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100首方证汇总(三)

黄连阿胶汤

组成用法:黄连12g、黄芩6g、芍药6 g、阿胶10 g、鸡蛋黄2枚。先煎前三味,药成洋化阿胶,稍冷后,再搅入鸡蛋黄,每日三次温服。

方证:1.心中灼热而烦,不得安卧,失眠,神情急躁,易怒等。

2.诸出血证或出血倾向。

3.面色苍白,口舌糜烂;精神委靡,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头昏耳鸣,小便短黄。

4.心下痞,腹痛,或久痢,下脓血

5.舌质红或深红,苔黄薄或花剥、起裂甚或状若杨梅,脉细数,无力。

黄芩汤

组成用法:黄芩10-20g、炙甘草6-12g、芍药6-12g、大枣12枚。水煎煮,分三次温服。

方证:1.腹痛下利,或大便不爽,肛门灼热,及身热,口苦。

2.舌红苔黄,脉弦。

白头翁汤

组成用法: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各10g。水煎,分两次温服。

方证:1.发热、口渴、下利、里急后重、便脓血。

2.或腹痛,肛门灼热;小便短赤。

3.舌红苔黄,脉数。

大黄黄连泻心汤

组成用法:大黄12-30g、黄连6-15g。用开水浸泡5分钟,然后取汁,分1-5次温服。

方证:1.上部出血,量多色鲜红。

2.心烦不眠、狂躁目赤、心下痞而按之濡软者。

3.舌红赤,甚或起刺,苔黄腻,寸脉浮者。

大承气汤

组成用法:大黄10-30g,枳实12-25 g、厚朴13-30 g、芒硝12-30 g。先煎厚朴、枳实,熬好前放大黄同煎5-10分钟,再把芒硝加入溶化即可,服至大便稀多为度。不下,续服取下。

方证:1.阳明病,脉迟、汗出、不恶寒、发潮热、手足截然汗出者。

2.舌红苔干焦黄,脉实有力而不大便、腹满者。

3.脉弱,烦躁心下硬,不大便,发热或日哺热、发狂、澹语者。

4.脉浮弦紧而剧烈腹痛、腹胀、腹皮热、坚满拒按,便秘、清水便或粘液脓血便者。

小承气汤

组成用法:大黄10-15g、厚朴10-30g,积实10-20g。水煎,分两次温服。以下为度,不下续服。

方证:1.胃中燥、大便干(或初硬后塘)、小便数、澹语、潮热或无潮热者。

2.大承气汤证燥屎不甚坚硬,微烦而稍缓者。

3.脐腹胀满,按之有弹力,舌苔厚腻,脉滑实的呢逆或便秘患者。

调胃承气汤

组成用法:大黄15-20g、芒硝10-15g、甘草10g。水煮两味,药成后,入芒硝溶化,分2-5次温服。

方证:1.体格壮实,面红唇厚,心烦,澹语,发热者。

2.大承气汤证而痞满不甚,不当峻下,并防泄下伤正者。

3.体壮、燥热、便秘较久,胃气不和,有时心烦、胸痛,大便反塘者。

大陷胸汤

组成用法:大黄10-20g、芒硝12-15g、甘遂1-3g(为末)。先煎大黄,加芒硝,煮沸,入甘遂末搅匀,分2-3次温服,以利为度。

方证:1.心胸结硬、满痛、拒按而烦躁者。

2.胸腹积水,痛不可近,口干舌燥,脉沉紧有力,日哺发潮热者。

麻子仁丸

组成用法:大黄10-20g,积实10-15g、厚朴10-20g、火麻仁10-30g、白芍10-20g、杏仁10-20g。上六味,如法蜜丸,或斟酌剂量为汤亦可。

方证:1.小便数、经常便秘而无所苦者。

2.心下痞、腹挛痛、大便干涩、外观壮实、肌肉坚紧者。

大黄硝石汤

组成用法:大黄10-15g、黄柏12-15g、芒硝12-15g、桅子10-15g。先煎煮三味,药成后入芒硝,顿服,以下为度。

方证:1.身热发黄、小便涩赤、大便难、心胸结痛、懊侬而口燥、苔黄、脉滑实者。

2.黄疸腹满或痛,便干溲赤,舌红鼻燥,脉沉滑数,潮热或谵语者。

桂枝茯苓丸

组成用法:桂枝6-10g、茯苓10-15g、丹皮6-10g、芍药10-15 g、桃仁6-10g。将五味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3-6 g,每日两次,饭前温开水送下。或作汤剂,水煎两次,温服。

方证:1.下腹痛、按压则痛甚,有包块。

2.头痛昏晕、睡眠不良、烦躁、动悸。

3.面红或紫红,舌质暗,或有紫点,脉涩。

桃核承气汤

组成用法:桂枝6-10g、桃仁10-25g、大黄10-15g、甘草3-6g、芒硝6-10g。将除芒硝以外的四味药水煎两次取汁,混匀后分两份,每日服两次,服时将一半量芒硝放入药汁内,放火上稍沸腾,溶化后空腹服用,以泻下为度。

方证:1.大黄证。

2.少腹部固定性拘急疼痛,按之更甚。

3.出血紫黑,易凝固结块。

4.精神亢奋不安,如狂。

5.面红、唇暗红、舌质暗红或紫,舌面干燥,脉沉涩。

抵当汤

组成用法:大黄10-15g、桃仁10-24g、水蛭6-12g、虻虫6-12g。四味药水煎后,温服,以泻下为度。

方证:1.精神异常,狂躁不安。

2.下腹部急满硬痛,按之腹中有硬块。

3.大便秘结或下黑便,或身有黄疸,月经不调。

4.舌质紫绛,脉沉结或沉涩。

下瘀血汤

组成用法:大黄6-15g、桃仁6-10g、蛰虫6-10g。丸剂:研末,炼蜜为丸,每服10-15g。日服一次,黄酒送服。汤剂:黄酒煎服,不能饮酒者,水煎服。每日一次。

方证:1.少腹疼痛,腹中结块,按之有抵抗感而痛。

2.腹胀腹满,大便干结。

3.产后恶露不下或极少,少腹刺痛拒按,烦闷气粗

4.舌质暗有痕点,脉沉结或沉涩。

大黄牡丹汤

组成用法:大黄10-15g、丹皮10-15g、桃仁10-1g、芒硝6-10g、冬瓜子20-30g。四味药水煎后,取汁,放入芒硝,沸腾融尽芒硝,一次服下。

方证:1.下腹肿痞疼痛,按之更甚。

2.便秘、烦躁,身热有汗。

3.舌质红而坚老,苔黄、脉紧、滑或迟。

大黄甘遂汤

组成用法:大黄12-20g、甘遂6-10g、阿胶6-12g。先煎两味,阿胶另洋兑入,一次温服。

方证:1.少腹满痛拒按,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2.下肢浮肿或手足心热,口不渴。

3.舌质暗红,苔黄或白,脉沉滑有力小便微难。

理中丸(汤)

组成用法:人参6-12g、干姜6-12 g、炙甘草6-12 g、白术6-12 g。制丸法:上四味10倍量,共研细末,过筛,炼蜜为丸,每丸重9g,日二次每次1丸。汤法:上四味,以水煎服,日三次。

方证:1.腹满腹胀、呕吐下利、大便稀澹、食欲不振、心下痞硬、或涎唾多而清稀。

2.畏寒喜温、精神委靡、口不千渴或口干而不思饮。

3.舌质淡红、苔白或厚或腻或滑。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组成用法:炙甘草6-10g、白术10-30g、干姜10-15g.、茯苓10-30g。水煎服,一日三次。

方证:1.腰以下有冷感,重压感,酸痛感。

2.全身倦怠感,浮肿或平素好发浮肿。

3.腹泻或便塘。

4.舌质淡或淡红,苔多白腻,或白滑,或根部厚腻。

茯苓甘草五味干姜细辛汤

组成用法:茯苓10-20g、炙甘草3-6g、干姜6-12g、细辛3-9g、五味子6-10g。水煎取,分三次温服。

方证:1.胸满咳嗽,遇冷更咳,咯吐清稀泡沫痰。

2.舌苔白滑,舌质淡,脉沉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煌教授经方应用总结(五)66、桂枝茯苓...
1681917825653(1)
名医说 | 黄煌教授经方100首
传世名方(四)
【辩证论治】黄煌教授经方100首(背诵版)
经方集锦100首(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