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协热利也分寒热

34条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课前思考:

1.太阳病外证是不是太阳病表证?

2.外证未除为什么数下之?因何证而下之?

3.“表里不解”,什么证候是表不解?什么证候是里不解?

4.此协热利,能否用葛根芩连汤治之?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能否用甘草泻心汤或生姜泻心汤治之?

34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29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表里内外是伤寒中反复出现的概念,表里是绝对概念,内外是相对概念。太阳病有“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汗出恶风”等表证,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有里证,如大小青龙汤证的“喘、咳、噎、呕逆、小便不利”,桃核承气汤证的“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太阳病的“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汗出恶风”等表证,与“喘、咳”等里证,都是太阳病的外证。之所以出现“数下之”,很可能是因为太阳病大小青龙汤证的“喘、咳”被当成阳明病腑实证的喘咳,反复攻下。这种错误,几千年来,从未停止。现在也一样,只要感冒了,就喝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颗粒、抗病毒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清热解毒的药物,有的人还会喝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等下火药,这些都属于数下之。本来有些嗓子疼,喝药之后嗓子不疼了,出现咳嗽,喘,但医生也好,患者也好,都认为嗓子疼被治好了,咳嗽是新出现的病证,没有人认为是误治造成的。

“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协热”是裹挟表热入里,这个热是客热,客热不能消谷,于是出现下利,而且“利下不止”,参96条:“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鞭也”,“数下之”致使胃中虚寒,下焦寒饮随之上逆,出现“心下痞硬”。

“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本来是“外证未除”,反复攻下之后,出现“表里不解者”,“头项强痛,汗出恶风”等攻下之前原有之证属于太阳病表证未解,“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等攻下之后出现的证候属于太阳病里证未解。但“协热而利”不等于“协热下利”,表里不解造成协热下利的是35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芩连汤才是真正的协热利,是表里皆热。桂枝人参汤是表热里寒,“协热”是表有微热,“而利”是里寒下利。

葛根芩连汤:不恶寒,舌苔黄,脉沉滑有力,小便黄。

桂枝人参汤:恶风,舌苔白,脉无力,小便清。

本方相当于桂枝一味加入人参汤,即理中汤而成,桂枝解表,人参汤温里。虽然表里不解,但数下之后,中焦虚寒下利,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以成津液而作汗,所以不能用桂枝汤解表,但表有虚热,仍需桂枝解表。所以仲师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将息法,分步骤煎煮,“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先煎人参汤,九升煮至五升,久煎以取味,理中者,理中焦,中焦得温则下利自止,津液自生。后下桂枝,薄煎以取气,若煎煮时间太长,桂枝解表的作用就变成了温中,不能表里双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人参汤 | 里寒下利协同表虚发热【第223期】
理中汤与桂枝人参汤
(12)《伤寒论》第一百六十八条解密
《伤寒论》太阳篇痞证理论与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汤方
《伤寒悬解》胸痞,协热利——桂枝人参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