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辽金元] 宋初三帝爱读书(图)

[宋辽金元] 宋初三帝爱读书(图)

宋初三帝爱读书(图)




行伍出身的赵匡胤有个难得的雅好--读书,而且手不释卷,这不是装点门面的附庸风雅,而是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盼。 还在做周世宗的中央军司令时,赵匡胤曾率大军南下平江淮,刚打了胜仗,就有好事之人跑到世宗面前打他的小报告:“赵某自己做主打下寿州,私自搜刮的财宝装了几大车。”世宗很是吃惊,遂差人前去查验,谁知打开一看,“无他物,惟书数千卷”。世宗颇感诧异,便召问他:“爱卿做朕的将帅开疆辟土,当坚甲利兵,带那么多书何用?”赵匡胤只得实话实说:“臣无奇谋,唯恐辜负了圣恩,所以打仗带书,目的是想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出于对读书的偏好,赵匡胤做了新王朝主子后,立志打造出一个崇尚读书的学习型社会,因而对爱读书的人格外看重,为此还让人钻了空子。精明的卢多逊知道太祖爱读书,并且读过后习惯和臣子交流心得,便多了个心眼,凡是太祖到史馆借阅的图书他都指示小吏弄清书目报来,然后连夜突击阅读。第二天太祖和大臣交流时,卢多逊说得挺在道,太祖以为他肚里真有墨水,就提拔他做了宰相。 可能是受兄长的影响,加之从小养成的习惯,继任者宋太宗也是个好读书的主,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阅读方便和为后世保存珍贵文献,太宗时期一口气编纂了著名的“宋四大书”的前三种《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太平御览》原名《太平总类》,书还未编完,太宗就迫不及待要先睹为快。他给自己定了个阅读计划,日读三卷,用一年时间把这部一千卷的大部头啃完。如果哪天实在抽不出空读,改日一定要补上。怎么补?只能牺牲休息时间了。这让当臣子的心疼不已,宰相宋琪忍不住劝道:“陛下,日阅三卷,臣恐圣体吃不消啊!”太宗莞尔一笑,调侃说:“没办法啊,朕就'好这一口'。再说,只要打开书来读,总是有益处的,我也就不觉得疲劳了。”由于皇帝亲览,这部书便改名《太平御览》。 父辈们的嗜书做派让宋真宗也不甘落后。景德二年(1005年),真宗下诏编纂“宋四大书”的最后一部,取名《册府元龟》,连规模也比照老爸的《太平御览》,弄成1000卷,但字数却超出一倍,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味。他还亲自为《册府元龟》撰写序文,表明“道遵先志,肇振斯文”,向父辈们学习,走文化立国之路的强烈愿望。 宋太宗无意间弄出“开卷有益”的劝读座右铭,宋真宗很是眼馋。真宗熟读古诗,赋诗是强项,于是扬长避短,一个轻松发挥,弄出了自己的“专利”--《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打油诗尽管不够“阳春白雪”,但把读书益处讲得十二分的透彻到位,对倡导全民读书、构建学习型社会无疑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今天,在境界高雅者看,它的功利色彩的确过重了点,但在普通百姓看,句句都是大实话,依然是首不可多得的励学好诗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真正的八贤王究竟是谁?
赵光义的继承人
周末版:宋朝短信(6)
宋太宗继位是正常继位还是宫廷政变?宋太宗是否逼幸小周后?
至今还未解开的千年之谜
宋高宗为何要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子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