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userphoto

2023.01.05 河南

关注
一候雁北乡,
二候鹊始巢,
三候雉始雊。
今日小寒,
标志着季冬时节正式开始。


冷气积久而寒,却未达极点

在古人看来,
寒冷是一个不断积聚的过程,
冷气积久而寒,
却未达极点,
是谓“小寒”。

冬至之后,
冷空气频繁南下,
各地气温持续降低,
小寒临近“三九”,
民谚有“冷在三九”
“小寒一过,出门冰上走”
“小寒胜大寒”等说法。
进入小寒,
传统的农历腊月——
亦即岁末十二月就来临了。

“腊”在此处有三层含义:
第一指它的本义“干肉”,
此时天气干燥少雨,
最适合制作风干腊味;
第二寓意新旧交替,
如《隋书·礼仪志》中记载的“腊者,接也”;
第三层涵义与祭祀相关,
人们将年终祭祖拜神的重大典礼称为“腊祭”,
“腊者,逐疫迎春”之说。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时节,
北方大部分地区正值田间歇冬,
南方地区也多是从事果树修剪、
小麦油菜追施冬肥、蔬菜越冬保暖等工作,
农事并不忙碌。

然而农人早已关心起来年的收成。

人们常常根据小寒的气温、

雨水变化预测来年的天气、农事。

比如“小寒暖,立春雪”“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当年小寒温暖,

预示来年立春前后有雪,

清明雨水增多;

“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若小寒阴雨,

寒冷将持续到来年雨水、惊蛰;

此外还有“小寒无雨,小暑必旱”“小寒不寒大寒寒”等。

风物人间


天寒地冻,为了暖胃消寒,

小寒的习俗大多与吃有关,

比如南京人会在此时煮菜饭,

取南京特色“矮脚黄”青菜、咸肉片、香肠片、板鸭丁,
再剁生姜粒与糯米同煮,味道十分鲜美。


广东人要吃糯米饭,

糯米饭不光是糯米,
得配上炒香的广州腊味(腊肠、腊肉)、
花生、碎白葱等,
吃来有滋有味。


江浙一带有小寒吃花生的习俗,

花生可以健体,

当地俗谚说“小寒喜庆长生果”“小寒花生食来年”

而重视腊八节的北方人会喝腊八粥、泡腊八蒜。

以传统中医观点来看,

在经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后,

人体气血偏衰。

“三九”最是寒冷,阴邪之气颇盛,

此时合理进补可以抵御寒气侵袭,

使得来年身体强健。

小寒食补多讲究“温润”,

即用一些温热食物补益身体,

比如羊肉、鸡肉等肉类,

核桃仁、大枣、龙眼肉等蔬果。

正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小寒了,
离春节就不远了。
远在他乡的人们,
回家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向寒的天气里,
心底生出了向暖的期盼。
外面北风呼啸,
屋内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时有早梅香来,
弹指又一年。

壬寅年

腊月十四

2023-01-05

小寒

监制:唐小山

编辑:文柯松

审校:寒冬

来源:央视网综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节气与气象农谚
夜雨寄语
小寒将至,保暖为重
春天的农谚
俗语:“宁要重阳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啥意思?有道理吗
秋分暴雨大雨降温,今年是冷秋?看农谚咋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