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论中医师承

很多中医院校的毕业生、中医爱好者希望通过拜师,走上中医的道路,出发点是好的,但很难实现。很多人归咎于没有好老师,不可否认,纯中医思维的中医很少,但影响中医师承的并非师资,而是承什么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当然是医术,是学术经验,到处都是某某名中医工作室,难道这还不够吗?如果将中医的传承限定在临床经验的继承,那将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从针灸来看,针刀、浮针、火针、水针、某某奇穴等短时间内可以学会的针法成为主流,经年累月才能学会的、通过经络穴位辨证的针法成为非主流。博导在课堂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平台上讲授的也是这些东西,长此以往,人们以为这就是针灸,而《黄帝内经》、《针灸大成》中讲的上病下治、左病右治,以五俞穴辨证论治的针法将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大方脉也一样,从日本传回来的方证、药证等辨证方法正在占领中医理论的至高点,假以时日,终将替代阴阴五行六经的辨证方法。不是说这种方法不好,我们可以从此入门,但不能将中医的灵魂丢掉。

中医的传承,重在传道,医道才是中医的灵魂。限于眼界与学历,师父的某些观点可能是错误的,但师父的治学方法,对患者的仁爱之心,对医道的追求才是影响一生的东西,才是值得传承的东西。所谓尊师重道,重的是医道,不是医术。

现在的人大多犯了一个错误,以为跟师就像上学,无非换了个教学场所。将老师等同于师父,或等同于师傅。老师的工作是教书,只要把知识点讲透就是一名好老师,而这些知识点是“术”的范畴。师父的工作是育人,把弟子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医生才是一个好师父。师父首先会给弟子指路,学医的道路千万条,师父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帮弟子确立一条最适合的道路,学会纵观全局,灵活变通的“心法”。而这种心法,不是通过文字可以学习的,更多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师父的人格魅力、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逐渐形成。

师傅最早是帝师,“身为师傅,贵极人臣”,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护安全。师傅地位虽高,但也极其危险,毕竟教的是储君,不敢站在父亲的角度指点太子。中国文字特别有意思,傅是左右结构,关系平等。父是上下结构,需要尊敬。带父字头的爸、爷,都要无条件尊敬、孝敬,不能当朋友、同事、邻居对待。而司机师傅、木工师傅,不需要尊敬,能当朋友对待就能让师傅心存感恩。

所以,准备拜师,首先想清楚自己准备在师父身上学什么?传承什么?如果只是想学某方治某病,那还是报个学习班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道臆想(2019年总结)
针灸奇梦录
从按摩到大夫,“60后”女子的中医路——瘫痪后的倔起
炁通任督.必得康寿 - 气功导引 - 民间中医网 - 中医养生,中医咨询,中医书籍,中医论...
中医针灸针法课件
辨析各种新奇针法回归针灸医道正宗(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