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本畅销小说,如何能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6月17号,87版电视剧《红楼梦》迎来开播30周年,人们对红楼人物的关注,似乎总脱离不开与其所饰演的人物命运轨迹相辅照的角度。这部不可逾越的经典之作,从未离开大众的视线。


用时下的语言形容,《红楼梦》是大IP,是畅销小说——从出版之初就是“洛阳纸贵”,而且一路畅销三百年。在快餐时代,这种奇景很难理解。


2015年的全民阅读调查显示,读过3遍《红楼梦》的中国人,超过了4000万。30岁的改编剧,300多年前的作者,依然没有退出时代潮流,还有为其专开研究100余年的显学——“红学”,究竟《红楼梦》有什么魅力?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清代工笔大家孙温绘制,全面再现《红楼梦》场景。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自传派”、“考据派”、“索隐派”众说纷纭、各有见地,兼有“挺林派”vs“挺薛派”之争,火药味浓郁。用鲁迅的话说,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杨绛先生说,曾想细评《红楼梦》,但“那时动笔即错,不敢作此妄想”。没读过三遍以上,对于王国维所作“哲学也,宇宙也,文学也”的概括便没有发言权,那百科全书式的图景非一朝阅历能参透:


十几岁时看了些儿女情长

三四十岁才懂得人情世故

五六十岁方悟道镜花水月


所以,蒋勋说,《红楼梦》是可以看一辈子的。


能哭黛玉哭到死,荒唐谁解作者痴?


在一本书中,同时能遇见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发现普鲁斯特、司汤达以及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这样的“宇宙性杰作”是法国人眼中的曹雪芹与《红楼梦》。


但最终,十年删减的笔力、舌尖上的大观园以及床头书里的人生哲学,这些都将属于每一位红迷自己。《红楼梦》真正的魅力,始于你的第一次理解。


作为小编,仅以下面这份书单,带你游走于“红学”名家们的层层解读和微妙细节之中,由简入繁、以小识大,逐步探寻真正的《红楼梦》。


1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

 作者:曹雪芹,脂砚斋

 汇校:吴恩铭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小编说

《红楼梦》最开始以抄本形式流行时就附带“评语”,这就是由脂砚斋、畸笏叟等人所加的现在统称为“脂评”的批语。


因为这些作评者是曹雪芹的亲友,了解作者写作《红楼梦》的情况,所以批语中揭示了不少有关《红楼梦》写作背景、与曹家家世的关系、80回后的情节等等内容,对加深理解小说内容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读者们戏称这是“弹幕本”《红楼梦》。

读者说

批语更有助于理解这部奇书。编者的用心令人感动,比如会注明争议处,并说明采用那种的原因。非常适合具备一定基础,对此书有兴趣的人。


2


《<红楼梦>探源》

 作者:吴世昌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小编说

“大家小书”系列的书用意就是让大家用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选了大家的作品,又是写给大家看的作品;篇幅虽然短小,但干货满满,听上去正合适累于碎片阅读的现代人。


吴世昌先生这本《探源》,可以说是“墙外开花墙内香”。原版为上世纪60年代牛津讲学期间写成的英文,出版后在海外影响很大,后来才有了中文译本。


在研究资料匮乏的年代,《探源》成书也是尽可能地考证且论述清晰,对读者而言是不错的红学入门之作。

读者说

世昌先生在经历迷宫追本溯源的同时,饱尝着探索者的艰辛与乐趣。我们在阅读中,随他一起,上下求索,庶几也是一种乐趣。

——魏旸


3


《<红楼梦>新证(增订本)》(全三册)

 作者:周汝昌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小编说


“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是“红学”考据派主力,许多一手的红学考证资料都由他挖掘出来的。


这套《新证》成书出版于上世纪50年代,是周先生最重要的红学贡献,被学界看做“红学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集大成之作”,受到胡适、顾随、张伯驹等一众名家的赞赏。


虽然考证内容繁杂、论证偶有疏漏,但是读者一致评价文字中那股精气神读来令人振奋,可以作为红迷必备。

读者说

我是红楼梦粉丝,打小读红楼,百读不厌。N年前又开始读《脂砚斋评石头记》,觉得资深红迷还是读石头记比较好,但是里面好多隐喻还是需要解读,所以买了周汝昌的这本书,总体来说考证比较严谨合理,目前所存的曹雪芹及其家族的资料实在有限,周汝昌能把这么有限的资料充分利用,推理考证,把红楼梦的一些背景都能写出来,很好啦!书是正版,建议红迷买本。


4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作者:白先勇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小编说


当八十岁的白先勇,遇见三百岁的曹雪芹,听华文世界小说大家如何解“天下第一书”,看两个时代文学赤子跨越时空的心灵相印。


白先勇先生与曹公的命运极其相似,因而才会有惺惺相惜的感觉。一生研读《红楼梦》,在“自传派”、“考据派”“索隐派”力争之下,白先生从小说家的角度,重新将这部伟大的著作完全当做一本虚构文本来看,侧重解析《红楼梦》小说艺术的“现代性”。

读者说


不错,按照章回做出解说,喜欢红楼梦的读者应该读读。红学讨论的世界很杂,白先生不冒进不一语惊人,但是潺潺流水般帮我重新过一遍《石头记》。



5


《蒋勋说红楼梦(修订版)》

 作者:蒋勋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小编说


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与其说这套书是对《红楼梦》的解读,不如说是蒋勋借由红楼人物对人生滋味的提炼。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蒋勋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也不涉及考证。他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探索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


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

读者说


以前粗读过两遍红楼梦,看过87版红楼梦,这次读到蒋勋老师的书,才更读出了名著之所以为名著的味道。蒋老师以自己的体悟对经典细节的解读让人反复品味,意犹未尽。



6


《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

 作者:蔡义江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小编说


木心说“《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没了诗词曲赋的《红楼梦》会黯然失色,许多人物和情节也会变得模糊晦涩。


蔡义江先生的这本《全解》并未剥离开书中情节做古文注释,而是将二者结合,为大家展现作者更丰富的写作意图,更有从诗词曲结构、技法、题材鉴赏作者的文采。


《全解》成书时代较早,语言难免有时代局限,但蔡先生回归文本的研读方法仍然带来极大新意。

读者说


蔡义江先生的这本《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可以说是《红楼梦》诗词的字典。喜欢《红楼梦》的朋友不妨买一本收藏起来,不时的翻出来看看,回味无穷。并且,这本书不仅仅是解说诗词,也是从诗词的角度进入《红楼梦》。很好的一本书。



7


《红楼识小录》

 作者:邓云乡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小编说


《红楼梦》的魅力除了故事和人物命运的跌宕,还流露于精致的细节:服饰礼仪、风俗文化、饮食器物等等,都藏着曹公的生活美学。


邓云乡先生作为电视剧《红楼梦》的风俗编剧,不似正统红学家那般追溯渊源,而是给了读者《红楼梦》另外一种读法:以小识大,将一座别致的文化博物馆细展开来。


像《识小录》,谈工艺、民俗、营造、园艺、饮馔等等,而另一本《红楼风俗谭》讲礼仪、服饰、古董、官制……无不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地将曹公笔下的许多难解的小“味”解释给读者,勾勒出鲜活的红楼生活与时代风貌。

读者说


以前看过一本邓先生的《旧京散记》,只觉得他对民俗很有研究,并且对很多古籍里的知识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这本红楼识小,内容简直比我期待的好看太多,很长见识。了不起的人,知道那么那么多。


不知为什么邓先生没有周先生名气大呢。邓云乡这个名字应当被更多人知道才对。买到这本书,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也许你对《红楼梦》的了解并不如别人那么深,

但至少你还可以一往情深。

就像与书发生了一次爱情,一遇便是终生。

庆幸,《红楼梦》并不曾辜负什么人。


| 愿你的一往,得遇曹公的情深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评点红楼 死而后已——致敬经典【张杰】
如果你没有时间陪孩子读《红楼梦》,就送他这本书吧
【草根说红楼梦】之马经义谈红学(第67期)——什么是红楼“探佚学”
谁解红楼味(陶璐)
看我怎解红楼:我的凡例
资深红学家周汝昌,带你品读不一样的《红楼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