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业碳汇顶级专家交流

Q:CCER的开发流程?

A:CCER延续于国际上的CDM项目。

CCER一共5个方法学:小规模非煤矿区生态修复(适用性很小)、碳汇造林方法学(适用性最大)、森林经营方法学(适用性最大)、竹子造林方法学、竹子经营方法学。

CCER流程:

用方法学来评估林地是否可以开发,比如土地合格性、土地权属等;

进行项目设计文件PDD的编撰;

再邀请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认证;

认证之后发到生态环境部进行公示;

公示结束后,相应第三方审定机构会出具审定报告;

审定报告交给生态环境部,通过会议或者匿名专家形式评审,通过后此项目是合格的CCER项目。目前走到第六步骤的全国14-15家项目。该步骤是项目备案。

完成CCER备案之后,3-5年之后再次去做监测,出具监测报告,拿给第三方核定机构来审核。该步骤是减排量备案。

Q:目前CCER存量项目有多少?

A:走到PDD公示的有100多个,完成审定报告的有90-99个,15个完成项目备案,2各项目完成减排量备案(广东长隆和江西丰林)。

Q:之前走过流程或审批完成的项目,是否可以在CCER系统开通后,直接交易?

A:不是很确定是否可以直接交易。需要等新出台的文件中,是否会对方法学做出新调整,比如碳汇造林方法学中要求,05年以前的无林地上植树造林,才可以纳入到CCER范畴。目前存量项目是在05-17年之间,新规可能会改到15年甚至19年之前。

Q:CCER新方法学,哪些树种可以进入?

A:对树种没有要求,实际操作的时候,会考虑CCER的多重效益,比如种哪些树种对治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帮助。

Q:CCER的抵消比例?

A:碳配额从2019年纳入发电行业,目前各地试点市场有不同规定,比如本地化要求。

CCER的抵消比例在5-12%。目前基线标准定的较松,未来会收紧。

Q:国际碳价的变化原因?

A:从1997年京都议定书开始,发达国家通过CDM项目进行抵消,2000年随着生产技术不断提高(页岩气成功开发),国际碳价很快下降,但是目前碳价大幅上涨。现在CDM项目已经取消了。

Q:CCER以后可以往海外交易吗?

A:目前只有国际民航组织是认可CCER,未来有可能进行海外交易。但是国家会考虑CCER售卖到国外是否算作国内的量,未来可能会打开对外接口,但是也会进行一定约束。

Q:前几年有公司的配额收入是指CDM吗?

A:有CDM和VCS,CDM是强制减排市场下的抵消比例,VCS是完全自愿的。目前国内林业碳汇CCER项目10多个,还有一部分是VCS,再早期有5个CDM项目。

Q:CCER交易账号都谁可以申请?

A:个人、企业都可以申请,个人申请没有资金量的要求。个人和企业账号都是可以买卖的,可以囤量,类似股票交易。

Q:CCER交易时间表是怎样的?企业帮助林农申请CCER资格是否具有可行性?

A:根据国家内部政府官员出席的论坛会议可知,CCER交易是肯定会开放的。

国内在林业存在弊端,即林业产权较为破碎。我们可以通过让县级领导行政部门代为让大家一起申报林业碳汇,这样可以降低项目备案的门槛。

Q:方法学认定严格,其难点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A:林业是相对粗犷生产的行业,因此相关数值会用经验值代替,监测也是用样地法衡量。与风光水对比,林业较难量化,持久,林业监测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与金钱。

Q:未来林业碳汇在CCER占比有提升空间吗?

A:事实上,风光不进CCER进绿电,所以占比会一下子跳上去。

此外,中国的森林特点是中幼林的占比比较高,国内在从80年代绿化造林以来,森林覆盖率从14%提高到了22%,蓄积量增加了几十个亿的立方,到2030年我们提出的目标是要达到190亿立方米,目前在175亿立方米,理论上一立方米会对应1.6~1.8吨的二氧化碳。从造林的角度来说,每年会有1亿吨左右的新增趋势。从森林经营角度来说,相对会更高,可能到3-4亿吨,这些3-4亿吨会在未来的10~20年里呈下降趋势,直到达到森林碳储量的最高峰。

Q:林业项目实际运行的风险和难点是什么?

A:(1)大致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目前明确只有人工林可纳入到市场交易中。从人工林的角度来说,林权分散问题较为严重。这是开发交易的一个难点。

(2)难量化:较风光水而言较难量化。

(3)项目周期长:林业注册项目时起步是20年,长一点的会有60年,主要根据不同区域数目的增长速率来划定项目周期长度,或者根据林权持有人。

(4)投入成本大:开发一个项目的咨询费30-50万,每隔5年监测也需要费用,对于小规模自然人和企业构成压力,但是会随着项目规模的增长,边际成本会降低。比如1万亩林地需要20-30万的监测评估和聘请第三方费用。

(5)自然灾害:雪灾,冰雹,森林大火会对林业造成较大打击。

(6)病虫害:森林本身带有病虫害,且病虫害带有大规模传播的风险。

(7)人为风险:林农可能会在几年后收回自己的投资,如果采取期货交易的话,会使我们无法到期交付;如果是现货交易的话是不影响的。

Q:林业开发成本的核算逻辑?

A:南方地区长得好点的地方,每年一亩地对应一吨二氧化碳,北方地区可能半吨都很难,结合碳价,刨除固定的成本,即每隔5年的监测和审核费用。

成规模的项目(3~5万亩)启动资金需要50万,如果开发10万亩的话,并不是成倍增长,边际成本会越来越低,可能只需加上1~3万。

Q:如何指导分散的林农参与到林业方案?

A:项目会有一个项目业主,林场业主会去跟涉及到林地的农民签订开展林业碳汇协议。签协议会比较麻烦,有的地方林权集中在村民小组,7-8户拥有一个林权证,必须全部同意才可以签;有的包产到户,具体到一户或一人可以签,所以工作量较大,会带来成本上升。目前东北都是大的国有林地,比较容易调动资源参与进来,未来会出台政策支持推动小农和集体参与进来。相当于国家投入建设费用,让林农享有林木或者其副产品的收益,同时享受到林业碳汇(占比10%)的收益,吸引他们进行土地支持。

Q:国家财政紧张,林业补贴会不会出现退坡现象?

A:不会。林业补贴不是基于林业碳汇这一目的进行补贴。国家是希望增加绿化覆盖率,绿化面积,增加国家储备木材的能力(国储林项目)。因此国家还是会每年补贴林业,鼓励林业产业改革,盘活林地经济。

专家:林业碳汇本质上来源于森林蓄积量,森林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二氧化碳,将其储存在树木当中。因此,森林的生长过程就是碳的积累过程,森林蓄积量指标直接与森林的碳汇量挂钩。目前,我国的目标为2030年森林蓄积量较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

碳汇的需求来源于对碳排放的限制。在双碳背景下,企业有碳排放限制,因此部分企业需要购买碳汇以满足要求。另外,一些企业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也要购买碳汇,构成了碳汇的需求。同时具备碳汇的供给与需求,就形成了碳汇市场。

目前中国碳汇市场属于协议政策管制市场,即在政策管制下,不同层级达成一致,形成全国性质的市场。碳汇产品不属于实体产品,而是虚拟的指标产品,在不同的管理层级下即形成不同的碳汇产品。目前,中国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有四类碳汇产品:全国性质的CCER、区域化的CER(福建、广东等)、自愿性的碳汇产品、国际认可的产品。

碳汇的价格主要与碳配额的价格相关,碳配额的价格高,碳汇的价格也跟着高,但两者并不完全一致。2005-2021年间,欧盟的碳汇价格持续上涨,碳汇价格现已突破50欧元,碳配额价格更是于12月13日下午超过80欧元,突破历史高点。相比之下,中国的碳汇价格始终处于低位,在数十元/吨左右。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全国碳市场以来,目前全国碳市场总交易量突破4000万吨,总交易额超过17亿元。从北京市场的情况看,碳配额价格在55元/吨,碳汇的价格在45元/吨左右。

从供需格局来看,目前碳排放配额相关需求约40亿吨/年,按照碳排放配额市场5%的配额限制计算,CCER产品需求大约有2亿吨/年,而目前供给仅有约5000万吨。如果八大行业全部纳入碳交易市场,纳入配额排放管理的总规模将达到70-80亿吨/年,CCER的市场规模会达到3.5-4亿吨/年。如比例提升至10%,则需求有望更大。总体来看,我们对林业碳汇抱有很大的信心。

Q1:如何看待林业碳汇开发流程在技术层面的壁垒?

A1:国内的林业碳汇项目按照目前的方法学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造林的方法学,即建造全新的森林;另一类是森林经营的碳汇方法学,在现有森林的基础上通过人为干预增加森林的额外性,获得额外的碳汇,这两种方法学已经在国内得到备案。除此之外,林业项目还有竹林造林、竹林经营和草原方法学。

目前林业碳汇项目主要包括六个步骤:1)项目设计,通过开发企业形成项目文件;2)第三方项目审定;3)在管理平台进行项目备案;4)按照项目文件形成碳汇;5)到期对碳汇计量结果进行第三方核证;6)管理部门(发改委或生态环境部)进行专家论证与减排量备案、签发,完成上述流程后可进入市场交易。目前全国有9个交易所可以进行碳汇的登记与交易。一般而言,开发阶段需要1-2月、审定阶段需要2-3月、核证阶段需要2-3月,开展项目总体需要半年至8个月。其中,第三方审定及核证资质由发改委发放,目前共有12家机构获得资质,包括中国林科院的科技信息研究所。

Q2:专家对东珠生态、福建金森等对相关业务的布局情况如何评价?此外,东珠生态也是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100家成分股里唯一入选的林业企业,且与长江造林局签署合作协议,对此您怎么看?

A2:现有的相关公司对林业行业具备一定程度的了解,具备从事相关业务的基础条件,也确实开展了一些相关活动。目前而言,我国市场上碳汇质量具备提升空间。例如,目前我国1公顷森林的总蓄积量为94.87立方米,相比之下,自然条件相似的日本1公顷森林的蓄积量为195立方米。如果森林的单位面积蓄积量能达到日本水平,我国林业碳汇将翻倍增长。因此,开展林业碳汇的企业需要深入工作,不仅要做好市场的包装,也要思考如何把碳汇产品做大做强,关注森林质量,提供高水平碳汇,希望相关企业能更多参与到深层次碳汇开发中。关于东珠,我对公司不算非常了解,但从一些林业碳汇业务方面的信息来看,他们的布局我认为是有前瞻性的。此外,全国选了100家公司入选这个指数,把东珠生态作为标志性企业,至少指数的开发设计还是考虑到各种条件的。当然这也不是我个人能够完全评价的。

Q3:中国碳汇价格与欧洲差距巨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3:可能有两个原因:1)中国与欧洲处于不同的政策管制条件下。中国碳市场刚刚启动,碳配额与相关碳产品处于政策管制下,供需格局有待扩张,因此具有差距;2)信息不对称,欧洲买家对中国的碳汇市场情况并不了解。在全球市场上,价格应该是趋同的。

Q4:国内区域性的碳汇市场相互之间是否可以进行交易,与全国的碳交易市场关系如何?

A4:现在启动了全国碳市场,在全国碳市场内交易的必须满足相关要求。而之前试点的七个省市对区域性碳汇市场的具体要求各不相同,有一些允许更大的配额比例(10%)。目前发改委对碳汇的配额主要下放到省级,各省采取的政策自行决定。目前不清楚区域性碳市场是否一定遵循全国碳市场的相关规定。

Q5:如何衡量森林的质量?

A5:森林的作用很多,包括生态功能、产出木材、防治沙土化等等,因此考察时根据考察目标不同关注不同因素。其中有一个因素比较重要,即是单位面积森林的年度生长量指标,此指标是森林再生能力与碳汇能力的重要标志。例如,国内森林年平均生长量为4.83立方米/公顷,而德国平均为11-12立方米/公顷,仍有明显差距。另外,森林的树种结构、层次结构(复层林优于单层林)、可持续性(树种年龄分布)等也是重要指标。

Q6:核证森林碳汇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A6:一个碳汇项目在开发前首先对项目开发之前的碳汇量进行审定备案,在经过开发之后,每5年进行一次监测与核证,即可计算出森林新增的碳汇量,并进入市场交易。在计算中,森林自然生长的因素需要被排除,只有人为干预形成的碳汇方可交易。由于不同森林具有不同的基线情景、生长模型等,其计算出的自然生长量也不尽相同。

Q7:可以进行碳汇项目申请的森林有哪些?

A7:目前对具体范围争议较大,现管理部门批准的项目主要包括新造林与人工林,天然林项目的审核尚未开启。个人认为,应当通过人为活动的有效性来判断天然林是否能够作为碳汇项目。例如,对次生林的保护修复应该被认可,而绝对保护的天然林不应该被纳入项目开发。

Q8:对草原碳汇的看法?

A8:草原每年生长出的生物量很大,也能产出一定的碳汇。但是由于草地生长周期过短,草原的碳汇容易回归,同时草会转化为饲料等产品,释放出储存的碳。尽管短期可能有所作用,从长期来看,对双碳的贡献远不如林业。

Q9:市场传闻CCER将在2022年重启,在CCER开放之前还需要哪些准备工作?

A9: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进行内部商洽,重新审核现有方法学,国家林业局也在尽力简化现有方法学,降低项目开发成本。比较乐观的预计为明年上半年CCER项目出现相关动作。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看,需要从不同层次充分认识行业现状与潜力,包括CCER层级、区域化层级、国际化层级。从未来的市场潜力与稀缺性来看,随着中国减排力度的加大,CCER类的产品会有更大的作为。不过市场参与者不宜局限视野,可同时关注多层次的碳汇产品、森林的非碳汇收益,并跟踪森林碳汇相关的政策,包括降低开发成本、将林业碳汇纳入生态环境的开发体系等,进而思考碳达峰、碳中和对整个市场的改变。

Q10:目前市场对林地成本的预测为每亩10-30元,按目前碳汇价格计算,项目净利润每年能达到40元/亩,请问此算法是否正确?

A10:根据目前已备案的案例,每亩森林平均每年产出0.9吨碳汇。此外,项目的具体成本取决于地域、森林种类等各种因素,难以断言确切的开发成本。在实践中发现,开发森林碳汇具有一个基础成本规模,在其之上扩大面积时单位成本会有所下降。综合来看,根据森林种类的不同,成本与净利润的差异较大,目前正在推进相关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详细介绍林业碳汇
林业碳汇交易的主要误区和关键问题分析
碳中和到底是啥?哪些领域存在投资机会?
光伏电站如何参与碳交易?
什么是CCER?关于碳排放权交易“CCER”解读
碳配额、碳汇、碳金融分不清?一文带你读懂中国碳交易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