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诗:黄河

黄河

圣人出,黄河清!

  ——中国古语

一、河源

清清河源上,站着一位汲水的少女

澄澈的河水濯洗着她的赤足

    ——《逃离喧嚣》

我首先看到的是雪山

不仅仅是十二座雪山,无数的雪山

头顶着蔚蓝的青空

一万年的雪山,青春的雪山

头顶上是白雪的精灵,不是白发

寂静覆盖在那里,创世的寂静,亘古

没有一丝儿波动的寂静

有一只白天鹅正在生成

天空正在生成、大地正在生成

高原正在生成

围绕在雪山四周

从雪山上汇流下股股清流

一滴、融汇另一滴

一股,融汇另一股

柔软的水流,带着雪山的体温的水流

有了浪尖、有了女性温柔之唇

有了无数的太阳在其间闪烁

天空中只有一个太阳、天空中

只有一朵白云、天空中只有一个女神

幻化成无数细小的化身

一齐加入雪山的阵列、高原

的阵列、一齐加入最初的流淌

一只白天鹅,率领一群白天鹅

栖落下来

象山顶的白雪落在地面

落在河源。白天鹅、白天鹅

是一面面细小的镜面

白天鹅、白天鹅,无数神灵的翅膀

在翕动、在闪烁

神诞生的少女从远处

顶破了雪线,从蛋壳中破壳而出

她没有父亲,天空就是她的父亲

她没有母亲,高原就是她的母亲

她没有姊妹,雪山就是她的姊妹

她没有伙伴,白天鹅,白天鹅

就是她的伙伴,栖落在她的四周

让她有白色的羽毛

她没有婴孩时代,她的婴孩时代

是一片雪花,从空际中飘落

是雪山上的一滴水

她没有童年,她的童年

是天空中的白云,是一面镜子的反光

她一诞生就是少女

她有诞生之前的全部记忆

她有父亲的全部记忆、母亲的全部记忆

雪山的全部记忆

洁净如一张纸。她站在河源上

清清河源,因她而开始照影

清清河源,注入生命

她的名字叫做灵

灵,一万年,只有她站在河源上

灵,只有她配站在河源上

匹配着头顶白雪的众山、匹配着河源

灵,她一直站在河源上

所有的水因她而汇聚

扎曲、约古宗列曲、卡日曲

从雪山上披挂下一百条瀑布

从大地深处也涌出一百个泉眼

簇拥着她,象星星簇拥着她

星星汇成的湖泊,星宿流动的海

星罗棋布,在她的身体四周闪烁

雪山在闪烁、冰川在闪烁

她的父亲是天空

一轮太阳在她的头顶上照耀

她反射父亲的光

她带着整个高原一起闪烁

灵,她有清澈的眸子

她是我爱的少女,唯一的少女

清清河源上,站着一位汲水的少女

我和她有同一个父亲

我和她有同一个母亲

我开始流淌,抱着她流淌

拥着她流淌、爱着她流淌

从她的赤足上滑过

从她的身体上滑过

带着云端的众水,流向大地

流向远方、海洋……

      2018.8.7.晨间于十河场

二、九曲

天吴九首兮,魌魋独足。

——元·贡泰父·《黄河行》

卡日曲

这是最初的一缕、一滴

那扎胧查,不是雪山的眼泪

巴顔喀拉、布尔汉布

是挺立的汉子,是籍贯和血缘之上的

三兄弟,是时间本身

白发、白雪、白霜,在其上厚积

白云一朵朵融化,蓝绸一样的天空

一块块融化,雪山一座座融化

草原一片片融化,奔驰的骏马、牛羊

和兽群,一只只融化

卡日曲,从创世之初

从雪山女神冰清玉洁的肌肤上

淙淙流淌

约古宗列曲

这是最初的怀抱,她低凹、

潮湿、温暖、柔软、绵延

我被青草和鲜花围住:凤毛菊、

垂头菊、金莲花、龙胆、马先蒿

它们根部的生命向我涌来

我被它们爱抚

我被你的盆地轻轻抱住:

在低处、更低处、最低处

有最清澈的水流

淌过我的赤足,有最高的天空

戴在我的头上,有爱的光芒

像日头,普照群山和万物

扎曲

北方有七颗星宿,北方之北

有北极星,在查哈西拉的头顶

有星河灿烂。你撷取星河的一滴

你撷取一缕星光

你撷取雪山女神唇边的一丝呓语

你有小小的晶莹的手指

弹拨着冰凌和火焰

把细小的爱情注入大地

此去星宿海七十里,此去尘世

千里,此去大海万里

你带着七颗星宿,你带着北极星

你带着属于你的一滴

侧身经过石头和青草的缝隙

星宿海1

我爱着你的三姐妹,我爱着

你的水,向我涌来

像三支箭,有锐利的箭尖

插入我的胸脯

像三朵花,有柔美的花瓣

盛开在我的近前

像三首诗,被轻轻地朗诵着

向着我呈献

哦,我报以爱、报以光

报以怀抱

报以一望无际和缤纷灿烂

报以海

星宿海2

无数的星星,排列成海

无数的湖泊,排列成海

无数的萤光和水滴

聚而为海

那最初的一缕、一滴

那最初的怀抱,那北方的七颗星子

它们都在这里汇集

浩浩荡荡、层层叠叠、纷纷涌涌

卷起云雾、卷起潮汐

那挺立的汉子

冰清玉洁的三姐妹

一齐投下影子

投射下天空之镜、星宿之海

玛曲

我是你的月亮,是月亮落在你的

雪域之巅,成为汩汩的泉

阿尼玛卿,你说着母亲的语言

雅拉达泽面向着你

行跪拜之礼,卡里恩尕卓玛

银白色的仙女,守在你的身畔

你流淌,雪域跟着你一起流淌

雪域像一只翩翩起舞的孔雀

阿尼玛卿,你要向世间

释放出玛曲,你要向丛山峻岭

向皇天后土,释放出河源

你要释放千里奔流后的盛世

释放日月争辉、星河灿烂

析支

这是你向我捧出的第一颗星星

值得我用双手掬起的清流

浇灌它,这是我第一次

走进你的人群,为你的灵性

而苏醒,我集合起一千张嘴唇

一齐向你说话,我集合起一千朵花

一起向你盛开

你向我捧出第一颗星星

捧出半坡、仰韶、大汶口

而后你向我捧出火炬

捧出太阳,而后你向我捧出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而后你向我捧出整个中华民族

河曲

我听见你吹着集合的哨子

这不是第一次集合,也不是最后一次

我回望雪山、高原、星宿海

不是告别

我听见你吹着集合的哨子

将千山万壑收拢在身上

收拢波峰浪谷,成为大河

我听见你吹着集合的哨子

我以为可以奔跑、可以展翅飞翔

像脱缰的马,像浴火的凤凰

掀起风暴

可是你却突然拦住我

“你必须迂回,向南、向北,转而向东

你必须冲刷人世的荒原,挟裹着茫茫沙土

九曲

那么,你弯曲,再一次弯曲

那么,你回头,再一次回头

然后向前走,留下九曲十八弯

星罗棋布的湖泊、渡口、滩涂

有多少船帆,被风吹浪打

有多少人群,像沙里淘金

淘出英雄、帝王,又被轻轻卷走

你点亮文明的星光:

交阯、北发、西戎、析支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

你奔流,浩浩荡荡,黄河之水天上来

但你又一次弯曲、回首

高原在你身后,目送着你

阿尼玛卿、卡里恩尕卓玛头顶着天空和雪线

站在你的源头

逢留大河

而你必须流淌、必须有风暴

必须有横扫大地的滚滚洪流

你必须有容纳,也必须有舍弃、埋葬

你纳湟水、白河、黑河、洮河、

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汾河、

无定河、泾河、渭河、洛河、沁河、

金堤河、大汶河

你纳青、蜀、甘、宁

蒙、陕、晋、豫、鲁

你纳金城、长安、开封、洛阳、济南

你纳蒙昧、野蛮、混沌、原始

你纳泥沙、尘土、金铁、鼓角

你的河水陡涨

你泛滥,放出洪水、猛兽

吞噬着两岸的村庄和子民

你又被神的使者缚住,收进笼子里

被文明之光照耀:

大禹治水、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你是大河,逢留大河,河流之祖,大地上的王

2019.8.15.绥城

三、壶口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天空有一把悬浮之剑

悬于星空之中、悬于万物头顶

星空灿烂,它的锋芒

向四周濡染

它是天空之腹孕育的风暴

它是天空之子

诞生时衔在口中的预言

它预言的事物将分毫不差

它高悬、又缓缓降下剑尖

插入群山之顶

插入涌起潮水的河谷

它看到那位少女,河源上的少女

它看到万源汇聚的广阔的河源

一瞬间它有慈念、一瞬间

它有爱和柔软

但它的锋刃上能轻易剔除

这一个瞬间

只留下流星一闪

它继续降落,需要更猛烈的风暴

伴奏,需要交响曲

需要万物都奔跑,需要无数的

点、线、面、立方体

圆柱、锥形、碟状物、尖顶

需要它们碰撞,搅合在一起

需要燧人氏,迎风暴而上

迎轰鸣而上,在电闪之中

盗取烈焰、天火

需要混沌,十二级台风

的混沌,十二级地震的混沌

十二级火山喷发的混沌

而它仅仅是你锋刃上

的一滴,仅仅是你的指尖上的轻颤

天空之子,你本身就是天空和大地

你挥舞着剑刃

你把生命凝于剑刃

你就是剑刃,无所不在的刃

契入到丛山峻岭,契入到

细胞、基因,契入到一切无形和有形

并深深契入少女的身心

不因为爱,爱是被剔除在外的

也不因为欲,欲还没有生成

少女也像天空一样怀孕

她要诞下天空之下的天空

大地之中的大地、河流之中的河流

她要诞下神灵、始祖

她要比照着水中倒影出的幻象

和蜃楼,诞下尘世

她要比照着水中倒影出的

她自己,诞下儿孙

她把自己融在水里,冲向高原

高原如猛虎,她冲向斑阑的虎皮

她冲刷出一道道光辉

一股股浑黄

它冲刷出一轮轮太阳

一层层亘古

她甩出柔软的鞭子,它只有柔软的武器

柔软的线条,一条条,一缕缕

她不仅仅是冲撞,更是爱抚

更是携带、更是率领

她要带着整个高原,向东

向东,她弯曲,河流随之弯曲

它九曲,河流随之九曲

以之字形,以几字形

她从群山的阵营中

奔涌而出,她从黄色的混沌中

奔涌而出,搂住更多的河流

让源源的水、源源的

鱼群、源源的浑黄,冲入体内

泾河、渭河、汾河,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平原上有神鸟,衔来五谷

平原上有部落,逐水而居

平原上万物生长,变得繁茂

河流之神,河源上的女儿

灵,她循着河流而来

她的每一滴水滴,混合着泥沙

迸溅起来,都是她的基因、骨血

它们落地,长出根须,扎根大地

长出双足,在大地上奔跑

长出翅膀,向着天空飞起来

它们一起组成音符、组成

乐章、组成交响

河流之神,河源上的女儿

灵,她看到最初的一滴

像火焰,飘起来

是雪山上的那一滴

是剑刃上的那一滴

是浑黄中的那一滴

是混沌中的那一滴

她看到它生出狮一样的面容、

岩石一样的身体

她看到它聚拢星辰和剑刃的光辉

像是被雕刻、被淬火,然后苏生

她看到无数的一滴滴

向着它集聚,它按照星辰的方位

卜算四时,用磁石指引方向

它驾五匹马的长车轰隆隆奔驰

它是狮的队伍、龙的队伍

驱赶虎、豹、豺、狼

驱逐象、熊

它的车轮辗过群山

它的车辕上升起一轮太阳

它捧回太阳,捧回火

捧回高天深处的琼浆

母性的浆液、父亲的光,溶合在一起

大地受孕,一派繁忙的景象:

伏羲氏在石头上画着图腾、八卦

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

建造起一处处房屋、神农氏尝百草

袪百病、除疫痢

夸父追逐着太阳奔跑

后羿举起弓箭,横扫猛兽之潮

又将箭尖指向九个太阳

仓颉在甲骨上刻划着字迹

黄帝丁丁当当地制造车轮、曲轴

在车辕上装上磁石和指南仪

帝喾炼青铜,铸器物,在星空下淬火

尧帝、舜帝,兴耕织、播五谷

禹帝骑着苍龙,疏通泛滥的河道

将河水引入正途

田畦延伸、稻禾绵延

凤兮凰兮率众鸟飞过天空:唧唧、足足

灵,此刻她在水中

此刻她从水中升起来

整条河流直立起来

连接天空,此刻她是母亲

她必经历一次洗礼

她一段一段地清洗自己

用星辰冲洗、用飓风冲洗

用云朵和火焰冲洗

她袒露体内的彩虹和花朵

她迎接着父亲,和他的剑刃

她从父亲的身体里取下骨头

取下火,揉进体内

孕育万物和子孙

她将和父亲一起凯旋

抱着清澈的河源

抱着黄沙漫漫的高原

抱着漩涡、激流、险滩

抱着爱和光,抱着柔软的鱼群

和万千颤动的生命

加入河流,滚滚流淌

又随着河流一起九曲、回环

以之字形、以几字形、以龙的身躯

轰隆隆地冲荡而下

云端的众水,冲荡而下

云端的众神,冲荡而下

整个天空冲荡而下

天空下绵延的群山

群山下被神光照耀的大地

和大地上繁忙的蜃景

也汇入洪流,奔向决口

冲荡而下、冲荡而下、冲荡而下

激起滚滚巨潮、天地雷霆

——这疯狂的呐喊和声威

——这衔在口中的预言的一滴

2019.8.13.黄昏于绥城

四、桑梓

栋宇相望,桑梓连连

——魏晋·左思·《三都赋》

沿着河流弯曲的方向

有凉风吹来,有晨曦的翅膀

迎着清风展开

众鸟唧唧、唧唧,其间有凤凰

负众神的使命,衔来时光

衔来冠冕

其间有螺旋型垂天之云

饱含大河的波涛,带来异象

灵,她迎风而来

降临在一朵花上,降临在无数朵花上

她走动,延续了风的流动

风流向四方,她走向四方

她幻化成无数的影子

她融化万物内心的坚冰

让它们与春天有了呼应

此起彼伏,谷地里传来了布谷声声

我们隐隐地听着大河的轰鸣

试着走近它

像走向自己的母亲

确信它收起了自己的雷霆

确信它收回了自己的刀兵

确认它的爱、它的柔情

我们走近它

确认它也以我们为儿女、为亲人

我们看到鲜花上的女神

清澈的河源上的女神,轰响的

瀑布上空的女神

我们揉揉眼睛,看着她更近

更真实,不是一个幻象

不是河水中映出的一个倒影

我们爱上她

内心有了蜜一样的爱情

我们和河流一起延续

我们加入河水的流动

燧人、伏羲、炎黄、颛顼、帝喾

尧、舜、禹

河水雕刻出了我们的图腾

我们比照图腾而生

逐水而居、掬河而饮

我们也有了河流的基因

我们伟大的英雄、启蒙的神

他们以自身受难,从雷霆中

盗来火、从树木中引出火

他们尝百草,去除毒草,向死

而生,袪流疫、除百病

他们驱赶狄夷、猛兽

天地玄黄,龙战于野

他们让河水返回河床,像爱人一样可亲

灵,你也在他们中间

轻快地游走,你也抚慰过他们

用温柔的指尖,抚平雷霆

让倾跌和飞溅,变为飞翔、变为上升

你来到我们中间

教给我们耕种、纺织、渔猎

你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安顿了家园

你在每一个人的身体里,安置了灵魂

有炊烟升起,袅袅

被风吹散成蜃景

有村落城寨,逐水、依山、

聚于野,像珍珠散落玉盘

有儿郎们在走动,传出稚音

有年青的母亲,鬓插鲜花

安闲地坐在门庭

田畦绿荫、阡陌严整、鼓角相闻

对着大河说:我们源自源头

雪山、高原、草地、白天鹅、灵

我们源自交阯、东长、析支

氏、羌、戎、发、西岐

我们源自夏、商、周、秦、汉

我们聚破碎的四方:东、南、西、北

聚散落的五土:汉、藏、满、蒙、疆

对着大河说:我们源远流长

沿着河流弯曲的方向

灵,你像凤凰一样飞翔,放射毫光

我们在桑梓里向你瞩望

你盘旋、留连,带着波浪和花香

带着仙乐融融的交响

你是不是将要离去?你在高空中留下谕示:

大河的儿女,相亲,勿相伐;

相爱,勿相伤;相惜,勿相妄

你永在我们桑梓的中央

你永在我们河流的中央

你永在我们国的中央

2019.8.16.晨间于绥城

五、归化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南北朝·范云·《渡黄河》

唱词:

在河流里我看到一个人

他骑着飞翔的鱼群

在水里飞驰,在波浪里飞驰

在河流上空飞驰

他就是河流的基因

他被河流养大,成为河神

在河流里我看到另一个人

他只是一个影子

在河水里生出面靥

他用根须连接大地

他赤脚在荆棘上奔走

在岩崖上画出图腾

在河流里我看到第三个人

他只是水滴

混合着泥沙和灰尘

他和河流密不可分

他被风浪掀起

拍打在岩崖上,他将裂纹密布一身

在河流里我看到无数的人

在沉默,也在叫喊

在黑暗之渊,也在光明之顶

或弯曲、或伸展、或挺立、或匍伏

或柔软、或坚硬

随着河流流动:或死、或生

祷告:

你是我们的神,你是我们的

帝君,你是我们的子民

你也是我们的亲人

你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我说过要爱你们

爱你们时我还在雾中、风中

还没有成形

爱你们时我在黑夜中安息

但不是死,我在梦中

连接着无数的梦

我在睡眠中掀起哗哗的涛声

我知道你们都来过

集合在高原上,像黄沙漫漫

集合在平原上,像稻粟点点

集合在村落里,像回巢的蚁群

我也一定会到来

从河源上起身

从河流里分离出来

带着一身水滴、珍珠、星辰

带着蜃楼和光耀

带着大河儿女最炫彩的晶莹

我记着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

我记着你们每一个人的面容

我在河流里

用每一滴水和你们对应

用每一粒沙子刻录你们的命运

用云霓的投影和你们相映

用溯流而上的鱼群

和你们共生

我是大河的女儿

我的名字叫:黄河

我的名字叫:灵

交响:

从河流里我看到了一场战争

从木棍上削出尖头

从石头上磨出锋刃

从泥土里冶炼出青铜、铁器

铸成刀、剑、戟、锤

铸成盔甲和车轮

八百里绵延的士卒

金戈和铁马、矛与盾

夏、商、周、春秋、战国

黄帝大战蚩尤

秦扫六合、三国归晋

在河流里我看到了第二场战争

月亮碎裂,砸向大河的河心

千里干涸、龙腾于野

火焰喷吐着舌头

村庄腾起烟云

有强烈的闪光,有巨响

有山脉夷为平地

或者,还有一朵蘑菇

以万分之一秒的速度生长

天地尚可连接

创世者,重新弥合混沌

在河流里我看到了无数场战争

牧野、巨鹿、官渡、崖山

像崖崩石转、像大河奔腾

像它在大地上一次次

泛滥、翻滚

像它从不驯服的野性

像它用风暴奏出交响

用巨浪滔天,一直在叫喊

在呼唤:圣人出,天下平

圣人出,黄河清

归化:

圣人已出,在人群里

在你的亲人中间

在你的兄弟中间

你看到了那眩目的光晕

像一张镜面反射而来的光

像月亮、像太阳

它就是光,它就是温暖

它就是生活、是生命

是你自己的灵魂

它一直是光源,与你共生

圣人已出,不是神的转世

在天空中飞行

不是始祖,驾着他隆隆的车轮

不是帝王将相

高踞在王庭

你的目光在游移、在逡巡

你看到大河,收拢所有的源头

你看到尘世收拢所有的人群

浩浩荡荡、浩浩荡荡

扑进大海:大海,蔚蓝澄澈

大海,广阔无垠

大海的明镜中照出圣人的身影——

你是河源上赤足涉水的女子

你的名字叫:灵

你是她一脉相承的后裔

你是大地上蜂拥的人群

你的名字叫:景

2019.8.14.上午于绥城

关于长诗《黄河》

我其实是不想去写承载着中华文明的那些沉甸甸的载体的诗歌的,譬如长江、黄河、长城、故宫,从某种意义上,也不敢去碰它们,因为它们太大、太庄严、太崇高,甚至,太繁复!我不能用轻松的笔触去写,不敢用戏谑的笔触去写,不能把它们简化为太过简约的线条。对于伊沙那样敢对着黄河撒尿的行为,我深恶痛绝,但又决不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伪道士'和“卫道士”!

写《黄河》诗,仅仅是因为一次应约,也因为,我觉得,我是浸淫在这个文明中长大的,我四十余年的生命,虽然一直蜗居在几乎是大地末端的一处荒僻的角落,但我从不缺少广袤和高度,我甚至自以为我一直处在幻景的众山之巅上,胸怀着这片大地所有的崇山峻岭和沟壑江海,它们一直在我的灵魂里绘制着宏阔的图景,我甚至要放低身段才能和它们融合在一起:

       也许我应该把自己的身段放低、放低

       低到可以看见这些群山

       再低一点,可以看见群山下的高原

       看到发韧自念青唐古拉或喜马拉雅的融雪

       汇成股股清泉,向东、向南

       看到长江和黄河流经你的大野

       看到雅鲁藏布咆哮着穿过你的峡谷和山塬

是的,这是这片大地最完整又最简约的全景式自然景观,我曾经在我的诗歌中如此热情地描绘过它、呈现过它,我是不是还应该在这片山河中投放一些精灵,塑造一些能立于天地而又行于人众的亲切的形象、崇高的形象,让它们为文明所孕育,又和文明共生长,甚至可以成为文明的一部分!

于是,我开始写《黄河》,我试图呈现的黄河,是一样的黄河,又是不一样的黄河。不一样在于,我想在这首诗里,放进去一个从未出现过的诗歌形象、放进去一个幻象般的大河女神:灵!我想把它放在自然景观之中,放在历史文明之中,放在神话传说之中,也放在生灵和子民之中。她独立地存在,而又是河流本身、人之本身、自然和文明本身,是从这一切之中释放出的一个投影!

这样的诗,显然是不能用一种单体制的铺叙或吟咏来完成的,我需要一个结构或一个骨架来托起它、承载它;这样的诗,显然也不能象我以前创作的长诗《死神夜晚》那样,围绕一个核心故事来展开,也不适宜象长诗《活着》《异域》一样太生涩、太抽象。我得用一种简易的更为大众化的语言和从文化文明中可寻的一些情境来填充它的肌体和血肉。这些在于我,实在是一种挑战。我从一开始便决定去做那个也许注定被打败的战士,甚至可能一败涂地,但我愿意去打开那个潘多拉的盒子,去尝试一种斗争和对垒。

这首诗有五个部分《河源》《九曲》《壶口》《桑梓》《归化》,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提纲挈领的题记,除第一部分《河源》的题记是从我以前的作品中得来以外,其余四个部分的题记都是从浩如烟海的古诗词文献中撷取最切合诗歌内容的精华之句。

诗歌的第一部分《河源》,题记为:清清河源上,站着一位汲水的少女,澄澈的河水濯洗着她的赤足。这一个部分,以此为基调,写大河河源的景观,雪山、草甸、白雪、白云、白天鹅、清澈的水流、河源中衍生并显影的圣洁的大河女神:灵。这一切晶莹灵动的景观汇集在一起,形成大河河源,开始流动。《河源》呈现了一种原初景观,表达了一种精神向往,寄寓了一种遗世美好!

诗歌的第二部分《九曲》,题记为:天吴九首,魌魋独足!取自元朝贡泰父的诗词《黄河行》。天吴,系文献记载里传说中的司水之神、河神、水伯,人面虎身,有九首九面(一说八首八面);魌魋,传说中的独脚神兽。这个部分以中国传统认识中组成黄河的九条源流或河段的名称来作为诗题,进行书写、创作和演绎,以九曲对应“天吴九首”,以九曲归一形成黄河湍流、形成河流之祖对应“魌魋独足”。在《九曲》这一部分,针对不同的源流和河段既进行了实景描绘,也进行了虚拟刻画,嵌入了地理因子和历史、文化因子,是黄河的多种形态的极简呈现。

诗歌的第三部分《壶口》,题记中取李白的诗句“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李白当年虽不是用来形容黄河的,但这两句诗用在这里,很好地凸现了壶口咆哮奔腾冲泻的气势。这个部分,一起笔就从《河源》的清澈透明,《九曲》的有节制的呈现,一下子就转入到混沌和奔流之中,滚滚滔滔,风暴泥沙俱下。而设想中的大河女神“灵”,不再清晰可见,在诗中变得亦实亦虚、亦真亦幻、亦隐亦显。她融入河流,成为了河流本身,而又时时从河流本身中脱离,独立显影。诗中在她的身上赋予了上古传说中女娲的影子,但又不是与传说完全契合的女娲本身;诗中从开篇到结尾先后嵌入了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黄帝率众征战,和以上古三皇五帝为代表的部众创造文明、兴起部落的场景,但也不完全去契合这些传说本身。盘古并不是盘古,女娲并不是女娲,黄帝并不是黄帝,三皇五帝本身也只是作为部众和子民出现在诗中,亦虚亦实,以诗歌特有的场面、节奏和起承转合进行展开。诗歌最后以大河女神灵的出现来汇聚和集合这一切,形成一种浩荡和冲荡。《壶口》这一个部分,其实通篇都没有出现壶口二字,也通篇没有对壶口瀑布景观的描写,但是,通篇都融汇着混沌、冲撞、奔流、激荡,将传说的因子、历史的因子、文明的因子、地域的因子,呈现为画面、情节、意象、氛围,在想象的河床里集聚、奔腾、倾泻,密集地流动,形成另一种壮丽的瀑布景观,从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大河文明的历程。

诗歌的第四部分《桑梓》,题记为:栋宇相望,桑梓连连。取自魏晋诗词名家左思的《三都赋》,以此展现桑梓的繁荣景象。这个部分以大河女神“灵”的到来开篇,写人们在她的带领下,内心中开始有了慈善和爱,他们确信大河不再泛滥,而成为他们的母亲之河,于是,逐水而居,兴建起村落和桑梓,迎接幸福的生活。诗歌以大河女神“灵”的告别和离开结尾,以“灵”临别前,从高空中给予大河儿女们的谕示结尾:

       “大河的儿女,相亲、勿相伐;相爱,勿相伤;

       相惜,勿相妄!”

确实,这样的喻示,对于大河儿女、对于炎黄子孙,永远有警示和新意!

诗歌的第五部分《归化》,题记为: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取自南北朝范云的《渡黄河》,它表达了一种使野性的黄河归化和驯服,成为美好家园,投入大海怀抱的愿望。这个部分又细分为唱词、祷告、交响、归化四个小节。唱词中分别刻画河神、英雄的形象,呈现普通人的境遇和命运;祷告中以第一人称呼唤和呈现一种大爱和慈悲;交响中分别描写了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的画面场景,从战争中呼唤着清明之世,向往着和平之境,喊出那句传自上古的古老箴言:圣人出,黄河清;归化中全诗切近尾声,圣人浮出,百川汇集,黄河归海,圣人,是大河女神:灵;圣人也是炎黄子孙的每一个后裔,作者给了它另一个伟大的名讳:景。

全诗完成后,作者想给它寻找一个总揽性的题记,在反复的搜索典籍之后,最终觉得,还是关于黄河的那句传自上古的,在中华大地上流传最广的、最有名的箴言和谶语,最适合引领全篇,那就是在《归化》之《交响》中最后的那句呼唤:圣人出、黄河清!

圣人出,黄河清!

《黄河》全诗近六百行,不算长,在不长的篇幅中,嵌入如此多的历史人文和诗歌因子,非常密集,但并不潦乱。诗歌的第一部分《河源》创作于2018年8月,系在手机上临屏创作。之后一直搁置,直到2019年8月,在家休年假,时隔一年,再拾诗笔,用了三四天时间,在一叠稿纸上用传统的写作方式,完成了创作。

那正是这个夏天最炎热的时节,连续几日坐在书桌前,在一把夹页式小风扇的微风下挥汗书写,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坐得腰酸背痛。自己觉得好长时间都没受过这等苦处了。不过,每每告一段落,内心又有一种酣畅之感。8月16日,在完成整首诗的创作之后,我丢下笔,望着窗外猛烈的阳光、听着耳边如潮的蝉声,也学着路遥那样如释重负地骂了一句:狗日的诗歌!

自己觉得,这诗说不上好,说不上坏。如文章开头所说,我本是不敢来碰这类诗歌的,毕竟和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文明相比,我的积淀远远不够,才华亦严重不足,不足以驾驭这样宏大的主题。不过,既然碰了,而且成型了,就只好按下它的粗陋。像一块从泥土中捏制出来的毛坯,让它投入到烈火和洪流之中,让它去接受烘焙和冲荡吧——

也许成为精美的陶,也许成为海流中的岛;

也许坍塌倾颓、化为乌有!

但我曾经创作过,并且感受过创作中的灵异,就是幸福和美好!

               2019.9.8.于绥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胜|青海·三江源
【灵璧美文】消失的河流
【诗歌阅读】2019中国长诗展系列之——史 鸷
带您领略中国的十大名河
潇洒播诵 | 萍子《中原颂》
黄河口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