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海山、云台山、花果山,齐天大圣的地盘哪个名字更好?| 方志江苏
userphoto

2023.07.31 河南

关注




云台山是一座古老的山脉,从古至今,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一路走来,就整体而言,前前后后形成了近20个称谓。又由于云台山由南云台山、中云台山、北云台山、北固山及东西连岛5个山系组成,在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南云台山与锦屏山之间成陆以前,5个山系均为海中岛屿。此时,生活在海上的人们以不同的视角,根据不同的印象,又给予其不相同的称谓,因此又形成了对各山系独特的称谓。








云台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古往今来名称将近20种:如东夷、隅夷、郁夷、旸谷、羽山、都州山、郁州山、郁郁山、郁林山、东海山、田横岛、云台山、花果山等。中国最早的地理书《尚书》中称云台山为“人方国东夷”。《尚书集解》释之为:“东夷之地,称隅夷。”从现代中国地理出版社编印的《中国古代地图集》中可以看出,在夏商时代,海州湾沿岸一系列低山统称为羽山,因此当时的云台山也为羽山的一部分。《山海经·海内东经》中记载:“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东汉人崔季硅在《述初赋》中写道:“郁州者,故苍梧之山也”。《江南通志》记载:“郁州山在朐山东北海中,有大州、谓之郁州,又名郁州,一名郁郁山。”《隋书·地理志》称之为郁林山。此时以郁州山称之为多
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称之为东海山。《太平寰宇记》中称云台山为田横岛。至宋代,世人多以苍梧山称之。苏轼在《次韵陈海州书怀》诗中有“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万丈有无间”的诗句。明隆庆元年(1567年)刊刻的《隆庆海州志》仍记之为苍梧山。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山阳人谢淳毁家独建三元宫落成,借用《三元真经》中的:“三元神圣,驾五色祥云,乘九气清风,云台山上,放大毫光”,故称其为云台山。此时的云台山和现在的玉女峰一样,只是特指三元宫所在的山头,直到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崔应阶和吴恒宣编纂《云台山志》时,才把云台山作为苍梧山的总称。







花果山的名称最早见于20世纪30年代许绍蘧所著《连云一瞥》,主要所指为玉女峰、金牛顶、万岭、小窄山、大团山等山头所组成的山体,即古称前顶、后顶一带。后根据《西游记》研究者称,吴承恩所描绘的孙悟空老家花果山,就是以现在的整个云台山为背景描述而成。随着《西游记》研究和旅游热的不断升温,花果山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人们习惯用花果山这一特别爱称逐步替代着云台山的名称。

云台山有5大山体组成。这5大山体分别为南云台山、中云台山、北云台山、北固山和东西连岛。5大山体在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南云台山未与大陆连接以前,相立间有4道海峡相隔。

南云台山之西立面,被称为苍梧山,从南向北依次为凤凰山、龙山头、西山、仙姑岭、灯盏崖、狮子山、南车厢、北车厢、牛岭、牛头山、九层顶、猴石山等十多座山头一字排开,草木勃发,生机盎然,疑从南方苍梧移来,故称南云台山所见立面为苍梧山。所见十多个山头,人们认为较多,就用九来代替,故称其迎面之山为九岭山,或九嶷山。现在地图上,称其西山山头西侧的一组小山头为九岭山。



南云台山之北立面,被称为巨平山。南云台山之北立面,从西向东看,依次分布着猴嘴山、羊石山、石婆顶、巨平山、九层顶、玉女峰、石龟顶、朝阳洞顶、召崖顶、大东山、石观音、炮台顶、直到大轿顶。有10多公里近20个山头,组成了整个云台山中最高且最长的山岭,人们就称此立面为巨平山,《云台山志》《云台新态》均是这样称谓的。


北云台山之西立面,被称为沃壤山。北云台山与中云台山之间原为东西长11公里、南北2公里宽的万金湖,因其湖中生长苇、蒲、蟹等物产;湖畔农田盛产稻麦黍物,人民获利丰饶,故称万金。其湖北从西向东依次分布着平山、山棚顶、狮怀顶、驾马沟顶、二狮崖山、推磨顶、苏文顶、鹌鹑斗鳖峰、榆刺岭、马岭、炮台岭、炮楼顶、黄和顶及牛屁股山等山头,山上土地肥沃,林木繁盛;山脚下台地平整,加之万金湖的丰富湖产,一溜山根的村落,被称为沃壤村,因此北云台山向西立面所有山体被称为沃壤山。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就是这样记载的:“沃壤山在华盖山北,近不城村,此山西起湖,东抵海。”

北云台山之北立面,被称为巍屏山,或叫大桅尖山。从墟沟到连云城区南侧,耸立着从平山、西南山、狮怀顶、北虎口岭、阎王鼻、万丈崖、巍屏山、三桅尖、二桅尖、大桅尖、流岭直至连桃嘴等巍巍近10公里的高山屏障,由于主要山头如大桅尖、二桅尖、巍屏山、万丈崖、阎王鼻等山头海拔均在600米左右,成为连云、墟沟两城区南侧的高大屏障,所以出海渔民从东北方向打鱼归来,远远望去,此山像城区的一道巨大围屏,因此称此山为巍屏山或围屏山,非常形象而贴切。从海上望去,围屏山又像一条大船,东端3座高大山峰又像巨船上的三根桅杆,故又分别以大桅尖、二桅尖、三桅尖之名称之。


东西连岛称为鹰游山。连岛孤悬海中,海鸟云集,发出嘤嘤之声,人们便称此岛为嘤游山,也叫鹰游山。东西连岛之间原有一道小海峡,涨潮则漫,退潮便干,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不便。由于此海峡既短又浅,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居民填死,两岛连为一体。现在已不常叫鹰游山了,但与连云港之间的海峡,海事地图上仍称此为鹰游门。

北固山被称之为棺材山,或叫玉枕山。北固山有个特点,人们从南向北望,其山峰紫阳岭西头大、东头小,像一口棺材。从北向南望,后大门山西侧的山头也像一口棺材。因此人们又称北固山为棺材山。南端山头叫大棺材山,北端山头称为小棺材山,棺材山称谓虽然形象,但文人们认为不雅,便改称其为玉枕山。



来源:转自“连云港史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胜神洲(花果山)的景色<4-水帘洞>
品读连云港
美丽的连云港|可爱的中国系列No.301江苏版块No.7
连云港 东海第一胜境
拥山面海浪漫如诗流淌,宜居宜游此城令人向往:山海之城——连云港
有一种景观,叫“海上仙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