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党争”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冲突,有冲突的地方,就会有斗争。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古代圣贤最讨厌党同阀异,为了自己小派别的利益,而置对手于死地。

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党争应该是唐代的牛李党争。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在科举考试时,牛僧孺、李宗闵在策论中批评时政,抨击宰相李吉甫,遭李吉甫排斥,久不叙用。

唐穆宗时,牛僧孺曾一度为相,李吉甫之子李德裕等,指斥李宗闵主持科考舞弊,李宗闵等人被贬官,斗争更趋复杂。

朝廷大臣分化组合,形成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派相互倾轧四十余年。

李党领袖李德裕和郑覃皆出身士族高第、宰相之子,皆以门荫人仕,主张“朝廷显贵,须是公卿子弟”。其理由是自幼漂染,“不教而自成”。

而牛党领袖牛僧孺、李宗闵等,多由进士登第,反对公卿子弟垄断仕途;在对待藩镇的态度上,两派各执一词。李党世代公卿,支持唐廷抑制强藩,因为节度使强大,影响他们的利益;牛党大多来自地方州郡,与藩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利害相关,主张姑息处之,希望朝廷承认割据事实。在对待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问题上,双方态度也相去甚远。

《旧唐书·李逢吉》传称其“妬贤伤善”,广结党羽,“朝士代逢吉鸣吠者,张又新、李续之、张权舆、刘栖楚、李虞、程昔范、姜洽、李仲言,时号八关十六子。又新等八人居要剧,而胥附者又八人,有求于逢吉者必先经此八人,纳赂无不如意者。”

两党争持日久,最后变为意气相攻。除去不同利害,已无明显的政见不同。

两党交替执政,相互攻伐,使腐败的朝廷更加混乱。

唐武宗时,李德裕高居相位,将李宗闵贬斥流放封州;宣宗时,牛党得势,李党皆被罢斥,李德裕被贬死崖州。当时人称“八百孤寒齐落泪,一时回首望崖州”。

苏轼在《续欧阳子朋党论》中称:“牛、李之党徧天下,而李德裕以一夫之力欲穷其类而致之必死,此其所以不旋踵而罹仇人之祸也。”

宣宗时牛僧孺病死,牛李党争才告结束,持续时间40年。

唐文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关于牛李党争的性质,史学家陈寅恪认为牛党代表进士出身的官僚,李党代表北朝以来山东士族出身的官僚。大体上牛党是新兴的庶族地主,而李党则是没落的门阀世族。反对的观点同是,牛李党争的焦点在于对待藩镇态度,是主张强硬政策与妥协政策的分歧,李党主张革新,牛党因循守旧,所以李党是进步的,而牛党是守旧的、反动的。

不过在我看来,其实都是一丘之貉。因为凡是中国历史上党争厉害的时期,都是百姓遭殃的时期,汉代的党锢之祸、宋代的新旧党争、明代的东林阉党之争等,最终都导致王朝的覆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晚唐的“牛李之争”:世家的最后一搏和庶族的逆袭
毁掉唐朝的只是藩镇和宦官?看看士大夫集团的“牛李党争”有多坑
牛李党争——加速李唐衰亡的重要因素,门生故吏,旷日持久
揭开“牛李党争”的真相
残唐风云录
党争亡国,乐天与长达四十多年的牛李党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