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年语文课本中的安徽美景

那些年我们在语文课本中遇到的皖景风光,你都知道在哪里么?今天就随东哥一起去看看,去品味诗词短句中的款款深情。

1、太平湖畔 十里桃花 山光水色

课本出处:《桃花潭记》《赠汪伦》

安徽泾县太平湖畔,有一片风光秀丽的桃花潭,地势平坦,潭面宽阔,有怪石拔地而起,临潭峙立,形似龙盘虎踞。县志《桃花潭记》称“层岩衍曲,回湍清深”,“清泠皎洁,烟波无际”,将其中风光展露无遗。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潭东岸,有东园古渡,系汪伦踏歌送别诗仙李白处,李白感于汪伦的诚意,一曲《赠汪伦》千古传唱,桃花潭也随之扬名,无数文人骚客随之而去,只为一览“千尺潭光九里烟,烟花如雨柳如绵”。

2、安徽滁州 文化胜境 寻幽探古

课本出处:《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高才欧阳修,以一篇《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以及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3、安徽宣城 谢脁楼上 诗名传世

课本出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诗仙李白的一首送别诗,不直言离别,却重笔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全诗关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也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其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更尽显风采情感,豪放而有格调。

4、安徽桐城 六尺宽巷 百年佳话

课本出处:《六尺巷》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宰相张英的一首《六尺巷》,非情景诗作,也无磅礴气势,却蕴含百丈胸怀。宰相之身,三尺之让,六尺巷传为佳话,至今不绝。这条巷子现存于桐城市城内,作为中国文化的遗产,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5、安徽芜湖 江中峭壁 天门烟浪

课本出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天门山雄踞芜湖市北郊长江畔,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而天下闻名,『天门烟浪』的意境,也正在于此。

6、安徽池州 秋浦仙境 诗意盎然

课本出处:《秋浦歌》

诗仙李白曾“五到秋浦”,留下数十诗篇传世,其中《秋浦歌十七首》已成秋浦仙境之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本诗以浪漫主义夸张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诗中自问,愁肠百结,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7、古徽六县 痴绝画卷 水墨之乡

课本出处:《游黄山白岳不果》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一生官途坎坷,也算是怀才不遇。这首诗有两字为重,一是“气”,二是“痴”,对金银权势的不屑是“气”,而“痴”却是诗人对世风无奈的感慨以及对清高的自嘲。而后半句的理解,却不可断章取义,有人认为是徽州之美,引诗人折腰,也有人认为这一生痴绝,却是对铜臭的痛恨。无论如何,这一句千古传唱,也是对徽州水墨画卷的一句最好诠释。

8、安徽宣城 敬亭诗山 揽胜佳境

课本出处:《敬亭独坐》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云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仙李白的佳作《敬亭独坐》,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中的敬亭山就位于安徽宣城。

9、安徽池州 杏花古村 诗酒为名

课本出处:《清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著名诗人杜牧一句吟出了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也吟出了一个闻名千古的杏花村。世人誉其为“天下第一诗村”。

文章来源万家热线,版权归万家热线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中国】安徽宣城桃花潭 闹市中的桃花源
人物发现:屈原被流放最远到过安徽陵阳
皖南踏歌行【桃花潭游记】
五一不知去哪玩?看看李白的推荐!
安徽宣城泾县四个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喜欢的不要错过了
安徽桃花潭景区(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