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中国民居建筑五大特色之一——乡愁自何处 广西“干栏”式建筑

 

【土木极客】一个深耕于工程科技传媒的公众号

有思想

有温度

有情怀

以下是正文,敬请关注


“干栏式”建筑是一种富有地域特色的典型少数民族民居建筑。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客家“围龙屋”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

历史渊源



当原始人类摆脱原始狩猎与采集,进入有序的农业生产后,劳动需要定居。加上氏族人口的繁衍等,有血缘关系的人们就会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定群体的普遍生活模式。而干栏式建筑正是在这个阶段形成和发展的与南方自然相结合的建筑文化。

南方地区气候炎热,雨水充足,湿度很大,林木资源丰富,并且盛产凤尾竹。而干栏式建筑,正是底部架空,用数十根木柱支撑楼上的重量,四周不设墙,主要用来养家禽、家畜,堆放柴禾、谷物等。如果设墙,墙也是由多空隙的竹篾围起,利于洪水的通过。二楼由木柱支撑在空中,主要居住,这样的设计,即可以防潮,也可以防野兽。可谓一举夺得!

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建筑文化,正是新石器时期南方的主要建筑文化,其特色正是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古时流行于南方百越民族的居住区,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其中河姆渡的干栏式木构架是华夏建筑文化的缘起。但原始形式的干栏式建筑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如今其原型已经坦然无存。现在“干栏式”建筑主要流行于壮族居住的比较偏远的地区,包括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

建筑建构


“干栏”是壮语的音译,意指建于托架之上的一种纯木质结构建筑,这种建筑不用一颗铁钉,全靠木楔子加固,干栏式建筑是壮族标志性古民居。南方潮湿多雨,山间多毒虫猛兽,干栏的底层作为禽畜舍栏,中层才住人,顶层则屯放粮食,可以最大程度地克服南方森林地面的瘴气及野兽侵害。还可以防震等,是壮族先民生存智慧的体现。西林县干栏文化的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句町古国时代。

广南壮族为什么屋宇建造大都以干栏结构为主,究其原因:

一是壮族多聚居崎岖山区和山间河谷地带,地势陡峭,水资源丰富,村寨大都落建于半山腰,节省或少占耕地;

二是大部分村寨均居于山间或河谷地带,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干栏可以通风排热,避免潮气;

三是广南地处云、桂、黔三省区交界处,旧时盗匪猖獗,干栏可以观察外部四周,预防匪徒侵扰;

四是楼下饲养畜禽,既防盗又方便管理喂养;

五是晚上害怕盗匪和野兽,不敢出门,大小便可以从楼上向下排泄;

六是森林资源丰富,能就地取材、各取所需。

干栏建筑的突出特点是铆隼结构,这是世界著名的一种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现今干栏民居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消失。在国内,连片的干栏建筑已经寥寥无几,因而句町故地—广南的干栏建筑显得弥足珍贵。资料显示,在广西西林县境内,以那岩屯的干栏建筑群保存最为完好,被誉为“壮族干栏文化第一村”,2012年入选了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那岩古木寨位于广西西林县马蚌乡西北部,因寨中有120幢明、清壮族干栏式木楼而得名。据介绍,那岩屯的建寨历史至今仍无具体文字记载,但根据寨中老人介绍,寨中先人是古句町国的后裔,目前寨中居民仍织土布、穿土布、讲土语,许多习俗都与西林县历史上的“古句町国”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

组成山寨的坝南、坡玛嵩、小寨等山巅上的古木楼的房前屋后仍然生长着89株千年老树,或盘根错节,或相拥相抱,或相向拱生,形成一道“树门”、一对对“夫妻”树。整个山寨的老老少少生活在开门见青山翠竹,吐纳闻鸟啼花香,歇息倚老树怀旧的青山、溪流、木楼、竹林、梯田、古树构绘而成的宜人环境之中。

版权声明:未注明出处信息皆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栏——傣家竹楼 - 民俗文化 - 新闻资讯 - 农村信息网-农业信息-农民工招聘-农产品价格行情-养殖技术
广西“杆栏式”传统民居解析
干栏式建筑:中国特色民居形式之一
广南壮族民居
干栏 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