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荣卫是联系《伤寒论》与《黄帝内经》的纽带

《灵枢·营卫生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人吸收的水谷精微之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循行周身,抵御外邪。所以外邪侵袭人体,首犯荣卫,太阳受之。

《伤寒论·平脉法》:“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六气所伤,各有法度……风寒所中,先客太阳……寸口脉浮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伤寒论》与《黄帝内经》一脉相承,也认为荣卫血气是护卫人体的屏障。风寒湿暑燥火因其阴阳属性不同,侵袭的部位也不同。相对而言,中风为阳邪,伤寒为阴邪。风伤卫气,寒伤荣气。原本平衡的荣卫二气,因为外邪的加入变得不平衡则病。如“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外感首先是荣卫病,荣卫二气统领十二经,十二经分为手足三阳三阴,所以六经都有荣卫不和的疾病,这也是桂枝汤六经通用的原因。自从宋代已经朱肱提出十二经与伤寒六经的关系以后,金元四大家刘完素进一步提出伤寒传足不传手,备受争议。其实刘完素先生是强调足六经的重要性,不是否定手六经。

先看三阳病的太阳病,病在足太阳膀胱经无非是头痛项强,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病在荣卫,容易一剂知二剂已。病在手太阳小肠则病在气血,出现蓄血证,如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的桃核承气汤证。注家因“热结膀胱”而认为是膀胱蓄血,却不思为何用调胃承气汤泻胃家之热?《难经·三十五难》:“小肠谓赤肠,大肠谓白肠,胆者谓青肠,胃者谓黄肠,膀胱者谓黑肠”。膀胱为黑肠,黒为水色,膀胱病则小便不利。小肠为赤肠,赤为火色,小肠亦称血肠,桃仁、大黄活血,调胃承气汤泻小肠火则血自止。再看阳明病,病在足阳明胃经为气分病,病情较轻,白虎汤证,最多是调胃承气汤证;病在手阳明大肠经为病重,阳明三急下,都是病在大肠的大承气汤证。再看少阳病,病在足少阳胆经,口苦咽干目眩,一身尽重,难以转侧,一看就是少阳病,一般不会误诊误治。病在手少阳三焦经,但头汗出,小便不利,大便难,都是容易误诊的证候。

三阴病也是如此。病在足太阴脾经,自利不渴属太阴,宜服四逆辈,易诊易治。《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如果病在手太阴肺经,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就可能变成“时时下利”的脏结,死不治。病在足少阴肾经,发为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的附子汤证。病在足厥阴肝经,发为乌梅丸本证,病在手少阴心经与手厥阴心包络经,则可能成为死证,这也是少阴篇与厥阴篇死不治条文最多的原因。

《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荣行脉中,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荣气不足则陷入三阴。卫行脉外,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卫气不足则陷入胸腹,陷入胸者为结胸,陷入腹者为痞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雄志先生论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
倪海厦:快速学成中医高人的步骤
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
章太炎学术之“余绪”,读其论太阳病才知为世医大家
邓铁涛谈外感与伏气,卫气营血与三焦
桂枝汤有汗能止汗,无汗可发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