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忘的第一本书,20位孔网卖家的故事温暖这个冬日

前不久书友布衣樂乎在孔网动态发起了名为 #在孔网卖出的第一本书# 的话题,孔网的卖家们纷纷参与,追忆往昔岁月。他们大多最初是买书人、读书人,为了处理闲置书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启了卖书之旅。

他们之中有今年刚刚上路的新手,也有已经纵横孔网十余年的前辈,有人第一次接单异常顺利,有人第一笔生意一波三折,有人卖出第一本书兴奋得一夜未眠,有人寄出第一本书顿觉依依不舍,有人实现了以卖养买的自由,有人结交了五湖四海的朋友。

小编从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摘录在这里。卖出的书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生动的细节和一个个鲜活具体的人,他们和卖出的书一起构成了故事本身,给这个冬日带来了一丝温暖。

时过境迁,依然记得那时心情

很多年以后,我甚至可能忘了卖出的第一本书的名字,却永远忘不了那种心情。

书友若知了了

2019年12月31日,即将跨年的那一天,我卖出了孔网的第1本书。当时我并不知道,可能就沉浸在跨年的狂欢中了吧。第二天早晨起来就发现微信中有一个动态,说卖了1本书,我惊喜不已,赶紧找出了那本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记得那一天,2020年1月1日,去年的残雪还未消,我便穿戴好,走在街头,拿着书去了当地的一个邮局,把这本书仔细地包好邮了出去。

书友兰怡阁

11月4日我在动态“书店日记”中写了篇题为《中国非物质文化手工艺品——剪纸(虎)的拙文,得贵编推荐,流量可观。可能我的诚心和努力感动了上帝,11日晚20:47:47可爱的天使降临,给我带来了惊喜和第一份订单。

本已上床准备睡觉的我,立即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穿衣起床找出商品,准备好包装材料,填好信封,网约下单,准备了寄挂刷的邮票,忙完这些事,时间不知不觉已接近23点。

现在是“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在辗转反侧中熬到天亮,急忙起床,为确保无误,再次查视商品。“双11”邮局客户比往常多,8:57:04完成寄递。上孔网确定发货,免“金主”担扰、期待。

书友易莲1814

多年前售出的第一本书,今天又遇上。时间飞逝,恍然如梦。

书友chinajlwhy

《洞穴奇案》是我在孔网卖出的第一本书,既高兴又不高兴高兴的是有书友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不高兴的原因,就像一件珍爱的物品,被别人拿走了。

书友小桔灯书屋

我的小桔灯书屋卖出的第一本书是董桥的《橄榄香》,不过有个书友想做我的第一个买家,买了一本《萱草集》。他问:我是不是第一个买家呀?呵呵,我说你是《萱草集》的第一个,是小桔灯书屋的第二个。他笑笑,后来和我聊了很多,关于读书,关于写作……

读书是寂寞的,和我今早的晨跑一样,孤零零一个人,在偌大的公园,在河边……

但寂寞更适合回忆和思考,更适合打理思绪,也更能沉淀自己的内心世界。

书友演绎人生2019

我有那么多好书,但第一本卖的是这本书。

书友古蔡书店

当我在孔网成功卖出第一本书时,我是非常欣慰和重视的,为之郑重其事地手写了一封信,信中“十分感谢”,“您是我的第一个顾客”,并表明自己没有经验,“对于购书过程中的一切不满意问题,请及时沟通”。

这位买家收到书和信后及时确认了收货,还给予了多字的好评。很遗憾,我没有再找到当年的评论内容。

新手上路的波折和意外

新手上路,免不了一波三折和意料之外,回头看都成了难忘的回忆。

书友谷堆石

卖出的第一本书是《道德经探玄》。说起来,却还有一点波折。

上书之后,一位书友下了单,却不付款,待过了期,再下单,仍不付款,我看着那激动人心的图标一个多星期,却委实没有了下文。过了一段时间,对上的书整体调价,有调高的,有调低的。

不想这位书友却生气了,私聊质问,你还有没有正经事?为什么我看中了的书,你就要涨价?

我只好说,书友不是不要的?

书友回复说,我一直在考虑呢。现在我决定了,我要。

我回复说,如果书友要,那就是按照原来价格就是。

我的书都是自己看的,本也没有刚性的盈利一说。书友不知满意了否,总之在收到书后,一直没有确认收货。直到八九天后,这有些愤怒的十块钱才进入账户。

书友永寧宮書

在孔网卖丢过一本书,《江津县志》(如图同款)。那时刚开始在孔网卖书,生手匆忙,未搞清楚状况,那次一来订单,就兴冲冲去邮局用EMS寄书(新手未查证对方是否已付款下单)。

这本《江津县志》就是这样准时由邮局EMS寄达江苏省某市,结果发现对方未付款成功,只是询问单。书已寄出,那咋办,自己失误自己担。给对方多次发讯息也不回,最后只好认栽,书也收不到钱,记得当时《江津县志》200元。

书友乱坡山人

和很多人不同,我是先卖了书才在孔网开的店。

《徐悲鸿彩墨画》,1959年的八开精装本,书是个残本,缺了一些书页。虽是困难年代,但书的印刷质量非常好,纸张厚实。特别是彩墨画、中国画的效果,感觉比现在的铜版纸好多了。孔网拍卖上花了30元拍得的。

书在家放了几年,有人沿着拍卖记录上门开价十倍求购。当年还是意气风发,书从来只买不卖。随口开了一百倍的价格,阻止买家。没成想,买家稍还了下价,成交了。没记错最后成交价是2700元,送了一块切割好的特产——金华火腿,金华火腿出东阳,我们东阳是发源地。

书中自有money粮

转眼间,注册孔夫子的书摊已经十年了,成为摊主也纯属机缘巧合。

那时候有个高中同学在杭州读完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苦于那一堆书无法处理。我自告奋勇让她寄给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旧书转让网站,就搜索到了孔夫子旧书网。把书一本本上传,我记得一共有22本。上传完后,就把这件事忘记了。

有一天,邮箱里有一封订单确认邮件,打开一看,有一个孔夫子的订单。真是很意外,也很惊喜。那书友是北京的,收货的地址是北京的一家出版社。

邮寄方式是挂号印刷品,我就在想这个挂号印刷品怎么寄,跑去邮局咨询工作人员,才知道挂号印刷品怎么寄。把那本书包裹的严严实实。期待着第一单可以顺顺利利到客户手上。

结果天不遂人愿,第一单就寄丢了。可是那客户也很好,虽然没收到货,也还是给我确认收了货,于是我收到了第一单的十来块钱。

以书为媒,我们有了连接

读书是一件特别私人的事,却在书籍流转的一买一卖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书友睡不醒斋

十二年前在孔夫子旧书网买了第一本书。十多年来,书买得多了,自己的小房子都没地方放了,这才发现书友说的对,不是买不起书,不是买不起书架,而是买不起放书的房子。而且慢慢地自己读书的兴趣也会有变化,于是选择在孔网转让一些书。

三年前卖出了第一本书——《脉理求真》,是一本薄薄的中医书。含邮费32块钱,没赚几块钱,但还是挺开心,因为可以淘汰和更新自己的藏书,更重要的是有了和书友交流的一个新渠道。

书友荷塘月色6688

知道孔网,源于搜索老伴儿苏立忱的名字,一系列的链接中有孔夫子旧书网,打开一看,老伴儿二十多年前的硬笔书法作品出现在眼前,感谢那位有心人。此后陆续在孔网上买一些老伴儿和我需要的书。

一天,老伴儿说:我好多书都用不上了,你看能不能卖了,给需要的人。我说试试吧。

录入上架,寂寞了几天,突然看到有客户下单啦,好开心,至今已开了两单。

感谢孔网,不但让我家闲置的书有了新主人,还认识了很多因书结缘的新朋友。

书友二百兰亭书屋

还记得在孔网卖出的第一部书,是一部民国秦观的词集,基本按本金出了,当时不懂,买价1000的书卖出1200包邮,扣完手续费运费基本没什么利润。如今想起来还特别记忆犹新,现在那部书的价格已经水涨船高,将近3000了。

很多时候书有书缘,每一部书都在小心翼翼地流转,去等待它的下一位藏家。第一部书出手,开启了自己独立的探索之路,广聚奇书异籍,以书会友,去结识更多的惜书爱书人。

书友郝一帅

汲古阁《周易本义》是我在孔夫子旧书网卖出的第一本书,这么多年了,卖的书不多,但是能够通过卖书结交天下朋友,无比快乐。

书友蕙兰书社2

在孔网卖出第一本书,应该是在2015年年底,记得非常清楚,是袁沛霖先生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四本儿。心里挺惊讶的,因为开店时间比这要早,但先前没有一个顾客光顾。再加上书店里上的书非常少,也就一直没当回事儿。突然下了一个订单,自己心里确实有点儿激动吧。

当时快递费还是很贵的,好像选择的是中通,发往哈尔滨某高校的。书发出去之后,才发现这笔生意是赔钱的买卖。为什么这样讲呢?当时是按照书本的分量来邮寄物品的,重整四本儿已经完全超重。

好在这是一次开端,从那时起,好似度过了迷茫期、犹豫期。订单虽然不是很多,但一直在坚持着。问耕耘,不问收获,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一直到现在,虽然销量不是很大,从来没有气馁过。每当看到书友们良好的回馈,心里总是暖暖的。书是媒介,是一种缘分,爱书之人,心灵大多是相通的。

那套书发出去之后,我向对方说明了情况,对方的感激,我记忆犹新。藏书人有乐趣,卖书者也有乐趣,这种乐趣,不是说赚了多少钱,而是书在流转之后,重新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

我想,纸质书面对电子书的时代,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手捧纸质书的虔诚感、庄严感是任何电子产品所不能替代的,散发出来的书香氤氲着读书人的灵魂。

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以卖养买,真的很快乐

实现了以卖养卖,不仅买书买得更心安理得了,也收获了价值感和成就感。

书友四见楼主人

物质匮乏的年代,读书是奢侈的,生长于农村,获得书籍的途径十分有限。读书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后来离开家外出念书,买书成了生活中最大的支出,生活费又不多,毎每月底犯难

多年下来,书越积越多,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正如人常说的,年轻时想去旅行没钱,年老有钱却走不动,不堪远途了。

买书、读书真的会上瘾,外出见到书店总要走进去看看。有时明知自己有的书,也会再买,或者封面变漂亮,或另外译者,或是后出转精,总归有说服自己购买的理由。

今年国庆节在孔网申请了一个书摊,正式走上以贩养藏的道路。收到第一单书款,没赚钱,赚了开心。

书友云淡风轻书屋

在先生的建议下,于2021年7月18日晚在孔网注册了一个小店,开始了我的卖书生活。学着卖出一些我们不再读的书,腾清一些地方,也赚些银子补贴家用,再就是把书给有用的人,继续发挥其作用

每天陆续上传一些书,7月29日晚上,突然看到一条购书消息,小小地激动了一下,这是一套《金瓶梅词话》。对方压了50元,还要包邮,因为是第一单生意,我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对方付款后,我的小店开张了。

接下来就是一通忙活:找到这套书掸了灰尘,左擦右擦,先包一层塑料袋,用胶纸带粘牢,防止进水;再包一层泡沫纸,又用胶纸带粘牢,在书的边角还加厚包装,防止运输过程损坏。包严实后,突然有点小失落,好像送孩子外地上大学一样,有点不舍了。

把书送到代寄点,絮絮叨叨地嘱咐人家再包一层泡沫的制式外包装。就这样,第一本书寄出去了,又开始关注物流信息,比买家还急切。

第一笔买卖没有多少钱,可是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一生中开天辟地卖出了第一件商品。

书友传统文化小木头

我在孔网卖出的第一本书是《汉碑大观》,此单生意对我来说影响深远。

2017年3月28日晚十点,我上传了第一本书,不超过一个小时,书卖了。黑龙江一位书友买走的,心里特高兴。媳妇疑问:“这么快就卖了,你包装好,我明天拿公司发德邦快递,5元一单,只要不是很重,都是5元,你在家找不到5元的快递。”

卖的书是《汉碑大观》,卖了56元。它是我在2002年花7元钱买的,书能升值,不再是烂纸片,媳妇儿不再啰嗦我买书了。为了彻底封住老婆的嘴,卖书的钱全给老婆,但是有一条:我买任何书,别管。老婆很赞成。

从2017年到现在卖了64本书,总价超过一万四,我给老婆的书钱应该超过一万五了。卖了一万四的书,利润有近六千。

某书即将发快递时,老婆一定要看一看,并说:“这么好的书为什么要卖?明年说不定还能多卖些钱。”我经常说的是:“我不舍得卖的书才是最好的,找一本叫你看看吧?”“不看,我一看书就瞌睡。”

我给自己定的标准:买书的总价不能超过五万元,现在有四万多了,卖了一万多,还剩三万多,想买的书都买了,总体压力不大…

当然,没有老婆的支持,我这个业余爱好没法延续。

到这里,故事差不多讲完了。话题的发起者书友布衣樂乎在孔网动态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不记得那天是有多开心了,但从此就放下包袱,开启了卖书的副业,一直到今天,有过惊喜,也有过彷徨;有过专心致志,也有过三心二意;有过感动,也有过委屈。从书摊到书店,从活跃的写动态积极分子到无暇顾及又无可奈何的停更,卖书这件事早已不是最初的样子,那么单纯和美好。”

想来这也是许多店主的心声,不是绝对的正能量,但很真实,也因此更为动人。虽说热爱无需证明,但当一件事并不能带来多么大的好处,却还有人为之坚持,那大抵就是热爱的缘故了吧。我们该庆幸还有这样的热爱,我们该感谢这样的热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买老书、买旧书、买奇书、买您想不到的书...请认准孔夫子旧书网 | 静思斋
这个二手书界的「闲鱼」,用起来怎么样?
访谈唯楚书店汤楚军:一辈子只坚持做一件事,把它做到最好
【古旧书业观察十八】三柜书屋:重要的是卖着,不是卖了 夫子访谈
实体书贵?这11个买书渠道,让你低至一折买好书!畅销书、古书、教辅书、珍本全都有!
6家便宜到爆的购书平台大揭秘,哪里能买到优质便宜书籍?一文全看清!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