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味语文丨七夕,是怎样一步步变成全民节日的?
userphoto

2022.08.04 河南

关注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从文献记载来看,这一节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向织女乞求慧巧,二是有情人誓不相负。七夕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对其源流有清晰的认识,能让我们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值此佳节,让我们一起闲话七夕的源流兴替——

七夕节的由来
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乞巧”,意为向织女乞求慧巧,最常见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云:“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七夕节在汉代就有,这也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关于这个节日最早的时间提示;二是七夕节在当时有性别专属,当天晚上“彩女”穿针引线。
可见这是姑娘们的节日,是一个走出闺门、聚会热闹的机会,因此又称“女儿节”“少女节”。《孔雀东南飞》中有:“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不过“七夕”并不局限于女子乞求慧巧。织女不仅是织锦能手,也是传说故事的主角。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中就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后,曹丕《燕歌行》有:“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把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联系在一起,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把星座交会与七夕关联起来。晋代周处《风土记》

(七月七日)以祀河鼓(尔雅曰河鼓谓之牵牛)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

这里说的是“二星神”相会,祭祀是为祈福;祈福的内容无涉情缘。
第二个阶段才把牛郎织女的故事与七夕相连。这在诗文中可以追溯到东晋王鉴《七夕观织女》:“一稔期一宵,此期良可嘉。”此后,七夕咏牛郎织女成为固定传统,以秦观《鹊桥仙》为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由此,“七夕”成了全民参与的节日,有了乞福乞寿、祈福姻缘等丰富的内涵。
汉代至宋代的七夕节
古人怎么过七夕呢?前文提到的《风土记》,比较细致地记录了汉朝人过七夕的情形:

七月七日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织女。洒扫庭除、设酒具食、布散香粉,相当有仪式感,可见祈福之虔敬。

随着牛女情缘的渗入,唐人的七夕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一方面延续了乞巧祈福的风俗,一方面又增添了有情人誓不相负的情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逸事》

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

陈设瓜花酒馔、视蛛网以卜巧拙,仍是祈福之意。此外,七夕夜半,玄宗另与杨妃有私语密誓。《长恨传》有杨妃语曰:“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时夜殆半,休侍卫于东西厢,独侍上。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可见美丽传说与七夕的结合,给这个节日增加了强有力的内核支撑,男女情意跃升为七夕的主要内涵。
七夕之俗,大约在北宋达到巅峰。宋代王禹偁《七夕》中有:“归来备乞巧,酒肴间瓜果。海物杂时味,罗列繁且伙。家人乐熙熙,儿戏舞娑娑。”时人备下酒肴瓜果,家人和乐,儿童戏舞。仪式感之外,更有了盛大欢庆之意。与唐代相比,北宋国力明显有衰颓之势,但在文化上别开生面、生机勃发;勾栏瓦肆的盛况更体现了市井文化的繁荣。七夕有专门的乞巧集市,且规模相当大。
宋代金盈之《醉翁谈录》说:

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车水马龙、人流如潮;临近七夕,集市上更是人山人海,寸步难行,至夜方散。如此盛况,简直可与春节比肩。
宋代汴京的七夕节
下面,我们不妨跟着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神游一下北宋都城汴京的七夕集市。

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京城东西南北,无处无集市。

集市上兜售什么呢?我们选取几样有代表性的事物观赏一番。
最普遍的是磨喝乐。磨喝乐者,“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磨喝乐本是一种泥塑的小佛像,多用木雕,加以彩绘,之后装在一个有栏杆的底座上。这已经够讲究了。但还有更奢华的磨喝乐:用红纱碧笼装着,甚至镶嵌金银珍珠、象牙翡翠,价值数千钱。
又有水上浮:“以黄铸为凫雁、鸳鸯、鸂鶒、龟鱼之类,彩画金缕,谓之'水上浮’。”就是用黄蜡浇筑成凫雁、鸳鸯、鸂鶒、龟鱼等动物。从名称看,应该是浮于水上的小物件。同样也是一番彩画金缕,不惜工本。
花瓜是七夕必备,“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汉朝人过七夕,“设酒脯时果”,瓜果是其本来面目,比较朴实。到北宋,瓜果被雕镂成艺术品,摆盘陈列。可惜没有照片留下,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来想象。
还有一种别样的“果食”,不是水果而是面点。“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盖自来风流,不知其从,谓之'果食将军’。”用油、面加上糖、蜜为食材,做成憨态可掬的笑脸娃娃头,这叫作“果食”。如果买一斤果食,其中一定会有一对身披铠甲的“小面人”,如门神一般,这就是威风凛凛的“果食将军”了。
“谷板”特别有田园气息,“又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在木板上面铺一层土,土里种上谷子,使其长出苗来;然后在木板上布置小茅屋和各种花木,再制作些农家小人儿,陈设布局。整体观览,就是一个小村落。还有“种生”,就是把绿豆、小豆、小麦放在陶瓷器皿中用水浸泡着,待其长出几寸长的嫩芽,再用红、蓝彩色布条把青苗扎起来,独具情趣。
从七月初一开始,汴京街头就热闹非凡了。摊位林立,摆满了磨喝乐、花瓜、果食、谷板;这些时令货品售卖时并非摆放于地摊,而是“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配上各色彩幕、帷帐,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散发着浓郁的节日气息。七夕的汴京街头,“车马盈市,罗绮满街”,“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所有人都欢天喜地,身着新衣。
至七月初六、初七晚间,富贵人家张灯结彩,专设“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热烈盛大的铺垫之后,是必不可少的仪式和祈福。
经过靖康之难,孟元老对京城往昔的繁华无限眷恋,写下了《东京梦华录》,情感真挚而笔触细腻,对汴京的街市、风俗,点点滴滴,作了全方位的描写,形容曲尽。我们也因此得以亲近那个远去的时代。
宋代以后的七夕节
元代的七夕也是热闹的。根据元人熊梦祥《析津志·岁记》,七夕前后,百姓纷纷购买佛像土偶、家家张贴牵牛织女图、邀请亲眷女流欢聚……七夕的主要标识并未缺失,但是总感觉不及北宋热烈了。
明清亦然,风俗犹存而盛时已逝。大约自清代中晚期始,七夕衰微。嘉庆二十年(1815)广东省《澄海县志》:“(七月)七日,旧俗妇女陈瓜果乞巧。今无。”
2006年5月,七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恢复七夕民俗的过程中,由于牛郎织女传说是最为重要的,也是唯一明晰的内涵支撑,有商家借此将它炒作为“中国情人节”。就渊源看,这一附庸也并非全无道理。但在民俗文化的认知和传承的意义上,我们应该对七夕的源流兴替追溯一番。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2年8月3日文章《七夕: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作者: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梁文勤;
(文字编辑、校对王晶;微信编辑、头图制作:晋力)
仙女都在看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夕:孤身一人时,所有的佳期都让人着急|周末聊七夕
99% 的人不知道,七夕与 “中国情节人” 没有一丁点关系
古代七夕并非情人节:表达已婚男女不离不弃
邓玉虎||漫话非遗文化“七夕节”
老北京人怎么过“七夕”
七夕 遥望牵牛织女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