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俊霞:那年我高考
userphoto

2022.08.16 山西

关注
那年我高考

——张俊霞
时光流逝,2022年的高考早已经结束啦!对我来说高考已经过去20多年,已然成为过去时,说高考决定一辈子有点过分,要说影响一辈子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关于高考的回忆永远忘不掉,1994年7月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是的,就在这一年,我参加了高考。
在大学还是精英化教育的八九十年代,高考升学率是很低的,由于我们在永济文学乡农村读小学、初中,教学质量都不高,因此学生的基础不好,每个班只有极少数同学能考上大学,一个几百人毕业生的学校,本科、大专再加上中专,考上的很难超过10个人,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那个年代考大学绝对是一件改变命运的事,尤其是对农村的孩子而言,那就是“跳龙门”,光宗耀祖不一定,但是可以告别农业劳动吃商品粮是一定的。承受着这样的压力,几乎所有的人都几近崩溃。
当时的高考不是每个学生都随随便便可以参加,4月份得先经过一场预选来进行考生筛选,只有在预选中留下来的学生才有机会走进高考考场。我幸运地也毫无悬念的过了预考,紧张的学习生活让我忘记了炎热和生活的艰苦。
或许是“鲤鱼跳龙门”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或许是父母期待的眼神,给了我拼命的理由。那时候的高三日子真的好艰难:
我如蜗牛般负重爬行。每天早晨大约5点起床,在操场上大声朗读,读了语文,读英语;读完了英语,读政治;读完了政治回教室做数学物理化学等;有时候疲乏------上课时常常犯困,我就向老师申请站在教室后面,或者狂抹风油精,强迫自己听课。
晚上9点,忍着饥饿的感觉,由于教室里没有电,只好借助路灯模糊的光线,看书,一点点的做数学题,等迷迷糊糊爬上床,已经是午夜了。然后5点再起来了,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
时光进入了1994年7月,由于考试在县城,我们农村学生得统一县招待所住宿吃饭,每天食宿费15元,每一个人需要交60元。
好难为情的,家里刚刚经过麦收、夏种,没有钱,这一笔费用足足让我们这个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懂事的我无奈的回到家里,父母也是相对无言,借钱无门,暗自叹息着,我只能心事重重的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书,愁闷之情无语言表!
父亲去地里干活,我在屋里迷迷糊糊的睡觉了!醒来了发现母亲给我70元钱,当时我觉得一扫愁眉不展的心情,开开心心的就回到了学校,交了食宿费还余一点,买了几个本子还有手帕等,送给了几个关系好的同学。
这些钱事后才知道是母亲拉了家里的口粮400多斤麦子,去镇上粮站卖了,害的我家一年几乎吃不上白馍馍。现在偶尔谈及,母亲总是说“当紧卖了床前地”,那时候得顾眼前,现在看换个大学生多值!
那年高考结束虽然觉得考试成绩不理想,但我努力了,感觉肯定能考个学校读书,不论是大学还是中专。最终,我被一所外省的专科学校录取了。
现在社会改变命运的方法有千千万,但是读书绝对是一条捷径。回首高考,至今还有些疲倦,那时真的太累了。可有了父母殷切的期盼,一切都化为了甘甜。
通过高考,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一个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但是我的高考之路太艰难,这使我很珍惜现在的工作。虽然没有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是我带着对工作的深情、脚踏实地、尽职尽责、无怨无悔。
高考毕竟是一场相对公平的考试,记录着几代人的青春记忆,承载着众多家庭和学子改变命运的希望。蓦然回首,时光飞速,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这场举国关注的年度“盛事”,伴随着不同时代人的记忆,走过了40多个年头。它依然是国家输送人才的重要渠道。
有时候感叹,现在的学生真幸福,全社会都在关注,真心希望他们端正心态,不要紧张,把他自己所学的水平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自己和家人的梦想,为国为民为自己到心仪的学府深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个高考故事,这才是我劝你努力的真相
一转眼当年红遍全国的“北大保安”已经43岁了,他现在成功了吗?
曾经逆袭考上“北大”的保安,现如今过得怎么样?真相就是如此
一张高考录取通知书,对父母来说意味着什么?答案让人泪目
有才华的人,凭什么过得更好?
致孩子: 学校不是你混日子的地方! 当你累了, 请想想这3个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