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业质量标准”下教材习作内容二次开发策略 ——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userphoto

2023.09.05 河南

关注

一、等级量表的开发

1. 基于教材内容确定量表的维度

习作等级标准开发不能脱离教材。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是你最爱的玩具小熊,还是你亲手制作的陶罐?是你养了三年的绿毛龟,还是你在海滩上拾到的贝壳?是爸爸奖励你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冬夜为你赶织的围巾?是好朋友转学时送你的风铃,还是舅舅在你生日时送的瓷虎?”以上内容重点提示本次习作选材,另外还提示了本次习作的构思:“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根据教材内容中这两个重点,我们确立本单元评价量表的两个重要的维度是“选材与中心”“思路与结构”。为了考虑整篇习作的完整性,我们增加了一个其他维度。同时,为了体现不同维度的重要性,我们分别为这三个维度赋予了分值。

2. 贴近学生实际确定量表的难度

仔细研究,我们发现很多习作单元的内容发散有余、聚焦不足,三五次教学都难以让大部分学生切实实现能力的提升。如何化繁为简使教学内容更聚焦?如何让这些要求和提示更加细化,让学生有更明晰的路径?这就需要教师开发教材,整合信息,给出支架和抓手。教材编者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交流平台”里提到:“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的,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琦君笔下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童年的快乐回忆,也寄托了她浓浓的思乡之情,使我很受感动。”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这两句话对学生进行写作主题的引导,量表中“选材与中心”可以设计成:“选择有深情的事物,并表达出对有关人物的感情。”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学情,为了能把成为心爱之物的原因写清楚,就必须要聚焦在“叙述”和“描写”上。如果学生选材在感悟类或者说明类事物上,就会干扰描写和抒情。抒情类的文章更加聚焦感情,方便学生写出感受,所以在“选材与中心”里让学生聚焦情感。适当地回避一些选材,这也是为了减少学生的“认知负荷”,至此实现对教材的二次开发。

“我的心爱之物”习作等级标准

选材与中心(50%)

思路与结构(30%)

其他(20%)

★★★

选择有感情的事物,能通过叙述和描写表达出深情,并能很好表达出对相关人物的情感

得到的原因、成为心爱之物的原因清楚,得到的经过也清楚

语 句 通 畅, 字 词 句 和 标 点 错 误0~1 次,书写清楚、整洁

★★

选择有感情的事物,但没能表达出深情,也没有很好表达出对相关人物的情感

得到的原因、成为心爱之物的原因比较清楚,得到的经过也比较清楚

语句比较通顺连贯,字词句和标点错误 2~3 次,书写不太工整

选择的事物没能表达出情感

得到的原因、成为心爱之物的原因不太清楚,得到的经过也不太清楚

字词标点错误,或语句不通顺,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

3.师生共同合作呈现量表的容度

上文等级标准量表源于教学目标,也就是语文要素,是对目标地细化和等级化,是对目标地再分解。这是给教师教学参考的。多元智力教学模型认为,如果评价标准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制定的,并且学生清楚所有的任务及每个任务各自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积极,学习也会变得更直接和更有目的性。

在上述等级标准中,学生的选材有些“窄化”,此时就需要跟学生一起再次进行选材拓展,这二次开发的多元方案如下:根据教师上述引导,思考作文选材,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做些拓展。遇到意见不一致的选材,可以采取暂时搁置的策略,在作中指导课时可以作为案例再一次引发思考和讨论。教师还可以通过书面或已完成的作文,展示使用,让学生展开讨论,师生共同设定成功标准。如此,评价开发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开发的时机在课前也在课中、课后,这样可以有效

改善目前习作课的高耗低效。也只有这样的发展性评价才能促进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有意义。

二、等级样例的补充

1. 补充减轻学生认知负荷的样例

如果说等级量表是对教学目标的再分解,那么等级例文就是将抽象的量表形象化。统编教材已经成功开发了两个等级的样例——“习作精读课”与“习作例文”。但是,那些文章多是大作家的文章,无论题材还是技法,都远远超越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以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共三篇课文,三篇文章文质兼美,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但是这些文章写法学生难以内化与运用,在写法迁移上也与学生的学情距离遥远,在习作教学指导上价值较弱。因此,我们要基于学生的实际,考虑不同能力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开发补充三个等级的例文,这些例文均来源于五年级学生,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荷,不仅更好地对应于上面的评价标准,而且使学生有亲切感。

2. 补充含有“错误”的等级组合样例

传统的习作课有两种,习作指导课和习作讲评课。这两种课型中,习作指导课是指导学生进行审题和选材,习作讲评课主要是读范文、点评选材,所谓的范文多数都是最好的样例,一般情况下只能对班级的少数学生有效,不能对大多数学生形成有价值的指导。而补充不同等级例文,充分考虑了班级大多数学生。优秀学生、中等水平的学生、基础薄弱的学生都能“对号入座”,更有利于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反思、自我调整。

三、升级技法的梳理

1. 在完整的小学习作教学背景下梳理明确技法

新课标中对思维的分类: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本单元是记叙类文本,以形象思维推动为主。那么这种类型的写作教学要聚焦的就是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的核心之一就是联想。在这个整体观照的背景下,结合本单元的阅读教学,我们梳理明确教材提出的升级技法。教材在单元的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有这样的安排:“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心生爱慕之心。”这里给出的第一个升级技法是:对比。“(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而且太不寻常了。”这里给出的第二个升级技法:选择合适的词语来突出心爱之物的特点。这两个技法的明确,不仅要源于本单元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回忆三四年级有关课文所涉及的技法,这样学生的“知识链”就可以更扎实。

2. 在整篇习作多要素背景下梳理明确技法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立体、多元的,其构成要素都是丰富的。在进行习作教学的时候,要特别防止“割裂式”教学。例如,“我的心爱之物”的教学,我们纵向梳理学生写过的状物类文章,结合已有的阅读经验,提出第三个升级技法:“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或神态等描写突出心爱之物得到的原因、成为的原因”。这样既把本单元的阅读课文中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写法提炼出来,并积极落实读写融合,也能在学生纵向能力发展线上进行符合逻辑的螺旋式提升。(作者单位:常州市博爱小学

【本文系江苏省教科院“十四五”重点规划课题“自能思想观照下中小学积极反馈作文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YZ-b/2021/04)研究成果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习作教学|板块清晰 目标明确 操作有序——以四年级上册为例浅析习作单元教学策略
且以磨砺论花开——2021年10月区赛磨课反思
四年级上册习作简析(苏教版)
写作论语 | 宋国萍:整体设计 读写共进——例谈统编教科书阅读策略单元的习作教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编排特点:编排立体化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二)——习作、口语交际编排解析与教学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