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位移角居然让们专家们争论不休!

        关于层间位移角的问题,《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3.7.3条是这样规定的:

        注:楼层层间最大位移△u以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差计算,不扣除整体弯曲变形。抗震设计时,本条规定的楼层位移计算可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但规范并没有规定位移角计算时是否需要考虑双向地震的影响,以至于各审图机构和专家们争论不已,实操过程中也是混乱不堪。

        其实层间位移角是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现行规范通过对“层间位移角”的控制,达到限制结构最小侧向刚度的目的。对“层间位移角”的限制是宏观的,“层间位移角”计算时只需考虑结构自身的扭转藕联,无需考虑偶然偏心及双向地震。规范规定的双向地震作用本质是对抗侧力构件承载力的一种放大,属于承载能力计算的范畴,不涉及对结构结构抗侧刚度大小的判断。

        规范专家们规定位移角的具体数值时,也是按照未考虑双向地震去拍的脑袋,所以按照双向地震计算结果去对比规范的位移角限值,似乎不太妥当!

        

    其实,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混凝土结构)第2.3.2条就有这样一条说明:

        对于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及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时位移比大于等于1.3时,应补充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但双向水平地震和偶然偏心不需要同时组合。但验算最大弹性位移角限值时可不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当然对于特别重要或特别复杂的结构,作为一种高于规范标准的性能设计要求,用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角与规范限值做对比,也无可厚非,就像框架结构,规范规定限值为1/550,设计时就任性的按1/1000控制也不会吃牢饭的。

        



本文原创:土木吧,微信号:tumuba,作者:洪飞宇,可添加微信308492256与作者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业干货】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剪重比分布的基本规律,和最大层间位移角你了解么?
朱炳寅博客之关于“楼层位移比”和“层间位移角”问题
剪力墙结构优化策略汇总,纯干货
建筑结构丨干货!贵阳在建最高建筑——贵阳国际金融中心结构设计要点!
大跨度大悬挑钢桁
浅谈关于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选取的几种说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