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勇:小崖的故事

小崖的故事


                                                          

        小崖,是我们鱼村村口一块地的名字,我们当地方言称崖为乃,因此乡亲们叫它是小乃。小崖源远流长,承载了我们村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小崖是一座独立的土丘,高约两三丈,方圆千余米,面积30亩,位于村南。解放前属几十户村民的土地,解放后归集体所有,这些年来隶属鱼村第一居民组。因为出了村上个坡就到,所以这里是我们最熟悉的地块。上小崖玩耍,成了村里孩子们的乐事,这里俨然儿童游乐场。

以前,去小崖的唯一通道是它西南角的一处陡坡,旁边拐角处有口井,早年有小孩在此玩耍时看天上飞机,脚底踩空掉入井里,死于非命,这成了父母警醒我们常说的事例。小崖上种过小麦、豆荚和其它农作物,零零散散有几行柿子树。每天放学后和星期天,我们去割草,常相约去小崖上,吃软柿子、捉迷藏、玩“骑马打仗”。柿树下有雪草,雨过天晴后,常会生出一种藓苔,俗称地蔓,拾回家可以让妈妈给我们包包子吃。崖边长着野生枣树,口语中叫崖枣枣,七八月份的时候,我们常摘红了的崖枣枣吃。由于崖高,晚上有大雁停落,我们割草时经常到崖上麦地里拾雁屎喂猪。这些经历在我们童年的记忆中,是十分有趣和珍贵的,在学校常常把这些趣事写在作文和日记里。我们在这里上树吃软柿,捉迷藏,掏鸟窝,拾地蔓,捡雁屎,玩各种游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崖是我村几代孩子们的天堂乐园。那时小崖南边是村里的果园,口语中叫林园,果园大约数十亩大,秋日里各种瓜果梨桃硕果累累,真是吊足了我们的胃口,羡煞了伙伴们的心。我们站在小崖上,居高临下看果园,想吃鲜桃、熟李子、黄澄澄的梨儿、红艳艳的苹果,能看到却吃不到的心情,熬煎着幼小的童心。


1978年,鱼村在外干部王健恒给村里引进了几头梅花鹿,鹿场就建在果园的东北角小崖下面。于是到小崖上看梅花鹿,又成了鱼村村民免费参观动物园的美事。十里八村的乡邻闻讯而来,到我们村看鹿,愣是从小崖的东南角踩出了一条新路,一时间,到鱼村看梅花鹿成了乡间的新鲜事。2005年,鱼村村民集资,在小崖上原庙旧址重建了一座关帝庙,庙里雕梁画栋、彩塑石刻,村民和游客常到庙里进香朝拜,布施捐款,磕头祈福,唱戏跳舞,小崖的名气愈发响亮。历经风雨沧桑,小崖的容颜也在改变。


小崖,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为子女做出了无私的奉献。那些年村里人筑墙、盖房,夯填院基,都到小崖周边取土,镐挖锹铲,车载人拉。小崖一日日地缩小,村子里的房屋院子一年年的增加。再后来,小崖边筑起一座砖瓦窑,取土量增大,渐渐地,大半个小崖不复存在了,小崖似乎应了它的名字,真的变成了一座“小崖”,崖上仅剩一座关帝庙孤立于此,还有孤零零的几棵柿子树在风中摇曳,仿佛还在回忆着昔日小崖的繁盛和辉煌。
小崖小了,小崖没了,它的繁盛就这样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消失了。小崖的历史,曾长出了多少茬庄稼粮食,养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小崖之上,成熟了多少红彤彤的柿子,把我们的秋色打扮得风情万种。小崖的黄土,一锹锹、一车车,还有那一窑窑的砖瓦,成就了鱼村的昨天和今日。我们由衷地感受着小崖的无私和伟大。而今,物质生活丰富,电视手机普及,孩子们不用去户外结伴相玩,再也没孩子去逛小崖。养殖业也走向了集约化,孩子们再也不用去打猪草。小崖终结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鱼村人永远忘不了这座小崖,它是几辈人多少孩子们的梦中乐园啊!
让我们记住小崖故事,记住乡情乡韵,记住这浓浓的乡愁! 

作者简介

王勇,1969年出生万荣县贾村乡鱼村,2018至2021年任鱼村村委会主任,2022年任合并大谢村第五居民组组长,自幼喜爱文学,兴趣广泛广交朋友,热爱戏曲喜欢钓鱼拍抖音,每天都有抖音作品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热爱!



你若喜欢,为晋南道点个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意浓,柿子红
杨家将有后代么?后代在哪里?
乡村采摘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策划研究
无标题
村书记采用全生态种养模式, 年纯收入超150万
草鱼讲故事之:李家村果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