你去当兵也是不能养我”,又回头和领导说,“现在家里就指望着他了,他要是去当兵,我这一家怎么办?我三个儿子,两个小的长大了,我(过)送”。外婆一席话,辞顺理正,叫人无话可说,没有文化,道理也讲得如此到位,令我这十载寒窗之人,也自愧不如。因为外婆表达的是一个无法抗拒的事实,而站在保家卫国的责任高度,又有大义凛然的承诺。大舅舅应该去当兵,更应该帮助母亲把弟弟们带出饥饿的绝境,挣工分,挣食粮。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又没有人供养和照顾,就是会没有生路的,李家村三组就有一妇女因为改嫁,一对儿子无人照顾,兄弟俩结伴出去找吃的,口中嚼着野菜叶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外婆也不是乡下女的无赖撒泼,只求当时达到目的,而是说一不二;二舅舅小舅舅长大,都支持他们,积极应征入伍去当兵,只是都因为体检不合格而没有如愿以偿。

饥饿就像一只吃人的老虎,曾经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时至今日,也不是没有人还在忍饥挨饿;当我们浪费粮食的时候,该不该想起这些?

外公去世以后,家里没有钱置办寿木,请来的木匠师傅,也没有力气干活,帮忙卸下谷仓上的木板,马马虎虎钉了一个匣子,仓板间的缝隙,连外公的衣服都看得见。更不堪回首的是,外公连入土为安都困难,邻里没有人送葬,还是多亏驻扎在外公家的卷桥水库工地民工的四位伙夫,无私相助,用草缆兜住扯着,经过门口的一条田坎,抬到山脚边葬了。

外公家属于卷桥水库库区房屋,家里住满了水库工地的民工,外公的房间,床前,都是民工们的地铺。重病期间,一位同住的工友和他相约:“春大爹,你先死了就把我叉(邀)走,我先死了就把你叉走噢”。那种饥饿之下还要干重体力活的日子,对于还患有疾病的人来说,似乎已经了无生趣,死不足惜了。稍后,卷桥水库也终因人力物力之困停工,几年之后又才二度上马。

看看队里饥不择食的人们,放牛的老人,把牛栏收拾干净,从喂牛的稻草里抖出秕谷,拿回家用石磨碾碎熬糊糊吃。喂猪的人,偷偷从猪食碎米糠里面分一杯羹,也拿回家磨了做成吃的。从牲口嘴下淘食物,也得是有那路子的人。有的人,饿慌了,去集体食堂的菜地抓几把萝卜菜,煮了充饥,再老老实实挨那些种菜妇女的骂和领导的批。父亲和母亲,也吃过糠饼,树皮和野菜。以前只知道红军吃树皮,奇怪怎么嚼得动吞得下?父母是将榆树皮和枇杷树皮磨浆了做熟吃,那可不是什么好味的美食,父亲说很不好吃,也很少吃,更多的时候,宁愿饿着,和母亲两人都从来不去沾公家的东西。这也是父母亲后来碰上这类无辜之冤的时候,可以底气十足洗清自己的力量和决心所在。

但是,有权力的地方就有贪利,食堂如有克扣贪污,饥饿者就会更加饥饿,我想,父亲他们的饥饿与这也有关系吗?父亲的回答是,上级对粮食的监管还是很认真的,时有领导到食堂检查监督;没有几个人能贪得到,贪得到的要贪很多,也不太容易,自己吃得饱一些还是有的。

比如有一次,队里的食堂会计和炊事员,在大家都吃完饭了以后才一起吃。本来也就是想吃得饱一些,结果会计家属看见了,心生怨气:“你们(过)在吃饭啰,我要吃,我也要吃……”,炊事员说:“没有饭了”。也确实是没有饭了。会计家属撒上娇了:“我要吃,我就要吃,没有饭我也要吃”说着夺过会计手里的的碗就将饭吃了。遭到突然袭击的偷吃,也就这种状况。

一个深度贫穷落后的国家,人口众多,地域广大,要找到一条通往幸福的路,是多么难道的事情?就像我们的历史,批过右倾,也批过左倾,那就是说中间才最好的,可是我们还批过中庸之道,那条正确的路,在哪里呢?

随着59年严冬的过去,新的一年会给出令人欣慰的回答吗?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陪伴
过年时,以下几种亲戚最好别交往,避免费力不讨好
【家传】九旬老母回忆录之--《我的外公》
你心里有没有一个过不去的坎儿?
母亲走过来的那几年
哈宝外甥看外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