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钻石”是怎样炼成的(35)


04

就是如此亲善邻里,宅心仁厚的一家人,却也有过有违亲情,不堪回首的往事。

家庭矛盾中,不乏真正的恶毒,但在我们家却没有,如果要细说,那就是另一部令人唏嘘的悲喜剧。那些曾经的矛盾焦点,就像一些无心的玩笑,用现在的眼光看过去,真是只能轻轻地呵呵,和绝大多数的家庭矛盾一样,也就是一些生活琐碎。言语不周,利益不均,传话不一,理解不对,众多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亲疏远近等等,确实有太多矛盾的因素,但根本没有大是大非,更没有恶人恶事,然而却真正危害过亲情,导致了深深的悲伤和痛苦。时过境迁,那些矛盾中的怨气,早已烟消云散;亲人们无不互相牵挂,互相关怀;如果时光可以重来,一切都应该会是另一个样子。

父母忙于生计,疏于照顾孩子,多亏有奶奶帮助,我们的童年便幸福了许多。大伯大妈家的姐姐们都大了,大的带小的,正好为奶奶腾出手来,所以奶奶去世之前,照顾我们家孩子较多。

我也在很小时,就能常帮奶奶做一件事情。奶奶的眼睫毛倒长,会刺得眼睛生痛和流泪;每隔几天就需要拔一次。奶奶并膝坐在椅子上,我则骑上奶奶的膝头,用一个小小的金属夹子,帮奶奶把刚长出来的倒睫毛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工具不消毒,奶奶也不怕感染,放心地让我做,我也做得心应手,小女孩嘛,眼尖,手轻。

一棵大桃树,傍门前堰角而踞,每到桃子成熟,我们的胃就辛苦了。一篮一蓝摘下来,用小脸盆,大脚盆装着洗了吃。邻里乡亲,遇着了一起吃,想要了摘去吃,都没问题。奶奶还想着法子让我们吃,把桃子一锅一锅地煮熟。但熟桃酸,味道怪怪的,我们也不爱多吃,总有浪费掉的。

夏天的傍晚,太阳隐进西山边,奶奶就把大木脚盆提到阴凉的桃子树下,给我们一个一个洗澡、穿衣。冬天则找个没风的大晴天,趁着太阳盛照在墙头时,躲在墙根边的太阳下洗澡。

一次放学路上,我趁一个路队的同学不注意,悄悄钻进了路边繁花似锦的油菜地里,猫着腰顺着地沟往前跑,然后突然跳到他们前面大喝一声,吓得两个女同学相互搂着,“哎呀妈呀”地乱叫,觉得很好笑,好玩。回去得意地学给奶奶听,以为奶奶也会好笑,不想奶奶却一脸严肃道:“诶~,咧都搞得地嗄(这都做得的)?人吓人,吓掉魂哋”。

过去的土砖房,都是大开间,比后来的楼房宽。偏屋也和正屋一样,并排可铺两张床,爷爷奶奶各一张。一天,我突然发现一个大大的惊喜,就是爷爷的床角有个不同寻常的罐头瓶,里面居然装着好吃的,更开心的是这个瓶子一直都在,还换着花样,有时是饼干,有时是冰糖,有时是姜片。那是姑妈们买回来孝敬爷爷奶奶,奶奶特意为爷爷准备的,却让我偷吃了不少。不过我可很懂得小心谨慎,适可而止,去得太勤和拿得太多,都容易露陷,若被爷爷奶奶逮着和怀疑就太丢脸了。不知是在自己的心中,从来就是件不光彩的事情,不好意思说出来,还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居然秘密了几十年。大妹妹就没那么幸运,让爷爷抓了现行,到底是小了几岁,少了些自我保护能力。

那些童年中特别的幸福和快乐,却在一个瞬间,戛然而止,说失去就失去了。一向身体健康硬朗的奶奶,没病没痛,突然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约早一两年,小爹(叔叔)幺妈(婶婶)结婚,爷爷奶奶原来的房间,腾做了新房,移到了旁边的偏屋上方,偏屋下方是厨房。与我们也从偏屋移到“钥匙头”的厨房,隔着“连三间”正屋,相对而望。

那年年三十,奶奶做好了早饭,站在厨房门口,喊我们几个孩子过去吃,让母亲好一心一意忙年饭。我们家的年饭都是午后吃,有大餐等着,早饭自然是简单对付了。爷爷奶奶每年都和我们一起吃年饭。我第一次感觉自己长大了,懂事了,像个大人样和奶奶讲起了客气,站在我们家厨房的门槛上回应奶奶,不过去吃了。奶奶笑道:“街(今)儿哪门(怎么)还请都请不来哋?”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听懂了奶奶的话没有?

稍后,我们的住房与爷爷奶奶完全分开,背上(封闭)了厨房和房间通向堂屋的门;开挖了房屋右侧的竹园一部分地方做稻冲(场);大门开到了偏屋的矮墙上,偏屋下方的猪栏移到了厨房后墙搭建的小“偏搭子”里,从大门左侧“壁檐脚(jio)”进出。偏屋上角的床,其实就是个简单搭就的铺,移进了房间封闭的门墙边,也就是过去的走道处;偏屋则收拾做了“堂屋”,墙洞糊上泥巴,又糊上报纸,也焕然一新;过年的时候,换上新报纸,再贴上领袖像,电影和故事年画,还有我的奖状,就更像“堂屋”了。

小爹是军队干部,令我们骄傲和景仰,也是爷爷奶奶的宠儿和骄子,当初去当兵奶奶是极力反对的,不愿长年累月见不到儿子,可是叔叔当兵的心意坚决,走的时候都没有着家和奶奶见一面,在集体送公粮的路上,与好友月大哥分手,丢了推车用的“背肩”(肩宽的小扁担,两头安有绳环,推车时套住车把背在肩上承重)给他,直接去了新兵集合地。

在生活物质匮乏的年代,奶奶有好吃的东西都舍不得吃,比如过年前朗(烙,后同)的豆皮子,推(磨)的糯粑粑,杀年猪后的猪蹄等,就是要留给叔叔探亲回来吃。幺妈美丽漂亮,可亲可爱。爷爷奶奶终于娶了幺儿媳妇,完成了所有孩子的终身大事,可以乐意地过自己的晚年生活了。

家庭矛盾,永远是一个家庭难以避免的问题。爷爷奶奶跟前,儿子们一个个成家立业,几个小家庭组成的大家庭,都是平凡普通之人,自然也很难避免这样那样的矛盾。父亲性子直,平时不喜言谈,不善交流,表情木纳生硬,对于别人的话言话语不特别往心里去。母亲则正相反,一副热心肠,和颜悦色,健谈,心善,恨不得掏心掏肺地对人好;对别人的误解和意见,总是放在心里琢磨,难过,可以一天一天不吃饭,但不会吵架骂架。委屈和伤害都自己受着,一边在隐忍中自我消化,一边极力表达着自己的亲情和友善,希望能够尽快地化解矛盾。而其他所有陷在矛盾中的亲人们,也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道理和坚持,大概没有谁觉得自己理亏,也没有谁觉得自己没受到伤害的。

母亲说到了爷爷奶奶的一次激烈争吵,起因是爷爷和幺妈说起过去一件特别的往事,诱因则是我们队人均只能养一只鸡鸭。全嗲家一大群才一坨子(拳头)大的小鸡,都被迫杀掉了,母亲说看着实在可惜。

小姑妈住的隔壁队,却没有这样的规定,奶奶便要把多余的鸡送过去。早上,爷爷出去忙了一阵,回家不见奶奶,以为奶奶送鸡去小姑妈家了,做了早饭,和出完早工的幺妈一起吃。爷爷随便找了个话题,边吃边聊,说的是自己母亲去世,奶奶长了满身的疮,路都走不了,只好一个人回去奔丧,不想被姐姐动家法打了屁股,仍强令推(车)也要推去;只好回家用独轮车把奶奶接到了婆婆灵前磕头戴孝,事情才算过去。

哪知奶奶并没有去送鸡,而是心情不好,在生闷气,什么事也不想做,一直在床上没起来。一门之隔,爷爷说什么,奶奶听得清清楚楚。认为自己本来就在和儿媳妇闹意见,爷爷还在她面前说自己的背时(坏)话,气得更是不得了,忍不住跑出来揪住爷爷,要拖他一起去堰塘滚水,说不能让爷爷这个“老鬼”独活。

母亲说,哪里是背时话?奶奶当时生病不能去孝堂,又不是她的错,爷爷说的也都是实情;奶奶就是心中有气要出;其实二老一直和睦,都没见他们吵过架。奶奶对爷爷的照顾很是周到,直到去世前,和大家看起来随便的聊天,说的都是爷爷的侄儿侄媳,为了让自己的父亲能够吃到最柔软可口的饭,用水瓢兜(底)在锅里把饭揉得碎碎的,再盛给父亲吃。其实是为了告诫她的孩子们,希望没有了自己以后,爷爷仍然能够受到他们的悉心照顾。

这些遗憾深深的往事,才是我在爷爷奶奶的遗像分开几十年,又意外地重聚时,潸然泪下的真正原因,感动于曾经生死离别,阴阳相隔的爷爷奶奶,如今以这种方式破镜重圆,真正可以天长地久了。

家庭矛盾里,本来就没有赢家,受到伤害的,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因为大家的福祉,利益,实际都是连在一起的,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说的便是这个理。亲情的纽带也永远不可能断裂,走过泥潭沼泽,一定有开阔广袤的绿洲。家乡还有一句俗语叫:“朋友好不长,亲戚恶不久”。矛盾就像风霜雪雨,不管怎样激烈,也总会过去,过去得越久远,就越失去原有的锋芒和棱角,越没有原来的气场,原来,矛盾也是镜花水月,最后终成一场空,只有骨肉亲情,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七彩霓虹。

痛心的是,奶奶成了家庭矛盾的牺牲者,内心的痛苦,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排解和疏导,最后酿成祸端害了自己。

农历2月15日,是历史悠久,曾经十分隆重的美好的民间节日,有花朝节,花神节,百花生日等诸多名称。只是在我们家乡,早就没有了实质性的内容。我是在奶奶去世时,知道这个特殊日子的,不过音译为“花灶日”。成年后再次听说,是在自己要穿耳洞戴耳环时,有人说这一天穿最好,耳朵不痛,不烂(发炎)。奶奶就在72年的花朝节那天去世,十八日出殡,天下起了春雪。母亲说,百草戴孝,也是吉兆。上天把吉祥送给去了天堂的奶奶,奶奶把吉祥留给了她的子孙后代。

母亲和奶奶感情深厚,怀着小弟弟,生产在即,趴在奶奶出殡的寿木上,垂首顿胸,痛哭不已,谁都劝不住,越劝越哭得厉害。而已经9岁半了的我,还真是一点也不懂事,我同队的另一位好伙伴兼同学,当面批评我,都这么大了,自己的亲奶奶放寿(去世)了,都不哭(指数着言语哭)。我只是跟着伤心痛哭的亲人们流泪哭泣,并没有像母亲那样撕心裂肺的悲痛。

母亲记得许多奶奶生活中的细节。比如说,自己刚过门的时候,奶奶说家里的“豆皮子”很牢(结实),要搭梯子吃。意思是一根根长长的豆皮子,用筷子可以挑到很高而不断掉,嘴都够不着吃。父母刚结婚不久,两人去喝我堂舅的婚宴喜酒,奶奶以为他们晚上不回家,带着叔叔到父母床上睡,老人家有老讲究,说新婚一月不能空床。奶奶去世前两天,还在为父母调整了猪栏的位置而高兴,以前黑咕隆咚的猪栏变得亮堂了,说自己以后可以在母亲出(集体)工的时候,帮着喂猪食了,还说要换房间,以更方便在小弟弟出生后帮忙照顾。后来又和母亲说,明天要到堂屋里去打铺睡觉。母亲劝奶奶,不要真这样做,因为堂屋已经分给小爹幺妈住了。哪知奶奶心意已决,并且不只是母亲理解的那样,第二天,奶奶就让自己的遗体睡到了堂屋里。怎能不让母亲心痛难消?

奶奶人不在了,自己种下的一钵南瓜子,却长出了青青绿绿的秧苗,主人本该等着移栽、培育,开花、结果,生命,生活,本该一如既往的呀!可怜奶奶为家庭矛盾殉身,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连一个追悼会都失去了获得的资格。而一向循规蹈矩,遵纪守法的父亲,却违反政治风尚纪律,请来了道士给奶奶“破血盆”,意在给生育过的女性逝者解罪。道士唱着奶奶生平的恩德,一遍又一遍地要求灵前的子孙后辈们,跪地磕头,敬酒。道士需要铜钱“解结”——用串起铜钱的线头打上一个活结,让跪在孝堂前的人拉开,每个人都要拉到,反复几次。正好我有在学校花一分钱一个买到的很宝贝的一大串铜钱,便全拿了出来,以为只是借用,用完了会还回来;谁知道道士全都收归己有,一个也没有给我留下。

奶奶入土为安后,之前心照不宣,听之任之的村干部们,开始履行职责,对父亲的后进思想行为批评教育。父亲按要求,在广播里,向全村人作检讨,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些迷信的东西,一直是受到批判和打灭的,包括给自己的长辈下跪磕头,都是封建行为。记得小时候,我的堂伯伯们带着自己的孩子们来给爷爷奶奶拜年,一跪一大群,这些“封建礼教”就在后来的一路革命中被革掉了。村里的道士,还被要求背着做道具的桌子板凳,游街接受批斗,在批斗会上进行自我批判,说做法事时让孝子孝孙下跪,其实是愚弄侮辱群众,是错误的,有罪的。改革开放以后,这些事情又大张旗鼓地兴了起来,不知道它们到底应该属于死灰复燃的旧时糟粕,还是应该传承的传统?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想回老家做个屋
老屋故事
【随笔杂记】老屋的杨桃树
冯子栋丨老宅里的回忆
纪实 | 搬迁散记(上)
河南作家|周江锋:老院春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