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袁隆平和连云港的故事,看着看着眼圈红了……

又是一年春末夏初

连云港青口盐场的海水稻试验基地

进入播种阶段

这儿培育的海水稻

让昔日的百里盐田逐步转变为

独具特色的沿海粮仓

资料图:在袁隆平团队的大力支持以及连云港本地专家的艰苦努力下,盐碱地上长出真正的“海水稻”

袁隆平对中国乃至世界杂交水稻事业所作的贡献,举世公认。在连云港这片土地,同样留下过他的成果。

2016年10月,袁隆平领衔成立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连云港市农科院是重要参与单位之一。

袁隆平与市政协副主席、市农科院院长徐大勇合影

在盐碱地里种水稻

这是一项艰苦卓绝的研究实践

袁隆平的鼓励

令连云港的科研工作者坚持了下来

“1989年春,在海南岛,25岁的我第一次见到袁老。”市政协副主席、市农科院院长徐大勇说,躬身伏在田里的身影是他对袁隆平最初的印象。“当时袁先生已有名气,但一点架子也没有,耐心解答我所有关于水稻育种的问题。”

此后不久,徐大勇考取江苏农学院研究生,并在毕业后积极投身连云港水稻育种事业。“农科院科研基础薄弱、条件差,袁先生知道后,鼓励我扎根基层发挥所长,朝着目标加油干,我一直牢记在心。”

徐大勇

不光“海水稻”,2018年,袁隆平团队的超级杂交水稻“湘两优900”在东海县试种成功,亩产达到惊人的1000公斤。此外,袁隆平的团队还在我市其他县区开展过水稻试种研究,留下诸多宝贵数据和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远在广东,出身我市朝阳的杂交水稻专家李传国,也在袁隆平的精神引领和实践指导下,实现着“禾下乘凉”的梦想。李传国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从事杂交稻育种工作期间,曾多次求教于袁隆平,受益匪浅。后来,李传国育成的水稻品种获得巨大成功,2016年,他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李传国有一张与袁隆平的合影,他精心装裱起来,珍藏在办公室。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今天上午,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


您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却将粮食的种子

创新与奋斗的“种子”

留给了后来人

我们会带着您的梦想

勇敢奋进,继续前行


记者:张晨晨

总值班:王夫成  曹银生

编辑:杨乐箫

更多详情可登陆连云港发布微博、连云港发布APP客户端查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5岁杂交稻奠基人走了,“南袁北杨”俱往矣
章回小说《魔稻演义》:禾下乘凉梦,袁帅吹响冲锋号 目标就是超级稻
梦想在稻穗下乘凉的人——记水稻之父袁隆平
大陆水稻种业利益链2012年04月19日 14:17
【四季散语】侯月兰︱悼稻田里的“守望者”
农学家袁隆平逝世两周年实寄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