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世纪的“大手笔”——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籍文献整理出版之路(二)

新世纪的“大手笔”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籍文献整理出版之路(二)

受访嘉宾:高克勤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


1
藏书报:编纂出版古籍书目、提要、版本题跋、索引之类图书,是古籍整理出版的基础性工程,上海古籍出版社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高克勤海古籍出版社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走在同行业前列的。早在1960年,就出版了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丛书综录》(全3册)。上世纪80年代,陆续出齐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包括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丛部。这部书著录了全国各省市图书馆、博物馆、大专院校图书馆等单位珍藏的古籍善本约13种,一些珍稀的宋元刻本和著名学者的手稿本以及大量的明代清初刻本都收入其中,书后附有古籍善本的藏书单位,是合全国众多藏馆之力集体编纂的成果。2013年,2500余万字的巨著《中国古籍总目》(含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丛部、索引)全30册由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中国古籍总目》的编纂出版工程,由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主持,中国国家图书馆等11家国内著名图书馆先后参与编纂工作。经过全国数百位古籍整理专家、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出版社编辑持续辛勤的努力,历时20年,终告完成。这部巨著对中国内陆及港澳台地区主要图书馆、博物馆等逾千家古籍收藏机构所藏历代汉文古籍之基本品种、主要版本进行了迄今最大规模的调查与著录,第一次摸清现存中国古籍约20万种,为古籍整理与研究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书目工具。该书荣获了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08年,出版了上海图书馆编《中国家谱总目》(全10册)。上海图书馆在其馆藏“中国家谱半壁江山”的基础上,又广征国内外民间及收藏机构的家谱资料,对现存中国家谱的修纂、年代、版本、各姓氏先祖及后裔迁移与发展、收藏者情况作了较详尽的著录,为进一步挖掘家谱的史料价值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该书荣获了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此外,历年还出版了《郡斋读书志校证》《直斋书录解题》《千顷堂书目》《贩书偶记》《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大藏经总目提要》《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黄丕烈藏书题跋集》《藏园群书题记》《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详考》等许多重要的书目、提要、题跋著作等,以及《古籍宋元刊工姓名索引》《明代刊工姓名全录》《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等各种索引类图书。孙猛著《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详考》,对《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这部在日本流传的汉籍目录的撰者、成书、流传、版本以及有关研究的现状及其学术价值进行了全面的考证、研究,其收集的资料之多和研究的程度之深之细令人叹为观止。该书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2
藏书报:上海古籍出版社是古典文学典籍整理出版的重镇,在这一板块有哪些传承,哪些成果?

高克勤高质量的古籍整理出版尤其是古典文学典籍的整理出版工作,一直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重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辛勤耕耘,上海古籍出版社已成为海内外古典文学典籍出版的重镇。早在上世纪50年代,古典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就出版了不少经过整理的古典文学典籍,其中有钱仲联增补集说校勘的《鲍参军集注》、马其昶校注的《韩昌黎文集校注》、钱仲联系年集释的《韩昌黎诗系年集释》、萧涤非整理的《皮子文薮》、邓广铭编年笺注的《稼轩词编年笺注》、夏承焘笺校的《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王佩诤校点的《龚自珍全集》等。这些集子的原作者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流传不衰,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名作;这些集子的整理者又均为当代造诣深厚的学者,其整理方式严谨细致,堪称古籍整理的典范。这种原作及其整理者、整理方式的选择,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
藏书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是跨时代的工程,也最受读者关注。请介绍一下这项工程。

高克勤上海古籍出版社成立伊始,就推出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最初拟定了一个包含200个品种的丛书书目,几乎网罗了文学史上所有有影响的作家作品。依据对这个书目中各种文集的版本、整理现状的调查,开始组约稿件、选择整理者。首先重印或修订重版了“文革”前十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的近10种古典文学典籍整理本,并将其纳入丛书之中;随后出版了朱东润编年校注的《梅尧臣集编年校注》、钱伯城笺校的《袁宏道集笺校》等一批老学者从事多年的整理著作;之后的20来年间,基本上以每年出版2—4种的速度,不断推出丛书的新品种。2009年上海书展期间,丛书出齐100种。上海古籍出版社特别召开“《中国古典文学丛书》100种出版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决定丛书的出版继续扩大规模,从内容方面填补空白。之后,一是我们尽快组约在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作品,如洪本健校笺的《欧阳修诗文集校笺》、高克勤点校的《王荆公诗笺注》、陈振鹏标点并由李学颖校补的《陈维崧集》等;二是丛书已有原作,后起学人新整理者也予收入,如龚斌校释的《世说新语校释》、吴企明校笺的《辛弃疾词校笺》等;三是依据学术研究深入发展的态势,将原来未列入丛书书目之内单行出版的较有影响的重要作家作品注释本也予收入,而且不仅限一种,如杜甫诗原已收入清人杨伦笺注的《杜诗镜铨》,扩容后又收入了林继中辑校的《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修订本)、清人钱谦益笺注的《钱注杜诗》、当代学者谢思炜新校注的《杜甫集校注》;四是将以前出版的一些未收入丛书而整理质量不错的文集整理本也纳入丛书,如项楚校注的《王梵志诗校注》(增订本),蒋寅校注的《戴叔伦诗集校注》,严寿澂、黄明、赵昌平笺注的《郑谷诗集笺注》,沈文绰校点的《王令集》,钱伯城校点的《白苏斋类集》和《珂雪斋集》等。尤其是词集,在新增的品种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丛书出版的前100种中仅有4种词集。上世纪8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出版《宋词别集丛刊》10余种,偏于中小词家,影响相对不大。为了集约品牌,打造精品,《宋词别集丛刊》中的不少品种经过修订,纳入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如马兴荣等的《山谷词校注》、徐培均的《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邓子勉的《樵歌校注》、曹济平的《芦川词笺注》等;同时又增补了一些名家整理的重要词集,如龙榆生的《东坡乐府笺》、罗忼烈的《清真集笺注》、钱仲联的《后村词笺注》等。

截至2019年底,“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已出版140种。以朝代论,大致为唐前18种,唐五代35种,宋33种,元2种,明18种,清34种。以文体论,总集4种,文论2种,笔记、小说3种,戏曲5种,词集20种,其余均为诗文别集,其中文论、笔记、小说和戏曲较少。这是因为选目的重点放在诗文别集方面,且白话小说的经典《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已有多种整理本。再从整理方式来看,有标点、校点、笺校、笺注、校注、集注、集释等。其中笺校、笺注、集注、集释占三分之二,多为今人所撰,也有前人旧注。传世佳注尽量保留,仅作标点,如《文选》唐李善注、《王右丞集笺注》清赵殿成笺注、《杜诗镜铨》清杨伦笺注、《钱注杜诗》清钱谦益笺注、《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清王琦等三家评注、《樊川诗集注》清冯集梧注、《玉溪生诗集笺注》清冯浩笺注、《温飞卿诗集笺注》清曾益等笺注、《苏轼诗集合注》清冯应榴辑注、《山谷诗集注》宋任渊等注。宋以前的诗文集前人无注或简注者,多请当代古典文学名家和史家予以笺注或集注。


4
藏书报:继“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后,在典籍整理方面又开展了哪些项目,有何突破?

高克勤21世纪初,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启动了“中国近代文学丛书”的编辑出版,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的姊妹篇,以构成更全面的文学别集系统,截至2019年底已出版了29种,多为晚清作家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合而计之,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清代作家作品的数量是最多的,这也与清代作家作品的存世量最多相一致。

此外,上海古籍出版社自21世纪初又启动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要籍丛书”的编辑出版,已出版《沧浪诗话校笺》《原诗笺注》等多种,从而形成文学史资料与文论史资料交相辉映的格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品位、系列化、多层次——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籍文献整理出版之路(三)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书目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开学季I唐圭璋先生的读词书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