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登科:灯
userphoto

2023.02.27 山西

关注
灯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光的追求和火的发现。火的出现让人类掌握了光与热,开始独立于万物。自从人类学会钻木和燧石取火{注1}后,火不仅让人类告别饮血茹毛的野蛮时代,更重要的是它驱散了黑暗,带来了光明和温暖的同时,还可以防止野兽的侵袭。原始社会时,人们把松脂或脂肪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照明用的火把,这实际上已经意味着是人类创造了历史上的首盏“灯”。


灯最早的发明和使用可追溯到7万年以前。那时还没有发现金属,所以也就无法用它来制作灯。先人就用中空的石头和贝壳取而代之,在这些中空的石头里放些动物脂肪来代替油,应当说第一盏灯就是这么诞生的。


“灯”字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在战国以前,没有发现名为灯的实物。商代甲骨文中没有灯和蜡烛。西周时期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蜡烛”,应该是最早记载的照明用具。
早期的油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瓦豆谓之登,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状比较简单,却奠定了中国油灯的基本造型。
油灯照明在人类历史上占据了很重要的一段历史,在这期间,油灯也经过了多次改进,刚开始时人们用的是动物油,后来改成了植物油【注2】。自煤油从1863年由外国输入我国后,植物油又被煤油所取代。同时,在这期间灯芯也经历了草、棉线、多股棉线的演变过程。
北方农村的家庭大都用的是煤油灯,煤油灯在使用过程中经过了不断改造和提高(如左图),农村把它叫做罩子灯。这种灯的特点是在灯捻和灯罩上做了改进。灯捻做成了扁型,这样就增大了吸油及着火的面积。加上灯罩后,大气压力也发生了微小的变化(有了向上的抽力),这两项措施都使得煤油的灯亮度增加了不少。另外,因为有了灯罩,在一定程度上它还具备了防风的优点。



其实,煤油灯的原理和制作都非常简单,小孩子都能做,在一个墨水瓶(或其它低矮的瓶子)里面灌上煤油,瓶口上盖上个中间有孔的铜钱(农村叫作小钱),用一根较粗的线绳穿过去当灯捻,线绳的大部分都被泡在瓶子里,只露出个头在铜钱外面(线绳越粗,灯越亮),这样就做出了一盏简易的煤油灯,火大如豆,亮度微弱。比较贫穷的家庭,晚上全家人就靠着这一盏小灯照明做事。女人们在晚上靠它纺花或给孩子们做衣服,孩子们则靠它完成作业。在五六十年代时,要是哪个同学有个手电筒可以在晚上上学时用来照路,就会让别的同学羡慕得不行。




另外,在这里还要说一下另外一种灯,那就是马灯。它是一种可以手提的、能防风雨的煤油灯。在古代骑马夜行时可以挂在马身上,因此而得名。它是20世纪产生在中国的一种照明工具,(如上图),以煤油作燃料,再配上一根灯芯,外面罩上玻璃罩子,以防止风将灯吹灭。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灯用得最为广泛,大多是用在户外游走时,与居家的罩子灯组成了灯的家族,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大约在五、六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农村有了汽灯,燃油用的是汽油,特别亮,一般是农村演戏时挂在舞台两侧的上方照亮舞台用的,灯亮起来后会发出嗡嗡嗡的轻响。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农村通了电后,大部分家庭开始用上了电灯。刚开始时,有些比较贫寒的家庭嫌用电费用高,自己还特别安装了微型变压器,使用手电筒里的小灯泡(多装几个)照明,就这样也比煤油灯亮多了。所以,就农村来说,自七十年代初农村就基本彻底结束了煤油灯几千年来的历史。但那个时候的电灯大部分使用的都是白炽灯泡,后来没有多长时间,就又改成了日光灯(电棒),消耗同样电能的同时,却比白炽灯泡亮多了,并且不刺眼了。

解放以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优越性,大大促进了灯具的发展,五花八门的各种灯具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如什么吸顶灯、壁灯、台灯、吊灯等等,数不胜数。更有大客厅、大广场、大酒店等特殊场所用的灯具,更是豪华得让人咋舌。


灯,现在已经完全融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已经无法离开的生活用品。它从原始社会的火把,经过中间各个阶段的演变和改进,发展到现在无比豪华、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华民族最近大半个世纪以来一直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乱且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各条战线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日新月异,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这种优越的内部环境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灯具的发展历程自然也不例外。

【注1】:所谓燧石取火,就是用两片薄刃石头(或一块薄刃石片和一个火镰)相互撞击(撞击时要在石片上面放上一小片易燃物),撞击时产生的火星落在易燃物上后就会冒烟,这时立即用嘴向它们吹气,就可以得到明火了。(易燃棉团处理的过程是:用木炭、硫磺、硝三种物质磨成细粉后按一定比例揉在一些废旧的旧棉絮里即可)

【注2】植物油:  在煤油没有进入我国之前,农村人家点灯用的燃油是从一种叫作卵子树的果实里所提取的,叫作卵子油。提取的过程是:把卵子摘下来粉碎后放在锅里煮,这样卵子里的油就漂到了水面上,等它冷却形成固体后取出来再熬成液体,反复几次后就得到了比较纯净的卵子油,可以用来做燃油点灯。

作者简介


刘登科,生于1955年7月,山西省绛县大交镇北册村人。1978年10月考入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1982年毕业,先后在铁道部第三工程局、内蒙古地方铁路总公司、中铁六局和中铁昆明建设投资公司等单位履职,足迹遍及太焦线、大包复线、侯月线、西南线、京沪高铁等数十个铁路建设项目。曾带领团队参加了国家“十五”重点工程之一——青藏铁路建设和国家首条高铁——京津城际客专建设,发表过《海子沟大桥预应力钢丝束断丝、滑丝处理方法》《长江源特大桥施工技术》等多篇学术论文。2015年7月退休,现居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照明的变迁
农村往事:煤油灯
故园往事(10):豆油灯与洋油:(许广洲)
煤气灯
一盏灯
相伴煤油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