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映潮诗意手法例谈4


师:好,同学们,上课!

生起立问“老师好”。

师:谢谢同学们,请坐。这节课我们学习《<论语>十二章》,这个“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则”、“一则”。什么叫“章”呢,乐曲弹完了,叫“章”,这一章完了;文章写完了,也叫“章”。章法,章法,就是文章的写法。所以,“一章”就是一片小小的文章,也是一则。

师:学习《论语》十二章,对同学们来讲,或者从老师教学角度讲,是三种方法,一种方法叫“自读”,就是有些内容不需要老师强调,因为一读就懂;第二种方法叫“细读”,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细细地咀嚼、欣赏;第三种方法叫“精读”,这是比较难的内容,老师讲给大家听,同学们来品析、回味。我们今天就见见前两个问题,自读和细读。

师:好,大家先来了解一下孔子和《论语》,读起来,孔子——

生齐读。

大屏幕出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

师:恩,儒家学术的创始人。《论语》,读——

生齐读。

大屏幕出示:《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师:《论语》二十篇的题目很有意思,每一篇的题目都是取第一章的前两个字,你看,我们第一则就是“学而”,这一篇的第一章就是“学而”,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学而》。好,《论语》,读——

生齐读。

大屏幕出示:《论语》首创语录体的写法,语言精警生动,充满智慧,格言警句,美不胜收。

师:把“语录体”“对话体”旁批在课文上,就是我们要知道《论语》它的体裁,它的表达的形式是“语录”,《论语》里还有一些片段是“对话式”,其实呢也是“语录”,“语录体”“对话体”它实际上是不严格的区分,“对话体”里面也有很好的“语录”,但是人们一般的就这样说了。再来看,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读——

大屏幕出示:孔子被后人尊称为“至圣至师”,他的晚年,曾自称“哲人”。《论语》中到处洋溢着“圣人的智慧”,给后世的人们无限的教益。

师:我觉得学《论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修养”,它告诉我们很多修身养性的秘诀,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处世,怎样为人;第二个是“智慧”,告诉我们很多方法,让我们知道怎样更好的做事。开始我们的学习。

大屏幕出示:《论语》十二章

学习活动一:略读

师:略读(大屏幕出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论语》十二章,它有哪些内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学习本课,可以有四种收获——第一种,激励志向。这个时候,你的笔应该随着老师的话音开始运作了吧。学习论语,第一种收获就是“激励志向”,这两则材料就是写的“志”,我们一起读起来,子曰,读——

学生齐读。

大屏幕出示:激励志向。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师:“三军可夺帅也”,那么大的军队,庞大的军队可以不要他的首领,但是匹夫,某一个人不可没志气啊!多么鲜明的对比。孔子自己说,我十五就开始学习了,就开始有“志于学”,一直奋斗一生。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而在陶冶情操方面有收获,做一个纯洁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洁身自好的人,他的弟子曾子说,还有子曰,好,我们读起来,曾子曰,读——

学生齐读。

大屏幕出示:陶冶情操。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闲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闲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师:一个人的修养准则是多么的重要。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多次地反省,反省什么呢,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尽力而为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很诚信呢?老师教给的知识我是不是温习了呢?这就是修养。孔子说,真了不得啊,真高尚啊,颜回这个人——也是他的弟子——这个人很穷啊,家中只有一点点饭,然后就是凉水,生活在陋巷里面,其他的人都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但是他还是快乐地学习着,奋斗着,这是赞美。孔子也是这样的,我吃的是粗粮,喝的是凉水,连枕头都没有啊,但是还是快乐,那些不义之财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看也不看,要都不要,多崇高的志向啊,陶冶情操。好,启迪智慧,《论语》之言就是智慧的格言啊,好,读起来,子曰,读——

学生齐读。

大屏幕出示:启迪智慧。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师:读得很流畅。像这些片段都是告诉我们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比较抽象的思想方法,都是在讲方法,你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温习功课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啊,你这个人就可以当老师了,告诉我们温习的重要。“学而不思,思而不学”,光学习不思考就会迷茫,光思考懒得学习其实就是害了自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道这个东西不如喜欢这个东西,喜欢的不如全身心地投入,以它为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一定有我的老师啊,那么这些人身上的优点我就要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就要改正自身这些缺点。“子在川上曰”,孔子站在河岸上,流水哗哗地淌去,他就感慨啊,消失的时光就像流水啊,不舍昼夜地流去,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这都是好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思想方法。学习《论语》还有第四个收获——积累语言,为什么讲究背诵呢,就是积累下来,涵养我们的心灵,同时表现你的文化。那么这些片段都是我们要背诵的,那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各自的背诵,积累。好,开始背吧!

大屏幕出示:积累语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生都各自背诵。

师:好的,你们的声音绵绵不绝啊,一直在背,好事情。哪一位试着背一下?好,谢谢你,大声背诵。

一学生起立大声背诵。

师:背的多好!你看,这些句子读完后,自己就可以努力学习的。其中就一个难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就是修养,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是以为自己了不得,胸怀很宽广。好,一起来——

学生齐读(齐背)。

学习活动二:细读

师:多好啊,这就像是在学文。好,我们再来深化一下——细读。有两则是需要我们在这一段时间里细细地品读。子曰:“闲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闲哉,回也!”这是一则,第二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好吧,各自朗读。

学生各自朗读这二则。

师:再来读第一则,读出赞叹的味道。读——

学生读第一则。

师:第二则,要读出自我尊重的那样一种情感。开始吧。

学生读第二则。

最后一句“于我如浮云”老师和学生一起读。

师:这就是很自尊的,那些不义之财,不义之官对我来说如浮云,看得多清淡。好,有些内容我们需要细细地理解一下。颜回,这个“回”就是指颜回,颜回是什么人呢?是孔子的最好的学生,孔子有七十二贤人,颜回是排在第一位的,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非常好的品性,但是这位学生早于孔子死去,年过四十就死去了,所以孔子非常伤心。“贤”,有道德的,有才能的,高尚的,很有修养的,都可以说“贤”,品德好就可以说“贤”。“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编的小篮子,里面盛的饭就叫“箪”。“堪”,“人也不堪其忧”,不能够忍受这样的贫困,“堪”在这里是忍受的意思。“堪”还有一种意识是能,能不能够也是这个“堪”字。“忧”,就是忧愁,“人也不堪其忧”,别人啊忍受不了这样的忧愁,就是愁苦啊,因为太穷了。“饭疏食饮水”,“饭”就是吃的意思,书上的注释里都有,“疏食”就是粗超的粮食,在古文里面“疏”就是糙米,粗粮,没有剥去壳的那种糙米,“水”,冷水就是“水”,热水叫做“汤”,我吃的就是粗粮,喝的就是冷水,我要睡觉就把手臂枕在我的头下,但是我还是快乐,乐在其中啊,不为那些贫穷的生活所烦恼,好,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

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

贤:有道德的,有才能的,高尚的。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忍受。

忧:忧愁,这里指“为贫困而忧愁”。

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

曲肱而枕之:弯着胳膊当枕头。

师:下面请大家来观察这两章语录,我们再来读一次,子曰,读——

学生齐读。

大屏幕出示:

子曰:“闲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闲哉,回也。”

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只有)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穷巷陋室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贫困,颜回却依然快乐。真实贤德啊,颜回啊!”

师:再读——

学生齐读。

大屏幕出示: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吹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那不合道义而带来的富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师:恩,我们就有事做了,观察,每一个人都要写一段文字,“这两章都……”,都是什么,要发现它们,这两章的共同特点,你就有内容表述了。我现在把两章板书出来(大屏幕再现这两章《论语》),你来观察,“这两章都……”。精心思考,写出你的读书所得。

学生静静地思考,静静地写。

交流,师生对话。

师:好的,都很认真的在分析。现在,表达你的观点,请你来吧,带个头。好的,谢谢!

1:我认为,他们虽然生活都很艰苦,但他们却不因此感到伤心。而在这种生活中很快乐,虽然每天吃不饱,睡不好,但是他们对金钱名利视为浮云,因为能学习到知识而感到快乐。

师:概述的很好,但是没有扣住“都”,“这两章都——”,其实你所说的内容都是“都”字啊,都写了贫穷,都写了快乐。谢谢——

2:这两章都表示了虽然都过的穷,只有一箪食,一瓢水,吃粗粮,拿胳膊当枕头,但是都很快乐。

师:两则材料都写了喝冷水,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两则材料都写了没有什么好饭吃,表现的却是一种心境上的快乐。试一下——

3:我觉得表示出来了孔子他们不贪财富,不要荣华富贵,虽然在别人眼里不那么很艰苦,但他们自己很快乐。

师:内心是很崇高的。好,自由说话。请这一位来——

4:我认为这两章都写出孔子及其弟子毫不畏惧艰苦的环境,在艰苦环境下依旧能够对学习,能学习增长知识为乐趣,不惜以手为枕,吃糙米喝冷水,但孔子对不义之财,名利功名却视为浮云。

师:分析的好,两则材料都写了一个人能够忍受艰苦,甚至于连这种艰苦想都不想它,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这位同学的语言表达非常不错。好,继续。

5:我觉得这两章都有一种精神在里面,在孔子说那胳膊当枕头那样睡一晚上,让我们感觉到要是我们的话肯定会觉得酸疼,而他觉得很快乐,而且他这种对不义之财的那种精神也很令我敬佩,也很令我们感叹。

师:这位同学有一个词用得太好了,都有一种正气,都有一种精神,但是我想孔子把手枕麻了,也可以不要枕头就那样睡,对不对。这一位,请你来——

6:这两章都写了颜回和孔子高尚的品格,他们以苦为乐,视学习为宝贵财富,对那些浮云一般的功名都视为粪土。

师:写了修养,写了志向。我们刚刚进校的学生能够看出这二则之间的共同的内容就已经很不简单了。表扬你们,老师给你们讲。做好笔记。

(大屏幕出示)

——这两章都写了穷困。太穷了,大概颜回家穷得只有那么一点饭和一瓢冷水,极贫,但是他处之泰然,不在乎,为什么?“回也不改其乐”啊。孔子很困窘,但是他说不义之富贵“于我如浮云”,自尊自爱。

——这两章都写了志趣。颜回贫贱,不改求学的乐趣,孔子不得温饱却安贫乐道。这是高尚的追求,美好的志趣。

同学们做笔记,真好的习惯。

——这两章都写了心境。颜回穷困,但是很快乐,心境恬淡;孔子清贫,但是他的心境很崇高,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这就是人格。

——这两章都写了追求。但是表述角度不同,前者是孔子的深情赞叹,后者是孔子的自述心志。先说颜回,再说自己。后人研究常常把这两章放在一起,研究颜回和孔子的情趣。

我们刚才有一处都没有发现啊,

——这两章都描述生动,都用了典型的细节来展现人物,情趣盎然,表现了两个人高尚的情操,高洁的品性。

同学们,这两章最关键的——这两章都写了“乐”,如果我们有时间放眼来看这十二章,有很多地方都是写“乐”的,“乐”就表现了坦然的心境,开阔的心胸,内心的强大。“乐”字于我们而言,其实是思想修养,性格修养。

这节课的作业就是整理你们的读书笔记,把这两章都有什么集中在你所感觉到的一个点上,把它学成100字以内的一段话。好,谢谢同学们,我们再读一遍下课。

在朗朗读书中结束本课。音��b���>x>~谢。这就叫根据课文内容来品析、来阐释,把课文读熟、读美。继续说,请你来——

5:我可以从“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可以看出伯牙他心里所想的,钟子期肯定能知道,一个真正能听懂内心声音的人才能叫自己的“知音”。

师:是啊,“必得之”的“”你就说清楚了,肯定能够了解,能够感受,一定能够知道。再来,哪一位?还要说话,好,再说吗——

6:“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觉得他的知己死了,再没有人能听得懂他说的话了,也没有人听得懂他谈的琴了,所以他就把琴弦割断,再也不弹琴。

师:对,这四个字多有表现力啊,“破琴绝弦”,琴,摔了,弦,割断,再也不弹琴,这其实是很悲壮的写照,为什么?因为知音不在。所以“破琴绝弦”就表现了“知音”两个字的力量,说得好,哪一位再来?光读不行,一定要学会分析,好,谢谢你——

7:我觉得“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知音难觅,所以伯牙只有一个知音能够听得懂他的琴声,所以“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说的好,伯牙认为全世界上也没有听得懂他琴声的人,所以这个时候伯牙的心里一定是十分的悲伤,失去了知音。好——

8:我觉得这句话还能体现出伯牙为了子期能放弃自己最心爱的琴,这也是很难得的。

师:“终身不复鼓”啊,这个词用的是很有力度的,不是说一会儿不弹琴,几天不弹琴,是终身不再弹琴,就是来纪念他这位最好最好的知音朋友。

9:“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句话可以看出来伯牙与钟子期心灵相通。

师:心有灵犀。好,谢谢大家的阐释,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像这样的阐释应该是说几句话,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一下,最后表达你的观点,大家做的很好。我们来看,慢慢地读起来,伯牙善鼓琴,读——

(大屏幕出示)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总领全文,写他们心有灵犀。这就是“知音”。

学生齐读。

师:把“总领全文”批注在书上,它是整个故事的概说,然后后面就细细地写如何擅长弹琴,如何善于理解的。一开始就写他们心有灵犀了,所以这就是“知音”啊。再读——

(大屏幕出示)

2志在高山”表现伯牙的志向之崇高,钟子期在琴声中体会到了他的志向之高。可谓“知音”。

学生齐读。

师:这是选择的第一个材料,来表现总说领起全文的那句话的内容,就把“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给具体化了,好,旁批——具体的材料之一,不就把“知音”写清楚了吗?这个“志在高山”可以解释两重意思,第一就是弹琴的时候想到了高山,再一种解释就是弹琴的时候把心中的理想寄托在与高山有关的曲调上。好,再来读——

(大屏幕出示)

3志在流水”表现伯牙的志向辽远,钟子期在琴声中体会到了他志向之浩大。可谓“知音”。

学生齐读。

师:好,这应该旁批哪几个字呢?我就不说了,你们应该知道了吧。我还要落实一下,到底批了哪几个字?(生回答)对了,具体的材料之二啊,聪明啊!好,再来读——

(大屏幕出示)

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写出了两人灵魂深处的精神契合,这才是“知音”。

学生齐读。

师:这是照应第一句话,写上“照应前文”,小小的一篇文章,很讲究啊,继续读——

(大屏幕出示)

5破琴绝弦”表现伯牙痛失子期后那震撼人心的悲痛之情。这是在表现“知音”。

学生齐读。

师:这个材料就是单独的从伯牙的角度来表现“知音”的,是“震撼人心的悲痛之情”。继续读——

(大屏幕出示)

6终身不复鼓”表现了失去知音后的痛苦,更体现了“知音难觅”的古典情怀。

学生齐读。

师:为什么说是“古典情怀”呢,现在我们有时候感慨“知音难觅”啊,其实就是折射了古典的、经久不衰的流传下来的情怀,我们中国人是很讲究“知音”二字分量的。好,把“古典情怀”旁批在课文的尾部。这个故事就是写的纯洁的友谊,就是写的珍视友谊那样的一种“古典情怀”。啊,最后一句话——

(大屏幕出示)

神往和渴求充满高尚友谊的知音,是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伯牙绝弦》中的“高山流水”和“知音”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人的一种独有的精神基因。

好,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最后一词读书笔记——“高山流水”和“知音”都是典故,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精美的典故。“典”,“古典”的“典”,有时候有人说“高山流水”啊,你就要知道只是说的古典的情怀,说的就是“知音”。好,谢谢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努力重要,人脉更重要!只要做好这一点,贵人自然来!
粉丝与知音(余光中)
听音悦:五色石南叶《山水吟》MV 
随笔:知音
话说知音——摘自林非《话说知音》
伯牙绝弦为知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