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歌唱中的共鸣问题
userphoto

2023.08.20 河南

关注

共鸣是美化声音的又一重要技术或者说重要手段。声音
经过共鸣后就被加强,被美化,被丰富,使
歌声变得柔和、华丽、响亮、浑厚,从而产生立体声、甚至金属音听觉效果。
一、 什么是共鸣
声学中的
共振现象叫作共鸣,最简单的定义为 :物体因
共振而发声。或者说两个发声频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个发声,另一个也跟着发声,这种现象就叫共鸣。歌唱中的共鸣是在
气息声带共同作用及演唱者意念支配下产生的。

物理学是这样给共鸣定义的:共鸣是指发声器件的频率如果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则发声器件将由于共振的作用而发出声音的现象。这种专业描述一般人很难理解,如果用通俗的说法来表达则是: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例如敲击一个物体时,它会产生振动,就是所谓的声波,也就是你能够听到的声音。不同物体振动时,产生不同频率的声波,于是可听到不同的声音。假如两个发声频率相同的物体相隔很近,当你敲击一个发声物体,相邻的相同的物体可能跟着发声,这种现象就叫共鸣。大家一定都注意到容器类的物体更容易发出共鸣。如果拿一个发声物体挨近容器口,如果声音频率或者声音波长合适的话,此容器能够产生共鸣。共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可以使微弱的声音加强和放大。多种中外乐器都具有容器的特点。当然,如果容器出现破损,共鸣的声音也会有所变化。

为了区分发声物体和共鸣物体发出的声音,把开始从发声物体发出的声音称为“基音”。

共鸣还有文学方面的意涵,通常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一种和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相类似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是情绪、趣味、爱憎等。这就是常说的“我和某某的作品有共鸣”,或者“和某某作家有共鸣”。严格地讲,这种意涵与物理学的定义相似。

什么是唱歌的共鸣?当人呼出的气体通过具有某种紧张度(张力)的声带时,会发出微弱的声音,这种声音是基音。基音进入人体解剖结构的共鸣空间后,能够产生声波共振,也就是共鸣,人的共鸣结构和发声物体的共鸣有重要的区分,某个发声物体的共鸣空间是固定的,而人的共鸣结构既有固定的,又有可以调节的共鸣结构。共鸣时,原来微弱的基音不仅被放大,同时声音也被美化了。谁都知道乐器要发出优美的声音要有很好的共鸣器,人也一样,能让声带发出的声音达到最好的共鸣效果,几乎是每一位歌唱者梦寐以求的境界。因为歌声的共鸣效果对于歌唱极为重要,那是使声音具有立体感的根本所在。声音共鸣也是唱歌声音传得远的要素之一,掌握好声音共鸣可以在不用扬声器的情况下,歌声就能够充满剧场,而且声音听上去圆润动听。

从人体解剖构造上,可以把共鸣分为口腔共鸣、鼻腔共鸣、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

二、 共鸣区的位置划分
人的声音
共鸣器官主要有头腔、鼻腔、口腔、胸腔。
头腔共鸣 -- 位置在软颚以上,直到眉心乃至前额。
鼻腔共鸣 -- 位置主要在鼻部。
口腔共鸣 -- 位置在软颚以下、声带以上的区间。
胸腔共鸣 -- 位置在声带以下,主要是胸部。
三、共鸣的应用
高音区较多的利用头腔共鸣;
中音区较多的用口咽腔、鼻腔共鸣;低音区主要用胸腔共鸣。但也不是截然划分的。实际上,歌唱时多数情况下是以一腔为主,其它腔交替配合共鸣,才能达到最优美的音效
1、头腔共鸣的应用
头腔共鸣依靠鼻咽腔的
咽壁力量与软腭,控制进入鼻腔的声音方向,使声音进入头腔,形成共鸣。
在发
高音时,头腔为主要的共鸣器官,鼻腔、口腔次之,胸腔更次之。
2、鼻腔共鸣的应用
鼻腔共鸣是
声波打入鼻腔,然后在鼻骨上振动,鼻腔共鸣不仅能增加音色美,使声音明丽、高亢,而且有助于高音的演唱。
3、口咽腔共鸣的应用
口腔共鸣是声音在口腔中震荡,是其它共鸣的基础或基石,能使声音结实、明亮,具有加强各种共鸣效果及修饰吐字的作用,有助于中音的表现。
4、胸腔共鸣的应用
胸腔共鸣一般是指利用胸腔作共鸣体,配合口腔共鸣,使声音具有承托力,美化声音的
色彩,使声音浑厚、洪亮,产生超低音般的震撼力,重点用于表现低音
总之,共鸣不能单一使用,甚至一句
旋律中都要变换不止一种共鸣,真正用好,需要靠演唱者在实践中不断体会、摸索,找到最适合的方式,并逐渐养成习惯。做到根据歌曲旋律随时随地、自主地灵活地调整共鸣部位,而这些都是在舜间完成的,甚至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总的应用规律是随着声音由低到高,重点共鸣区域也由低到高。

编者说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歌唱共鸣的形式。

歌唱发声致所以区别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发声,最重要的前提是,歌唱发声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声音才能符合歌唱为情感服务这个特性。

人类可以获得的高质量声音就只能是,围绕声带振动喉器发声的上下两个方面的共鸣。

人类的语言发声,其实也是共鸣只是共鸣的范围比较小,是以声带振动为基础的喉咙部位的上下小范围共鸣发声,这样的声音缺乏音色、缺少表现能力、最重要的是没有较大的音域,也就是无法高音也无法低音,从根本上无法适应歌唱时对声音起伏的音高需求,也就是说这样的声音从根本上不适合用来作为歌唱的发声。

歌唱共鸣是指有较大音域范围的、具备良好的表现力的、蕴含丰富多彩音色的、能够溶入丰富情感的声音形式。

歌唱共鸣分为两种形式,上呼吸道头腔共鸣及下呼吸道胸腔共鸣。

这两种共鸣在发声形式上有着较大的区别,因为我们的口腔及喉咙在生命系统里本属消化系统,所以分上下呼吸道就是因为这个消化系统将呼吸道一分为二了,声带、喉器属下呼吸道的部分,只要适度调整呼吸状态,声带振动是可以比较容易向下辐射带动胸部产生共鸣的,而上呼吸道与喉器距离比较大中间隔着消化道,所以说上呼吸道共鸣是比较难的,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引导,通过一系列的打开之后才有可能形成,而且在发声形式上与胸部共鸣有着巨大差别。

下呼吸道共鸣首先要放松喉咙,因为喉咙在喉头声带的上方,胸腔也就是喉头的下方,喉头是个游离的发声器,想要向下共鸣首先要做的就是放松喉咙,把呼吸运动位置放低,把喉头向下降下去让喉头稳定的安装在下呼吸道上,就好像一只号子的号嘴与号身之间必须要紧密贴合一样,将我们的喉头像号嘴一样紧紧地安装在胸腔这只大喇叭上,让声音能够顺利地向下辐射。

而上呼吸道共鸣我们称之为头腔共鸣,是因为声音是在头部呼吸道内产生的,是鼻咽、鼻道的空腔内部对于声音振动的反射所形成的空腔效应。

有的人一听到头腔两个字就不自觉地联想到了颅脑腔,这是幼稚可笑的,声音的形成一定要具备几个必要条件的,首先要有一定的空间,好的声音振动一定是沿着坚硬物质行进的,所以如果有类似簧片一样的结构,声音振动的效率一定是非常高效的,头腔共鸣正是这些条件下产生的。

声乐中头腔共鸣的发声区域是指鼻咽、上中下三条鼻道和鼻腔所属的鼻窦副鼻窦,具备一定空间能力的有气流通过的腔体空间,而颅脑不与呼吸道直接相连,所以说不是共鸣腔。

头腔共鸣的建立与发展必须要通过打开这个手段进行的,并不是你在喉咙里发个声音然后在头腔里共振,虽然说是这么回事儿,但你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这样做的,头腔共鸣其实是以气旋的形式成型的,就好像马路中间交警嘴巴里的那个哨子,一吹气哨子就会鸣叫出声,声带的振动声音只是头腔成声的一个因素,主要是靠气息的流动力,在腔体内部形成的气流旋转产生蜂鸣声效,所以头腔共鸣没有气息的支持是无法发展的,而打开的目的是为了气息的流动性和足以形成气旋的空间及形状,哨子的圆形声腔就是成声的主要原因,当然哨子的哨口还有切割气流的作用也是声音振动的必要条件,哨子的金属声效果是因为哨子外壳是金属的,切割气流就好像簧片一样,关键是哨子形状是气流形成气旋的关键,气旋的转动力是让一只小小的哨子产生非常震撼声音结果的关键,你会说小孩儿玩的塑料哨子也能产生类似的声音效果,的确是这样的,但你没有把两个哨子放在一起用同样的力量吹,如果你这样试一下你就一定会发现结果是完全颠覆性的。

而我们要想获得良好的头腔共鸣能力,气息的张力是第一位的,然后就是打开气息的通道,上提软腭并不只是打开气息的通道,更重要的是在打开上提的力量下让软腭与咽壁之间形成喷气的小口,气旋的形成必须要有较强的气流和腔体形状,在软腭通过腭弓力量的支持下形状卷口状时,气流经过才能形成喷射状,同样是腭弓与咽壁相互发力挑开鼻咽腔内部的空间形成哨身空间,软腭的卷口是哨嘴,鼻咽的空间是哨身,而后咽、鼻中隔、鼻窦间壁等坚硬的骨质咽壁就是哨子的外壳,形状成了只要一吹气就一定会鸣叫起来。

当然除了鼻咽之外三条鼻道也是同样可以产生类似的声音结果的,只是我们要放弃中鼻道,选上下两个鼻道的原因是,中鼻道声音行进前方是鼻中隔软骨,软骨振动了也产生不了高质量声音,更多的是鼻音,而上下两条鼻道完全不一样,上鼻道是筛窦与筛骨前方是眉心额窦后方是蝶窦,当然声音是更有利通透的,下鼻道是上颌窦与硬腭前方是上颌骨、人中、门乐都有坚硬骨质,能够足以产生高质量的金属声音。


《嗓音解剖》解释产生嗓音神秘而复杂的原理。声音训练师和学生、声乐教师、专业歌手和演员,以及任何对嗓音原理感兴趣的人均可以从中学习嗓音解剖知识和发音原理,帮助科学有效提高歌唱技巧等。扫描上方二维码购买,可享专属优惠。

谢谢亲的转发分享支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辛苦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发声的肌肉需要训练?
1、声乐入门:发声器官、共鸣器官
通俗唱法发声技巧,教你嗨爆ktv!
正确地掌握呼吸方法
美声唱法练习教程
胸腔发音练习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