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桃花汤证下利为寒利
第307条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二三日至四五日”,注家大多忽略而过,不解释。但仲师写几日肯定是有意义的,不是随便写的,参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真武汤主之”,两条都是少阴病,都提到了“二三日”、“四五日”,都出现了“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的证候,显然是意有所指。
301条“少阴病,始得之”是少阴表证,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还是少阴表证。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变成了少阴热化证。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320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都是强调少阴热化。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322条“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除了少阴热化,更强调了邪气入里。所以我认为,“二三日”以上代表热化,“四五日”代表邪气入里。伤寒的日数,是为了说明病机,而不是简单的描述病程。
“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胡希恕胡老说:“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常传里转属太阴”,胡老虽然认识到了少阴病的这个转折点,但因“腹痛”而认为“转属太阴”,值得商榷。脾主大腹,肾主少腹,少阴病也可出现“腹痛”。清代伤寒大家因为“便脓血”之证与二三日以上条文大多是热化的规律,认为是热利,我保留不同意见。参《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如果津液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就会造成“小便不利”。小便不从前阴而走,必然渗入大肠,出现“下利不止”,所以才有“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之语。如果到此为止,可能就是个真武汤证,但“便脓血”将本条引入桃花汤证,上一条分析过,便脓血分寒热两种情况,实热的白头翁汤证,虚热的黄连阿胶汤证,虚寒的桃花汤证。“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将本条病机指向里寒,里寒的便脓血大便呈果冻状,《金匮要略》曰:“阳证内热,则溢出鲜血,阴证内寒,则下焦黑如豚肝也”,黑如豚肝,就是形容脓血便的颜色像猪肝一样晦暗,从颜色上就可以看出是寒证,经方大家成无己支持这一观点。
159条:“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都是“利在下焦”,都用到赤石脂,我们在临床中如何鉴别使用这两张方子呢?桃花汤比赤石脂禹余粮汤多了干姜,说明寒邪扩大到中焦,所以桃花汤证更寒,寒到下利不止,寒到便脓血。桃花汤用到粳米补津液,说明比赤石脂禹余粮汤证更虚,是一个虚寒证。相对来说,赤石脂禹余粮汤证没有明显的寒热证候。
 
第308条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1.柯琴曰:“便脓血,亦是热入血室所致,刺期门以泻之。病在少阴而刺厥阴,实则泻其子也”。黄元御曰:“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桃花汤之治便脓血之虚者也,若稍盛而生热者,可刺经穴以泻之”。刘渡舟刘老说:“第308条是一个对比之文,讲少阴热性下利。因为少阴病下利便脓血,有寒性的,也有热性的,寒性的便脓血往往是在下利过程中继发的,但是也有少阴阴中有热,而出现下利便脓血的”。从何处看出本条“下利便脓血”是热证?本条到底是寒证还是热证?
2. 一个大肠滑脱所致的下利便脓血,为什么可刺?不怕犯虚虚实实之戒吗?如果可刺,刺何穴为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78) 炙甘草汤、​桃花汤、赤石脂禹余粮汤
伤寒论第307条心悟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汇方(十八)
【汉传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伤寒论类编补遗》合并系属病篇285
伤寒论类方辨析之理中汤(人参汤)及其类方二
48.方剂 · 第48讲 第三节:固涩止泻•真人养脏汤、四神丸、桃花汤(附:禹余粮赤石脂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