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扬之水的新书还是那么漂亮|夜书话
userphoto

2024.01.10 广东

关注

前些日子扬之水微信发了一张书影给我,说是过几天出版社会寄新书来。我一看封面图上左侧竖排的书名,噢,《诗经名物百例》。太好了!我马上回:“我正想好好补读几本中国书。就从补读《诗经》开始,从您的《诗经名物》开始。”《诗经》难读,今有这本“百例”,岂不省了我许多事?

等新书寄到,我一看,不是《诗经名物百例》,是《诗歌名物百例》。摆这个乌龙,也不能全怪我眼神不好,实在因为扬之水的《诗经名物新证》太有名。话说《诗经》虽然难读,她那本“名物新证”也好读不到哪里去。我还以为赵老师终于认识到一味曲高和寡,无法功德无量,于是屈尊俯就,搞了个诗经名物的“普及本”出来。我还一直等着新书一来,要为这善解人意的“普及本”欢呼呢,结果,认错字,会错意,表错情。这可让我欢呼什么呢?仿佛报名参加的是城市漫步,结果发令枪一响,开赛的是马拉松。

收到新书,左翻右翻,横看竖看,摸完纸护封,再摸布封面,感受“两言以蔽之”——

书,做得是一眼可见的真漂亮;内容,是一如既往的不太懂。

自《诗经名物新证》之后,扬之水出了得有一柜子新书了。书越做越漂亮,内容专注名物,路子越来越专,心眼越来越细,部头不论大小,她的本本新书,皆与“学术著作”无异了。我因此也时常惊叹,现在文化界到处说转型,媒体也转,舞台也转,有几个转成功的?而扬之水的名物转型,却是罕见的学术成功案例。早年爱书人常常夸她的书话短章,都说写得好,文字又安静,心思又细密……话还没说完,孰料作者挥鞭上马,掉头就走,一骑绝尘,刹那间影子都不见,很快,从高山老林深处,传来凯歌一样的“名物”嘶鸣声。

所以,我每次拜见扬之水,谈话聊天,从不担心她会和我聊名物。我不懂,她知道我不懂,我也知道她知道我不懂,我也就不用不懂装懂,这样聊起天来反而轻松自在。虽然我认为我没有必要懂那么多名物,但扬之水和她的著作总是不停让我惊叹:一个读书人,在一个少有人涉足的领域里,一扎就是三十几年,跑了那么多博物馆,看了那么多出土的东西,写了那么多书,当今浮世碎片繁华中,有几人能做到?我做不到。即使想从今以后拿出三十年来好好做一件事也不可能了。眼见活着的力度和持续活着的长度皆不足够了,岂不痛哉!

“欢呼”了半天,还没说到这本《诗歌名物百例》。扬之水以名物百例给我们演示了一种读解中国古典诗词的新视角、新方法和新方向。你可以当词典查,可以当手册用,也可以当画册欣赏,更可以按图索骥,做收藏指南参考。刚才我读了一篇《经架(卧读书架)》,方知卷轴时代原来还有这样的读书工具,恨不得立刻在夜书房摆一个复制品。一会儿我还想再读读《压纸》《书镇》《笔格》《书案》等篇。五页目录找下来,我不由发一长叹:中国的诗词中竟然还有如此之多的“物”,我们光看名称,完全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东西。哪怕只读一篇,都会觉得我们其实早已失落了“物”的繁华,而且,难以重现。现在的日子,要说简陋,也真是“空如无物”了。我们只好在扬之水的名物系列里穿越,领略一番“繁华”魅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7版《诗经名物新证》天津教育版后记
扬之水 – 国学网
读扬之水《脂麻通鉴》
诗经名物图解 – 书格
诗经名物图解4
林下水痕 | 沈胜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